首頁 短篇

甲骨之美,華夏之蘊

甲骨之美,華夏之蘊

天璣星之光 著

  • 短篇

    類型
  • 2021-12-15上架
  • 841

    已完結(jié)(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傳甲骨之美,承文化之瑰

甲骨之美,華夏之蘊 天璣星之光 316 2021-12-15 16:39:41

  泱泱華夏五千年,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漢字。

  此后,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漢字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標志與象征。

  祖先們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依照世間萬物具體特點從而創(chuàng)作出甲骨文。

  這些刻在骨頭貝殼上的符號見證了我們民族一步一步發(fā)展至如今繁盛的大中國。

  在這些甲骨文字中,有一個字,可謂是意義非凡。

  那便是“岳”字!

  甲骨文的形狀在《甲骨文字典》中并解釋為:“象山岳層巒疊嶂之形,為岳之初文。殷人視山大川為神祇,予以隆重的祭祀?!?p>  這便是對于甲骨文“岳”字最適合的表達,甲骨文“岳”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山岳的高峻,從山上有丘,本義為高大的山。

  從甲骨文“岳”字可以看出,對于祖先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深切的理解。

  除了甲骨文,“岳”字不止有楷體這么一種寫法,它自然也有另外一件“衣服”——便是繁體字“嶽”。

  現(xiàn)代通用漢字“岳”由兩部分組成,上為丘,下為山。“山”的作用不言而喻?!扒稹钡墓抛中蜗駜勺∩?。

  可見,“岳”字的現(xiàn)代簡體字、繁體文和甲骨文三者的構(gòu)形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都是在山的上方添加山,表示“山岳層巒疊嶂”之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