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浮生長安夢

第10章 縱火疑云2

浮生長安夢 藍橋遇仙 2148 2024-01-03 16:45:13

  夜里,元寧悠悠醒轉,眾人向她說了嚴琇招供是自己為報殺母之仇而縱火殺人之事。元寧聽罷低頭不語。

  三王子聽說元寧高熱不退,讓貼身侍從將幾件袍子并藥物吃食給元寧等人送來。元寧謝過侍從,請他留步,她接過袍子,咬破手指,用血在袍子上寫下密信。寫完后,元寧喚張喬來,附在他耳邊低語一番。張喬點頭,將幾件袍子裹成一團,帶有密信的袍子置于最里,回身撲到牢門前,大聲疾呼:“賊蠻子!我等寧可凍死,也不要你們的施舍!把這些袍子取走!”

  侍從會意,回罵道:“好個不知好歹的漢蠻子!等著吧,有你受的!”然后匆匆將幾件袍子帶回給了三王子。三王子打開袍子一看,立刻明白了元寧的用意。他自幼受母親金城公主教誨,機智果敢,也知曉當前吐蕃朝內塔西等人的暗流涌動,如果塔西真的上臺,他恐怕就是第一個被開刀的。當即便召集擁戴自己的心腹大臣,眾人在三王子帶領下,帶著元寧的血書直奔吐蕃王大帳。

  待得三王子眾人到了吐蕃王大帳,紛紛中掏出佩刀,割掉一只耳朵,在臉上劃破數(shù)道口子,一時血流滿面。三王子率大臣們滿面血污,跪倒在吐蕃王面前,呈上了元寧的血書,以性命作保元寧等人的清白。吐蕃王大為震動,下令將元寧等人帶回大帳,他親自重審。塔西等人得到動靜,立馬也率自己的心腹來到大帳。于是,元寧、嚴琇等一干人眾來到大帳。塔西、三王子和擁戴各自的屬臣也來了,包括那日聲稱親眼目睹嚴琇縱火焚燒糧倉的探子。兩具被燒死的糧倉守官尸體也一并被抬入帳中。

  因塔西手下的探子是此案最重要的目擊者,故吐蕃王從他開始審起。“那日你是如何看見有人縱火的?細細稟來!”探子跪下答道:“回稟大王,那日接風宴,大王子便仔細叮囑屬下留意一眾漢官,怕他們欲對大王不利。席間,姓嚴的漢官借口不勝酒力,獨自離開王帳,也未帶隨從,屬下牢記大王子令,便一路尾隨,未教他察覺。只見這姓嚴的悄悄靠近了糧倉,糧倉門口正有糧官奉大王之命將五千石青稞從中搬出,放入車隊中,便于唐朝使臣后日返回時帶走。屬下想著他許是不放心我王許諾的糧草,要親自查看,誰知那姓嚴的竟從懷里掏出個水袋模樣的東西,趁人不備灑到角落里一車青稞上,又點著了火折子扔上去,小人這才知道他要對糧倉不利,急急上前要抓住他,卻不知他灑的何物,甚是厲害,那車青稞竟一下轟燃起來,幾十輛輛糧車瞬間被火光吞沒。大王,大王子,三王子,這幫漢蠻子狼子野心,陰狠歹毒,害死我二王子,燒死我糧官,求大王處以火刑方能平復我等心頭大恨!”

  塔西等人頻頻點頭。三王子上前言道:“父汗,此事干系重大,僅憑這探子一人之言,不足為信,孩兒有幾句話卻要對這探子問上一問。”吐蕃王點頭應允。

  三王子轉向探子,目光威嚴,厲聲問道:“你說你尾隨嚴使官一路到了糧倉,路上都未曾被他覺察過?”探子不敢直視三王子,低頭答是:“回稟三王子,那姓嚴的中途退席時已是子時,除王帳周圍有大批火把手守衛(wèi)外,其他一路并無多少人,且他一路專揀火把難以照及之處行走,故而屬下掩去身形。糧倉原有一隊士兵把守,但因搬運糧草之故,士兵都分散開來,并無多少人在近旁。且糧車數(shù)眾,數(shù)輛車停放較遠,無人關注,那漢蠻子便是朝著那些角落之處的糧車下的手?!?p>  三王子點頭,又問道:“從王帳到糧倉,夜黑如漆,你即便一路尾隨,也有可能嚴使官那時已回轉王帳,你跟著的人其實是真正的兇手?!碧阶拥溃骸盎胤A三王子,屬下雖與嚴姓使官僅有一面之緣,但以屬下的跟蹤本事料想不會跟錯人。退一步而言,他在糧車前點火時,火光映照著他的面目,屬下看得清清楚楚?!?p>  “那你為何不將他當場拿下?取回證物?”三王子追問道。探子答道:“糧倉當時也被大火點著,小的怕王庭有失,忙呼人救火,才叫這漢蠻子趁亂逃回王帳。證物想來也被他扔進火中焚毀殆盡了?!?p>  “照你所說,嚴使官點火之時仍未發(fā)現(xiàn)你,你當時身在何處?以何得以借此掩去身形?”探子答道:“他在最西邊的那輛糧車旁。為防他發(fā)現(xiàn)屬下,屬下隱蔽在東邊糧官們用于取暖的干草垛旁,相距百尺。既能清楚看到他的臉,還能不為他所察。”

  三王子搖頭:“荒謬!照你所言,嚴使官一路擇黑暗之處行走,僅有點火折之時你方有機會看清他的臉。常人點火焚燒物品時,必定面向該物,最末也是側身,方能便宜地投擲火折。嚴使官點火的時候面向糧車,便是背對于你,你如何清清楚楚看到他的臉的?你有透視之法不成?!”

  大帳里眾臣屬議論紛紛。探子捏了捏拳頭,手心里全是汗:“大王恕罪!大王子、三王子恕罪!屬下記差了,當時他在打量糧倉時,曾面向于我,當時月光正好照在他的臉上,所以屬下很是肯定?!?p>  “一派胡言!”三王子喝道?!凹儗僖慌珊?!昨日之前,你與嚴使官素未謀面,只昨日王庭宴請你才得以從遠處匆匆見過他一面,我便是現(xiàn)在找出十個身量相差無幾、年齡相仿的唐朝使官,讓你當堂辨認,恐怕你都認不出來,何況子時夜深時分?再者,子時月亮早已下山,哪里來的月光幫你認出真兇?”

  三王子話音一落,探子臉色都變了,囁嚅道:“許是屬下記差了,當時尚不到子時……”

  “好一個記差了!讓本王幫你憶一憶!當日就算你記差了一個時辰,月亮還在天上,月光只可從西向東照在你的臉上,而不是從東向西照在嚴使官的臉上。你左一個記差了,又一個記差了,斷送的是楊長史一行人的性命!斷送的是我吐蕃男兒的鮮血!斷送的是我吐蕃與大唐的世代和好!斷送的是我父汗母后的畢生心血!說罷,是何人指使你誣陷嚴使官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