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姑娘跟在燕兒后面,心里還在尋思李燁剛剛的話。
一個膽大一點的侍女終于忍不住發(fā)問道:那個……“燕兒姐姐,公子剛剛說的那些是真的嗎”?
燕兒點了點頭道:“當然是真的,公子仁慈,能遇到公子是你們的福分”。
“只要你們盡心做事服侍公子,大家都是好姐妹。
“可若是你們中有人心懷不軌,想對公子不利,可別怪我無情”。
燕兒說出這句話后,眼中滿是冷酷的盯著眾侍女。
與她平日里,溫婉可愛的形象一點判若兩人。
使得眾侍女瞬間對燕兒有了幾分畏懼。
其實燕兒有這種性格一點也不奇怪。
她年紀輕輕父母親人全都死了,沒遇到李燁前她受盡了欺負,見識了人性的丑惡一面。
都說環(huán)境是人最好的老師,在這個殘酷的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影響下。
再怎么純真的的人也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更何況燕兒也很聰明,怎么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她平常沒表現(xiàn)出來,只是把純真善良留給了李燁而已。
燕兒在二十名侍女中選了四名侍女做李燁的貼身侍女,分別負責李燁的衣食住行。
這四名侍女歸她管,剩余的十六名侍女,分別由這四名侍女管理。
安排好后,燕兒便帶著四名侍女來到李燁面前道:“公子,我已經(jīng)選好了她們四個,特地帶來給公子過目”。
李燁掃了了四人一眼,不得不說燕兒眼光不錯。這四名侍女長相秀麗,樣貌可人,看起來都不到二十歲。
李燁看著其中一名長相清冷的侍女,問道:“叫什么名字,識字嗎”?
那侍女平靜地回答道:“婢名紅鶯,識字”。
李燁聞言點了點頭,還未開始問其他三名侍女。
燕兒便開始介紹起來,只見燕兒指著一名約十七八歲侍女介紹道:“公子,她叫玉蝶負責您的起居”。
此女子,長相嬌艷風姿嫵媚,但未見媚態(tài),卻有媚意,好似天生媚骨。
燕兒又繼續(xù)拉著另一名約二十歲的侍女介紹道:“她叫云雀,負責您的出行。
此女子溫雅秀美,身姿端莊。雖然她才二十歲,舉手投足間卻散發(fā)出一種,成熟的風韻。
然后,燕兒拉著最后一名侍女介紹道:“她叫蟬兒,負責您的飲食”。
此女,年紀最小,和燕兒差不多大。只有十六歲,看得出來燕兒很喜歡她。
高陽啟看蟬兒那怯生生的眼神,盡顯柔弱。
李燁一邊聽著燕兒的介紹,一邊在心中評價幾女。他首先要弄清楚,這四人中間有幾個是李存勖的安插的眼線,可他思考了許久都沒分辨出來,只好放棄了。
燕兒看李燁皺著眉頭在沉思,便出言詢問道:“公子對她們不滿意嗎?那燕兒換一批”。
李燁聞言也從沉思中緩了過來,阻止道:“不用了,就他們吧”。
說罷,李燁便讓燕兒帶著四女下去了。
然后又開始沉思起來,現(xiàn)在李燁不確定自己身邊誰是眼線,因此在沒找出眼線的時候,還不能在府里搞動作。
而此時大梁都城,開封皇宮內(nèi),大梁皇帝朱晃憤怒地呵斥著,跪在地上的劉知俊,康懷英,李思安。
潞州之戰(zhàn)過了沒多久,朱晃便收到了梁軍戰(zhàn)敗的噩耗。
剛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梁帝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朱晃砸著動作,怒吼道:朕的十萬大軍!十萬大軍!居然被區(qū)區(qū)幾萬晉軍殲滅了一半。
你們怎么帶的兵,廢物!都是廢物!”
跪著的劉知俊幾人,大氣也不敢出。
其實這也不怪朱晃氣憤,此戰(zhàn)他大梁元氣大傷,三五年內(nèi)無力倍顧,而且還有可能被周遭列國窺伺。
待朱溫發(fā)泄完后,劉知俊這才緩緩說道:“啟稟陛下,據(jù)太原的探子來報”。
“李存勖此戰(zhàn)能勝,全靠一個叫馬道成出的計謀,此人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成了李存勖的幕僚了”。
朱晃聞言,捻了捻胡須,問道:“馬道成?此人什么來頭”?
劉知俊聞言回答道:“臣已經(jīng)派人查過了,沒有查到任何信息,仿佛是憑空出來這么個人”。
“而且臣還打探到,此人不僅深諳兵法,還通神鬼之術,可測風云”。
“據(jù)說此人在戰(zhàn)前幾日,便知道了大戰(zhàn)當日要起霧”。
朱晃聞言,皺緊了眉頭,劉知俊的話讓他心中生出了不安。
這樣一個人物在敵方,對大梁是莫大的威脅。
朱晃咬了咬牙冷冷道:“此人不可留,否則日后必為我大梁心腹大患”。
說罷又看了跪著的劉知俊、康懷英、李思安三人,沉聲道:“爾等三人,用兵不當致使潞州大敗,損兵折將,本該嚴懲”。
“但念爾等往日之功,朕從輕發(fā)落”。
“罰俸三年,打四十軍棍,暫領軍職,待日后將功補過”。
朱晃聽了朱晃的懲罰,劉知俊、康懷英、李思安三人都松了一口氣,不停的磕頭,千恩萬謝。
罰俸祿,打軍棍,已經(jīng)算很輕了。按照朱晃往日的脾氣,他們幾個不死也要被免職的。
待三人退下后,梁帝朱晃嘆了一口氣,其實他從輕懲處三人也是有原因的。
此次潞州大敗,大梁元氣大傷。
他有種預感,會有其他勢力趁火打劫,眼下正是用人之際。
這三人也算是可用的大將,留著比殺了要好得多。
太原府大街上,換了一身行頭的李燁四處逛著,他是偷偷喬裝溜出來的。
為了躲過府中的耳目,李燁把自己關在房間內(nèi)。
告訴燕兒不要讓人來打擾他,而李燁自己悄悄溜了出來。
李燁逛了一會兒,便來到了一座名叫梨園坊的建筑前。
沒錯,這是晉國最大的戲伶班子。
而李燁的布局,便是要從伶人入手。
史書記載,李存勖特別寵幸伶人,甚至連他宮中的所有婢女都會唱戲,但他也是亡于伶人之手。
李燁走進梨園坊,付了錢。在小斯的引導下來到一個位置坐下,戲已經(jīng)開場。
李燁看著臺上的伶人,不由得搖了搖頭,
前世聽慣了各種戲種的他再聽這些戲曲,總感覺有些粗糙
其實李燁的感覺沒毛病,
雖然五代十國的戲曲,經(jīng)過了唐代的發(fā)展,促進了戲曲藝術的慢慢成型。
表演、唱腔都初具特色。
教坊梨園也開始出現(xiàn),專業(yè)性研究與正規(guī)化訓練,伶人們的水平也有所提高。
但是比起一千多年后發(fā)展到巔峰時期的戲曲來說,還是差了不少意思。
李燁看了一會兒便失去了興趣,于是開始四處打量著。
不遠處,一個長相清秀的倒茶小斯,吸引了李燁的注意。
其他小斯都是低著頭自顧自的給客人摻茶。
只有他是直愣愣地看著臺上的伶人,眼中閃爍著光芒。
待此人來到面前時,李燁叫住了他。
開口問道:“你很喜歡唱戲嗎”?
面對李燁突然的提問,那小斯先是一懵,然后便點了點頭道:“小人自小在戲班內(nèi)長大,耳濡目染自然喜歡”。
李燁聞言又問道:“既然如此喜愛,那為何沒登臺”?
面對李燁這個問題,那小斯苦笑道:“客人有所不知,這戲曲是講究傳承,小人沒有師傅,自然無法登臺”。
看著這小斯忿忿不平的講述,李燁又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斯聞言回答道:“小人景進”。
景進?李燁聽到這個名字心里一震,心道:“不會這么巧吧”。
史書記載,景進,五代時后唐伶人。
是最受李存勖寵幸的伶人,曾官至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國等。
授封為伶官之首,受寵居中用事。
參決軍機國政。又曾出訪于民間,探聽宮內(nèi)外消息,權勢滔天。
李燁心里頓時樂開了花,自己剛想把伶人當作奪權的突破口
以便日后控制朝政,現(xiàn)在老天就把日后最受李存勖寵愛的伶人送到了自己面前。
這怎么能不好好利用一下呢?
想到這兒,李燁便問景進道:“你想不想學戲”。
景進聞言眼中閃過光芒,連連點頭道:“小人朝思暮想”。
李燁聞言點了點頭道:“好!我出錢讓你學戲。
但我有一個要求,你去尋一批與你一樣有天賦,想學戲而沒有門路的人,不論數(shù)量。
景進聞言,瞬間就激動了起來連忙勢力道:“公子此話當真”?
他真的沒想到眼前這人愿意支持他。
李燁回答道:“那是自然”。
得到了李燁的肯定,景進大喜。對著李燁磕頭感謝道:“公子若助小人學戲,便是小人的再生父母,小人必不讓公子失望”。
李燁點了點頭,然后便留給了景進一些錢,讓他脫離戲班。
并指定了一個宅子,讓他買下來招募人手,過段時間李燁會去找他,然后李燁便走了。
辦了此事,李燁便回府去了。他偷偷溜進府宅并沒有人發(fā)現(xiàn),回房后李燁迅速換好了衣服。
然后推門出房去了,此時燕兒與紅鶯正守在門外。
燕兒是他吩咐過的,不許有人來打擾他。
而紅鶯是伺候他起居的侍女,在門外守著也很正常。
兩女見李燁出來,都行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