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李唐,有玄宗梅妃江氏采萍者,初選入宮而得盛寵。及坤道楊太真伴駕,妃有微詞,以至愛馳。時得新紙,不見故人,遂作此詩:
竹紙白如素,粉面印舊文。
青蓮系絲絳,梅霜新裝痕。
羊皮書春秋,鳳歌笑天真。
星角曼陀羅,封筆裘暗塵。
少年夢長安,春宵值千金。
月是故鄉(xiāng)明,客舍草色新。
九天掛碧落,廬山投此身。
千里一日還,孤帆雨紛紛。
扶搖略滄海,鯨鯢起汶汶。
盤桓驚天人,竟作楚龜吟。
長庚過蒼穹,蹙眉何顰顰。
是非莫須有,獨醉消遺恨。
微吟罷,酒未盡而人已醉。時散仙劉伶在座,賢小娘子忘卻前緣。梅如雨落紛紛,彼不見古人,伶獨遇來者。醉死便埋,美人沒花間,何來也榆葉之情,胡為乎未了之因。清風微雨,難解身前生后名。梅妃困頓于宮闈,豈是劉伶一飯之恩。因緣已盡,當歸謫仙。伶辭唐宮,凌波長江。偶遇謫仙李太白,贈詩曰:
朝發(fā)白帝暮江陵,劉伶攜酒覷謫仙。
朱顏猶是長安花,衣冠回雪化青蓮。
太康新停杜二杯,古丘松柏已參天。
三千洛水春江盡,誰家復憶夢桃源。
君王玉堂逐飛燕,長門舊賦書團扇。
梅雨時節(jié)煮酒論,爾曹身名沒頹垣。
葛衣牛尾鶴骨鳴,簡在帝心嘆逝川。
褒姒楊妃閨中秀,草木何辜不延年。
君不見,釋迦太子稱摩尼,種瓜摘藤上留田。
君不見,媚娘小小俱龍女,困頓宮闈意林泉。
古來圣賢一朝搖落俱往已,
且唱歸去來兮乞骸還故鄉(xiāng)。
太白大醉,聞舊友弦音而不悟。劉伶去,歸位仙班。白至長安,見天子,乾乾終了。攬月失足,一魂未泯,驟入梅花林,女仙降兮,此真漢宮飛燕也哉!明皇西行已有時,太真羽化。妃俱于行宮獨坐簾后,見李太白,吟詩曰:
微風入幕開羅衫,細雨沾衣月光白。
環(huán)肥燕瘦各千秋,既得新人掾再來。
幽影婆娑還相似,蘭馨桂色滯亭臺。
步履翩翩身自重,竹節(jié)傲骨憑雪埋。
君家原是謫仙人,天潢貴胄宗廟改。
歷經(jīng)多少云和月,至今猶稱李太白。
醉態(tài)朦朧秋波渺,袍服巾冠登高臺。
梅花千樹春褪卻,霜刀難逼逆風開。
隨珠彈雀我所愿,隨波逐流莫徘徊。
暖玉存香烏夜啼,青絲華發(fā)不我待。
妾心已隨明皇去,青蓮濯水吟桃夭。
共飲一江桃花水,花自飄零惹塵埃。
兩廂多是失意人,同心共枕蹈苦海。
良宵妝殘紅綃下,宮燈長明入鏡臺。
聞道一朝夕可死,牡丹花下玉骨埋。
南柯蝶夢枕黃粱,暗香浮動歸去來。
君王聞鈴劍閣雨,陽關三疊罪涼州。
此生投死南荒地,家書千金亦難留。
李白已乘清風去,明月空照一斛珠。
梅精楊妃留貴骨,太白攬月落九淵。
黃鵠白鶴聲唳戚,杜二多情詩夢懷。
一生知己一夕會,疏影淡月期蓬萊。
時梅妃已應百花真人之邀,任期百年。然相思難舍,定百年蓬萊之期。彼時妃無事,太白在凡,則可重修情緣。太白諾,遂不歸仙班徑返故鄉(xiāng)。妃仕閬苑,是為梅仙。百年后,欲赴蓬萊約。途經(jīng)桃花源,遇王摩詰,得聞太真故事。王仙曰:“圣人難纏,妃當早做決斷。”梅妃作此詩以絕明皇:
大明春深宮墻柳,乳燕離窠暗香新。
如絮似雪衣輕裘,洋洋灑灑落花陰。
漢瓦秦磚化腐朽,飛燕故事勸忘塵。
妾身沒于君王宮,春朝秋夕幽怨深。
紅笛玉環(huán)爭梓桐,聞鈴劍閣夜雨霖。
倩影幽魂襄王夢,牡丹陷蹄棄丘林。
當時太白攬明月,狂歌鳳吟值千金。
眼花落入天上闕,神仙歸位摘星辰。
秋風落木摧蟻穴,白云悠悠金釵分。
身微物鄙不足奉,空惹風塵笑后人。
彩蝶翩翩霧騰騰,瑤琴弦斷絕禍根。
麟趾生蓮踏飛鴻,文采入畫添妝痕。
明皇得詩大怒,不許,拘梅妃于天庭并除李太白仙籍。太真妃屢勸不聽,遂退居蓬山,重修舊道,以此絕塵。梅妃斷發(fā)以自誓,飛入太虛幻境之中,沒身而已矣。太白履約,不見妃。梅仙柳河東告之曰:“圣人逼迫甚急,佳人難再得?!卑子纱斯?,以謫仙之身久滯人間,號青蓮居士,再不登瑤臺不上凌煙閣。伶自下凡歷劫,絕此仙緣。
欒提玉蓮
此卷是古文寫作,非文言文。詩為古文語境下的古風,非格律詩。漢語文學多種多樣,此身文筆有限,但盡量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