慫,古意為驚,現(xiàn)意為軟弱。
慫,字意從心,從心即遵從內心。
凝望甲骨,遙想遠古:
原中有一人,生的異于常人,身長丈二,膀闊腰圓,并孔武有力,摔牛擒虎,易于反掌,不可一世。
一日蔭下坐,忽感顫抖,遂觀之。
頓見百步之處行于一人。
此人身長丈八,膀臂如山,面如磐石,且力大無窮,若向上擎拳,天窟立現(xiàn),若高腳墜地,即萬丈深淵。
不可一世者觀之,立慫。
慫,解釋為驚的意思,驚出自內心,這是從心。
驚,驚是因為害怕,害怕出自內心,這是從心。
害怕,害怕則是因為軟弱,軟弱出自內心,這是從心。
由此得出:慫――驚――怕――弱。
慫,由從和心組成,可見這個慫字,真的是漢字當中,見其字知其意的一個字。
仰天冥想:古人是不是遇見了文中的情形,才創(chuàng)造了這個慫字呢?
至于古人為什么沒有直接解釋為弱?據(jù)作者愚猜,可能是出于禮吧!因此才婉轉的解釋為驚。
文字!
……
想要寫出來一些頌贊之詞,卻心生敬仰,一時無從開口。
只能說在我心中,漢字中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座豐碑。
如果非要配上一個頌贊之詞的話,那就是魅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