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少年,你的認知有問題

六十 佛門婆羅門

少年,你的認知有問題 紺碧莎翁 2109 2022-06-05 22:01:20

  “因陀羅當然是屬于吠陀一系?!?p>  乾闥婆果斷回答道,不過想到吳奇對吠陀一系神明的態(tài)度不怎樣,立刻改口補充道:“嗯,也就是你說的三哥。”

  乾闥婆也不太懂三哥這稱謂有什么含義,滿心以為可能就是三姓家奴的意思吧,這也不怪他會這么想了。

  因為乾闥婆作為附屬神明,其神系演化基本也和他的主體神明綁定在一起,而這個主體神恰好就是因陀羅,搬進佛門便是天龍八部的帝釋天,所以乾闥婆其實也是婆羅門的干闥婆。

  當吳奇從乾闥婆口中得知因果羅屬于三哥那邊,立時警覺了起來,因為晚飯時,他恰好就看到了一些有關于三哥并且不太友好的新聞。

  “三哥的神明好端端的跑來靈山干嘛?”

  吳奇眉頭一挑,繼續(xù)問道。

  “還能為什么?傳教唄?!?p>  乾闥婆立刻回道,接著又見吳奇好似不太理解,趕緊解釋道:“佛門婆羅門本是一體,只是你們中土音譯出了岔子,就把婆羅門念成了佛,后來為了更方便傳教,也就將錯就錯念佛了?!?p>  “……”

  吳奇聞言,臉上頓時浮現(xiàn)一絲苦澀,他還是第一次聽過這事。

  乾闥婆見吳奇募地一臉怪色,立即了然這煞星定也被那佛門的瞞天過海之計忽悠得不輕……

  作為神話知名伶人,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賣弄風騷還得到別人賞識,而更妙的是,這種正反饋竟然是自一個關押他的人身上獲取的……

  這兩種快樂疊加在一起,大概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了。

  乾闥婆一時覺得神清氣爽,連胡在臉上的屎尿都帶著一絲香氣,對吳奇也有了些許改觀,很快賣弄學識來:

  “佛教東傳,實際上也是波羅門東傳,他們的理念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譬如天龍八部和六道輪回,其實質(zhì)就是婆羅門的等級劃分。

  所謂以罪論處卻不過是套上一層和現(xiàn)世接軌的皮,若真能以罪論處,現(xiàn)實世界的王朝帝統(tǒng)第一個不答應?!?p>  吳奇細想一下,好像也不無道理或者說壓根就一模一樣。

  所謂天龍八部按波羅門的階級劃分就是一幫剎帝利職業(yè),國王,武士,軍人,官吏,地頭蛇,還有為這些階級歌功頌德的伶人奴才,至于反骨仔阿修羅,殺人放火金腰帶的梁山好漢罷了……

  而六道輪回也不過是婆羅門苦修求來世的另一種翻版,其階級劃分甚至更加露骨,天道的剎帝利,人道的吠舍,餓鬼道的首陀羅,畜牲道地獄道則對應賤民不可接觸者,至于阿修羅道,純粹是為了避免權利更迭波及到偉大的婆羅門而單獨設立的緩沖區(qū)。

  想通了這些,吳奇心里不免有些發(fā)寒,原來三哥的認知作戰(zhàn)都已經(jīng)進行了幾千年了……

  吳奇嘆了口氣,心頭卻還是保留了一絲懷疑,問道:“既然是一體,那要為何還要傳教?不都是一路貨嗎?”

  這問題也正是吳奇態(tài)度有所保留的原因。

  乾闥婆卻笑道:“這話說來話就長了,但歸根到底還是舍不得權利。

  一個平常人家尚且會有婆媳矛盾,比這大得多的王朝教派自然更不會少。

  婆羅門東傳后做佛,實際上是婆羅門中的一些人為了逃避不定期降臨的革世之力,不得已作出的背井離鄉(xiāng)之舉,等到現(xiàn)世安定后,終究是要回歸的?!?p>  “只是婆羅門東傳的那部分人,早就被花花世界愚昧了教義,舍棄了婆羅門最根本的苦修,它們?nèi)羰腔貧w后定然是爭不過本土派的,唯一的選擇自然就是自立門戶了?!?p>  吳奇聞言不覺點了點頭,婆羅門這一套流程,就好像如今的某些圈子,內(nèi)卷不過就出海,然后出海出息了就忘了爹媽……

  不過吳奇卻總覺得還是有點不對,若果佛門和婆羅門一模一樣,沒道理能在中土圈子里搭上天庭的班子,于是他便又喚來了悟空。

  作為佛門如今在現(xiàn)世粉圈扛把子,悟空自然于此間頗有話語權,捎了捎腦袋,推測道:“應該是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區(qū)別,大致也就是神秀惠能之爭?!?p>  吳奇聞言微微頷首,不覺想起了那兩首傳世之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兩者相較,神秀的理念無疑更符合婆羅門現(xiàn)世苦修的教義,但卻成了小乘佛法,一聽名字就知道輸?shù)煤軓氐?,而惠能的禪意可能更高一些,也就是大乘佛法,但在吳奇看來,大乘佛法說得好聽點就是見性成佛,難聽點就是拋開事實不談……

  乾闥婆聽悟空提到大乘佛法來,一時也是樂開了話,笑道:“莫論大乘小乘,要真信了這個,那自己便落入下乘了,對認知存在來說最根本的還是看誰能傳得多,傳得廣。”

  吳奇聞言也是點頭認同,道:“大乘佛法確實是比小乘佛法更易推廣?!?p>  乾闥婆卻對此嗤之以鼻,搖了搖頭,道:“在我看來,大乘佛法未必就比小乘佛法高明,甚至以我這數(shù)千年的認知閱歷來看,大乘佛法今后必定式微。”

  “何以見得?”

  吳奇不由問道。

  乾闥婆冷笑道:“很簡單,因為現(xiàn)實世界和認知世界表里一體,大乘佛法要真這么搞,它在現(xiàn)世的根基早就玩完了?!?p>  “這倒也是,和尚也是人,吃喝拉撒睡,若是真的見性成佛,那大概死絕了,說到底還是以小乘佛法為根基。”

  吳奇想了一會,便自行悟透,旋即又似想起來什么,苦笑道:“我也許知道釋迦摩尼為什么入魔了……”

  乾闥婆聞言,立時靈光一閃,很快捕捉到了其中關鍵,恍然道:“原來如此,教義根本動搖,這確實是有入魔的可能?!?p>  吳奇卻搖了搖頭,解釋道:“我更愿意稱之為認知偏差,或者說佛門的現(xiàn)實和認知已經(jīng)背道而馳。

  如你所言,大乘佛法是沒有現(xiàn)世根基的,不過現(xiàn)在佛門信徒的認知卻都大部份默認為大乘佛法,把認知世界那一套搬到現(xiàn)實世界,可實際上這些信徒在現(xiàn)世能夠做到的也依然是小乘佛法。

  佛祖釋迦摩尼誕生的根基也是小乘佛法,要讓他去實現(xiàn)大乘佛法,那等于是自毀根基?!?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