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便是半月時光。
安翊身上傷雖好,但心傷卻無法治愈,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拂曉之時便起身,忙活著庶役堂的俗務。
不再是練功習武,而是干活。
或許是因為欠債較多的緣故,庶役堂將他九成工錢給扣下,用來還賬,不過也算管吃喝住處,了勝于無。
沒有抱怨,也沒意義。
活更多,月鎮(zhèn)依附蒼云派而建立,承包吃衣住行,可謂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
煉勁氣力大,搬磚砍柴、殺雞宰牛,跑街送貨,偶爾不過也有幾項清閑的活計,譬如巡視、看守、護衛(wèi)等等。
安翊也漸漸接觸六峰的人事物,五峰環(huán)繞主峰赤霄峰,赤霄峰最高,清覺峰第二,青苑峰最美,東峰朝霞,西峰落日,南峰靈秀,各有特色。
其上建筑錯落有致,或觀霞閣,煉寶軒,筑丹居,試練之地,而一些機密之所,不是內門弟子與長老之流,不可入內。
不能接觸,只想瑕想。
許是高人袍客坐忘懸崖,或是弈棋吟詩,或是談古說經,居于山巔之上辨論交手,招式間風卷云舒,驚鳥而往。
而庶役弟子呢,大體是沒什么風光情緣,不提也罷。
……
回歸當下,安翊已經見識到殘酷的現(xiàn)實。
沒有藥丹散丸輔助,每日練武時間被占用大半,他憑借《宴息經》替代睡眠,每夜修行一兩個時辰便是極限。
只能勉強保持暗勁底子尚在,但更進一步便是癡心做夢。
這一日夜晚,安翊在庶役堂給他安排的月鎮(zhèn)的一處茅草屋中。
正在冥思苦想。
漸漸接觸到更為復雜的環(huán)境,安翊的心性也有所提高,或許可以說多了本該不應該的雜念……
都說近朱則赤,近墨則黑,月山月鎮(zhèn),氛圍便不似弟子院那般清靜,一旦扎根其內,便如人陷入混潭,越來越深。
人云亦云,四周之人所言不再與武道有關,更多是柴米油鹽釀醋茶,說著是行貨價格波動,談得一二山野小料。
這讓他有種泛入骨子里的失落。
不過,隨著接觸的越來越多,安翊也有意識得地觀察小鎮(zhèn)的周遭人與事,從中得到某些判斷。
一方面從那位雜役師兄,另一方面從顧浩等一些舊識處了解。
在庶役堂也提升的空間,可以提撥成為執(zhí)事,有分為低級,中級,高級等列,要么就學一門手藝,而蒼云派最好的手藝,莫過于煉器與制藥。
蒼云派在這兩方面,因為在湛云山脈有自己的地盤資源,礦脈與藥材豐厚,有著天然地利優(yōu)勢,加之鑄器與制藥的技藝底蘊。
蒼云派在梁朝的兵器也極富盛名,賺得利潤也盆滿缽滿,刀劍榜百名的神兵利器,便有幾件是蒼云派的鑄器大師所制作的。
而藥道也是一絕,這兩項,蒼云派發(fā)展漫長歲月,一代代積累起來的底蘊。
藥道太過霸道的緣故,處于半壟斷地位。
也就是這個時候,安翊也認識到藥材的不易。
這半月,安翊再不暗世事,也揣測一些道理。
出來混,除了明面上規(guī)矩門路,也有暗處的蛇洞鼠道,三教九流在月鎮(zhèn)混跡來往,也有見不得人的交易行當。
外家三境,暗勁到化勁,修行更難,外家不修真氣,走得是淬體之道,修行筋、脈、肉、皮、骨,所需藥資極為龐大,俗稱六合之藥。
但在庶役堂依舊有這類人,在進步。
聯(lián)想到蒼云派所處的湛云山脈,盛產藥材,有些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不過,安翊還缺一位領路人,幫他真正看清其中規(guī)矩。
安翊直覺到告訴他,這是一條路,雖然還是迷霧重重,但總起坐著不動好,必須試一試。
他到底還是不甘心……不甘心就此認命!
安翊的目標,就是劉誠。
這庶役堂,雜役弟子林林總總,大部分修為都在明勁左右,無心繼續(xù)武道,而暗勁武者,大部分選擇放棄,但還有一小撮人在默默選擇堅持。
而這一撮人,雖身在門派庶役堂,卻不用干活,足以說明他們有另一種方式,在抵消俗務雜事。
安翊想成為那一小撮人,雖然他現(xiàn)在還欠著門派巨債。
這一撮人中,除去不好說話,不好對付的,種種因素不便接觸,沒資格談話的,就這一位劉誠,年齡相仿,修為也相近。
或許實力有所差距,但應該差距不大……吧。
他早以盯梢探查過劉誠的行動軌跡,知道此人這一天的大體路線。
當夜,安翊脫了雜役服,換了一身深色衣衫。
但到底不是去做賊,不用心虛。
夜闌星稀時,安翊離開草屋,一路出了月鎮(zhèn),望著月光下的蒼莽山林。
野狼長嘯,孤鷹飛翔。
入深山老林中,忽忽有大風,安翊突然福靈心至般,身法縱躍而起,登著三丈樹身,竟直接登上樹梢處。
一上樹梢,安翊有些微訝,低頭看了眼腳下距離。
奇怪也哉,明明沒怎么練習身法,卻不經意間有所進步,給他意料之外的驚喜。
安翊原來覺得是這方面有稟賦,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他漸察覺,似乎身法竟是媒介,而非本質。
像是得到某種借力……
安翊念頭轉瞬即逝,借著身法之利,在樹梢枝頭跳縱起落,頗有幾分得心應手,無關身法,更像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
身邊有風掠過,莫名間安翊速度越來越快,卻沒有浪費多少氣力,仿佛風攜著他一路往前。
辨明方向,武者眼力通明,安翊終于一路來到一處溪流邊。
天地靜謐,唯有風聲瀟瀟,與一名精壯少年,身高七尺半,處于此處,身著一身短褐,卻絲毫不冷。
安翊悄無聲息來到其不遠處一棵樹梢之上,看著劉誠正在練功打拳。
一招一式,如火撩天,冷風退讓。
外家修行,明勁者,練法規(guī)矩,和順而不可乘戾,方者以正其中。
暗勁者,神氣舒展而不拘,運用圓通活潑,圓者以應其外。
化勁者,周身四肢運轉、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可外放,專神意運用之,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義。
三關依境遞進,而面前這位,明顯這位暗勁功夫已然爐火純青,境界比起他高出他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