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滅奴

第十一章 蛤蟆公子

滅奴 鵝貨 2191 2022-01-05 16:00:00

  身后的劉瑤見劉戎久久不能成詩,禁不住就是一陣尷尬,自己的二哥自己知道,在府里私塾一起進學(xué)的時候,他分明是連文章都寫不通順的!哪里會作詩?

  想到此,他拉了拉劉戎的衣袖就示意他離開。

  劉戎執(zhí)拗地甩開她的手,憑什么其他人穿越就能拿詩詞大殺四方,我就不行?就因為是命題作文,不好抄嗎?

  不行,我一定要做出一首千古絕句,人前顯圣!

  天不生我文抄公,大明萬古如長夜!

  “人生只如初見?不切題呀?!?p>  正沉思間,劉戎卻是忽然聽得后面一嗓子喊道:“怎么?上這船非要會吟詩嗎?好,本公子也吟一首!聽著,嗯,有了!海套子,真是大,海套子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

  眾人聞言俱是滿臉的黑線。

  “一戳一蹦跶?”劉戎聽完這句詩一個踉蹌差點就是摔了個狗啃泥。

  這尼瑪也算詩?

  他強自鎮(zhèn)定了心神正打算轉(zhuǎn)過頭一睹尊容的時候,卻是又聽到那個聲音繼續(xù)道:“小魏子,本公子這首詩作的如何?”

  “啊?哦!絕妙!絕妙!公子作的絕妙??!”

  “依小的看,‘海套子,真是大’這一句雖無動詞,卻是動感十足,使得公子對這海套子的一派秀麗景色之熱愛溢于言表?!?p>  “而‘有荷花’一句卻是筆鋒一轉(zhuǎn),由大化小,讓小的腦海中禁不住就是涌現(xiàn)出了海套子荷花滿堂的唯美景象?!?p>  “正在小的閉目凝神滿鼻荷花之香的時候,公子卻又是化靜為動,以鮮活的生命力——蛤蟆之動,對比荷花之靜,以靜寫動,以動寫靜,則動靜劇增十倍!大家手筆!此乃大家手筆?。 ?p>  眾人一陣眩暈,臥槽,這才是高人??!

  “想不到你對本公子的心思倒是洞察得深徹,走,咱們也上去?!?p>  劉戎巨寒,恨不得轉(zhuǎn)過身一口老血全噴在這不要面皮的主仆二人臉上。

  罷了,這賽詩會看來水準著實一般,還是去下面湖邊踏青吧。

  劉戎這回出來本身就是信馬由韁,他轉(zhuǎn)過身就要下船,剛好與那人相對而行。

  只見這一行是四個人,一個十六七歲的年輕公子,一個面白無須的中年文士,后面緊緊跟著兩個虎背熊腰的大漢,都是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卻非要穿個讀書人的儒衫,還裝模作樣地分別拿著一把扇子,看起來要多別扭有多別扭。

  劉戎心里發(fā)笑,心說也不知是哪家的富家公子,帶著的護衛(wèi)也確實是些練家子,就是看起來腦袋不太聰明的樣子。

  離開這處畫舫,二人又往大慈恩寺轉(zhuǎn)了一圈兒,劉戎不信這些,但還是隨著劉瑤一起買了香火,在蒲團上拜了。

  在劉戎的后世,要論大慈恩寺還要屬西安的那座有大雁塔的出名,歷史也更為悠久,不過京城的這處也還不錯,里面也有一個高高的佛塔。

  佛塔不知始建于什么時期,但看起來本朝是翻修過的,塔高五六十米,周長近四十米,磚木結(jié)構(gòu),密檐實心,八面八角十三層塔上共有兩千多枚銅鈴,清風(fēng)吹來悅耳動聽。

  劉戎前世還沒去過帝都,更不知道這所佛塔是否還在,一想到如此巧奪天工的建筑很有可能將會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禁不住又多游了一會兒。

  游完大慈恩寺,三人又在岸邊游玩了一會兒,不知不覺已經(jīng)日過三竿。

  劉瑤早飯也沒吃就被劉戎拽了出來,現(xiàn)在早已是饑腸轆轆,忍不住就噴道:“二哥,你還要轉(zhuǎn)到什么時候?”

  劉戎聽出她話里的薄薄怒氣,失笑道:“你不想逛,和露珠回去便是了?!?p>  劉瑤白了他一眼:“我們兩個女孩子如何回去?”

  這個時代,大戶未出嫁的女子哪怕是上街也要由家里父母兄長帶著的。

  獨自出行,恐怕是要被人笑話的,更何況他們還是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師地面。

  說完,劉瑤的肚子便響起“咕咕”的聲音。

  劉戎回過頭,正好看到臉色緋紅又帶著幾分薄怒的劉瑤,禁不住苦笑著敲了敲自己的腦袋。

  “你餓了就直說嘛!”劉戎前世廚藝不錯,正好今天露上一手。

  他叫過露珠在她耳邊低語幾句,又掏出一點碎銀子遞給她,妹妹這段時間總是對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今天定然要她刮目相看才行。

  露珠拿著銀子一臉狐疑地走了,剩下劉戎他們繼續(xù)在岸邊郁郁青青的草甸上閑逛。

  不愧是京師,承載了天下大半的氣運,雖是晚秋時分,這西涯湖畔依舊是草長鶯飛,綠意盎然,一點時令的蕭索秋意也沒有。

  馬上就到中午了,太陽漸暖,早已沒有了清晨的那種淡淡涼意。

  岸邊郁郁青青的草甸上到處都是踏青的游人,大戶人家的夫人小姐,賣弄風(fēng)騷的文人士子,還有挑著扁擔(dān)的小販,甚至于連那些衣不蔽體的小乞丐們也捧著破碗,笑鬧著在岸邊的草地上打滾兒撒歡。

  劉瑤從荷包里取出一粒碎銀子,在一個小販的扁擔(dān)里買了一包饅頭,自己拿吃了一個墊著,其他的則連同找剩的那些銅錢一起分發(fā)給那些小乞丐。

  這是她從母親張氏那里染來的習(xí)慣。

  蓬頭垢面的小乞丐們懷里緊緊地揣著饅頭,怯怯地看著劉瑤,謝也不謝,就撒開腿飛快地跑了,或許在城中的哪個角落里,還蜷曲著他們貧病交加的親人吧。

  如果不是親人……劉戎搖搖頭,不忍細想。

  精明能干的丫鬟露珠不一會兒就將劉戎交代的豬羊肉片、雞腿、雞翅膀、還有幾截臘腸全部買來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只放過血拔過毛的生雞,兩盒時令小菜。

  明朝后期,中國的飲食文化早已經(jīng)相當發(fā)達,除了化學(xué)添加劑之外各種佐料應(yīng)有盡有,著實避免了劉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露珠從一只食盒底面抽出一張碩大的麻布鋪在地上,三人一起坐在上面,把生雞擱在旁邊,一邊做準備工作,一邊談笑風(fēng)生。

鵝貨

新人新書,數(shù)據(jù)非常重要,感謝大家多多鼓勵!求收藏!求推薦!求每天追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