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經(jīng)義全對
劉知縣此刻已經(jīng)回過神來,不動聲色地抬起頭,看了一眼正在緩緩走來的徐長青。
如果他出身商人,有一定水平的文化素養(yǎng),或許會在此刻說出一句名言:“此奇貨可居也。”
然而他并不是,所以劉知縣只是心中激動無比。
他已經(jīng)想明白了,成安縣出了這么一個絕世人物,對于他來說絕對是福非禍!
就算沾不上什么大光,也足夠他的位置往上動一動了吧?
作為一個庸俗的人,劉知縣平生只有三大追求。
升官、發(fā)財、讓自己的家族重回武國望族的行列。
來到成安縣已經(jīng)一年,劉知縣一直都在為這三個目標努力著,然而卻久久不見成效。
眼下,這體質(zhì)非凡的考生就是一個契機,一個開啟他升官發(fā)財之路的契機。劉知縣瞇著眼睛,回憶著方才徐長青身上的異象,心中難以平靜。
徐長青手持考卷向前方走來,心情有些忐忑。
他不確定劉知縣剛剛有沒有看出什么,若是被發(fā)現(xiàn),自己一個普通人識海有異……可能會為自己招來災禍。
將試卷放在桌上,徐長青就要去一旁等待,他打算在考場外稍稍等一等周教諭,向他求助,解決自己現(xiàn)在的困境。
最起碼,不能再回那牢房了,否則李家若是再出手,他肯定難以抵擋。
“咳咳~這個考生,你等一下?!?p> 徐長青剛走兩步,就聽到身后傳來劉知縣的聲音。
他心中一沉,來了!
不只是他,場中的等待的其他考生也全都好奇地向此處看來。
之前,劉知縣除了呵斥作弊考生之外,可從未開口啊!難不成這考生所寫文章甚妙,讓他生了點評之心?
一陣風吹來,拂動桌案上的考卷,發(fā)出嘩啦啦的聲響。
很多還在等待著的考生皆以莫名的眼神看著徐長青,有羨慕、有嫉妒、有好奇……也有人的臉上帶著一絲幸災樂禍。
被考官點名,可不盡然是好事,若是答不上考官的問題,惹得他們不喜,很可能就當場失去中童生的希望,被排除在外。
就連周教諭臉上也閃過一絲訝然。
別人不清楚,可他是知道劉知縣的老底。
這位知縣只是粗通經(jīng)義、文章,他作為主考官,職責是防范考場中有人作弊取巧。
真正評判成績,還是要看周教諭這個副考官的。
“咳咳,這位徐長青小友……”劉知縣看著徐長青的考卷,直到此刻他才得知徐長青的名字。
“我觀你文章秀麗,渾然天成,詩詞更是大氣磅礴……”
聽著劉知縣滿是贊許的話,徐長青心中稍定。
看來,這位知縣對自己的態(tài)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壞,至少現(xiàn)在,他還沒感覺到什么惡意。
場中的其他考生全都傻眼,究竟是何等錦繡文章、詩詞?竟得到考官如此夸贊?
一旁的周教諭也認出了徐長青,曾在縣學就學,只不過后來因自家生意無人照顧才離開。
不過徐長青家里便是開書鋪的,從未放棄過讀書,這種精神讓周教諭非常欣賞,他也經(jīng)常去書鋪購買各種書籍。
“劉知縣,周教諭?!毙扉L青躬身對兩位考官行禮。
“劉大人,不知是何絕妙文章,能否讓在下一觀?”周教諭捋動長髯,氣質(zhì)儒雅,一雙灰眸中滿是好奇。
徐長青究竟寫出了什么東西,竟然能讓劉知縣這么個不通文采的人都能看出不凡?
還是說,他向劉知縣使了錢財,想要謀求一個童生功名?
看著周教諭意味深長的目光,徐長青有些莫名其妙。
今天的劉知縣似乎有些不正常,這種和藹長輩的形象實在是和往日里的傳言不符。
而周教諭這種帶著內(nèi)涵的眼神也非常奇怪,要知道,從前的周教諭可是個儒雅的師長啊,從來不會這樣。
難不成兩人互換了身體?
徐長青心中有些犯嘀咕。
……
“這……”
另一邊,面對周教諭的請求,劉知縣有些不情不愿。
但他也知道,不讓周教諭過目是不行的。
劉知縣的本意是直接將徐長青點位成安縣的案首,日后說起也是一樁美談。他劉力源慧眼識珠,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塊渾金璞玉,兩人就算是有了關(guān)系。
可若是周教諭也加入進來,這慧眼識珠的美名就要被分薄了。
但劉知縣雖是主考官,可也不能無視周教諭,強行點出此縣案首,必須兩人同意才行。
劉知縣伸手去取桌上的考卷,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考卷竟似牢牢地定在了桌上一般,難以撼動。
“什么?”劉知縣心中驚訝。
作為一名六品武者,眼前就算是一塊千斤巨石,他也能輕松地舉起來,可為何卻拿不動這考卷?
這可是徐長青一路拿過來的啊?而且剛剛風吹的時候,他還看到這考卷的邊都隨風飄動。
“劉大人?”身側(cè)傳來周教諭疑惑的聲音。
看到劉知縣不愿意給自己看這考卷,周教諭更是肯定了后一種猜測。
劉知縣可能是收了錢,才特地從所有考卷中拿出徐長青的點評,而且不愿給自己看。
他心中嘆息,想不到往日里那般努力的徐長青,竟然也要走這種歪門邪道嗎?
但令周教諭驚訝的是,劉知縣竟然直接起身讓位置:“周教諭來我這里看便可。”
“這……”直接遞過來不就完了?還用得著這么費勁?
周教諭有些不解,但還是坐到了劉知縣的位置上。
試卷在眼前,周教諭首先便看到了經(jīng)義大題。
“嗯?”粗看一眼,竟無一處錯漏,全部正確!
“能將經(jīng)義全部答出,還用得著買通劉知縣?”
周教諭心中有些疑惑,他是一縣教諭,自然明曉成安縣武國學子的水平,在場的絕大多數(shù)考生都做不到這一點。
徐長青有如此水平,只要后面兩題不寫大逆不道的文章、詩詞,博個童生名額完全沒問題。
目光向下,他又看到了徐長青的策論。
開頭便是破題之言:無為亦是有為。
周教諭的眉頭一皺,此言雖不同于其他考生一般千篇一律,可將有為加于無為之后,也有嘩眾取眾之嫌。
究竟如何,還是要看具體文章。
劉知縣看著周教諭不斷變幻的臉色,心中有些沒底。
他讀過的經(jīng)義不多,也看不出徐長青前兩題的好壞來。
若點他為案首的話,這倔脾氣的教諭會不會堅決反對?
劉知縣雖是六品武者,一縣主官,可周教諭這批人身份特殊,乃是老國君花了大力氣培養(yǎng),指派下來的。
尤其是在文舉考試這方面,更是比他有發(fā)言權(quán)!
然而,周教諭竟是沉浸在了徐長青的文章中,絲毫沒有察覺劉知縣的眼神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