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府,書房,黃書望著面前所擺放的數(shù)十件天子璽,止不住的一陣摩拳擦掌,這些印璽雖說是廢棄不用了,但要說及玉料,那可全都是一等一的好玉,
蛇紋石、青金石以及田玉、岫巖玉、獨山玉、綠松石等四大名玉也是無所不包,每一件都精雕細(xì)琢,毫無瑕疵,堪稱無價之寶,
可惜,這些都是天子璽,常人收藏,會犯了王朝忌諱,是以世人頂多只敢將其偷偷藏起來自己觀摩,還真沒人敢明面上買賣,
若不然,黃書還真想從這些天子璽中挑出來那么一兩個,拿出去賣掉,也好緩解一下現(xiàn)在空癟的錢袋子!
仔細(xì)辨別了一陣子,將各種印璽分類一番,隨手拿起一枚天子璽,體內(nèi)文氣運轉(zhuǎn),一簇薪火從掌心冒出,化作一團(tuán)赤紅色火球飄蕩于面前虛空之上,
將手中印璽輕輕一拋,已然落與薪火之上,開始不斷灼燒著,
只是,對于薪火本身來講,其只是意念之火、文化之火,并不具備淬煉、對敵等功效,而是需要黃書往其中添加以詩詞作為燃料加以催動,方可具備種種神通!
不過,這可難不倒黃書,稍一沉思間,一首詩詞已然涌上心頭,喚出靈筆,也無需筆墨,灌輸以文氣,臨空虛畫,以天為紙,文氣為墨,一首詩詞迅速顯現(xiàn)天幕:
“天公嬌子性通靈,風(fēng)沙磨礪俏玉容。冰晶玉肌飄清韻,暴雨洗禮駐彩虹。
詩詞一成,正氣洶涌,字字生光,幾與玉石之澤,排成縱列,一個個沖進(jìn)了薪火之內(nèi),
頃刻間,整簇薪火光輝暴漲,眾多文字好似被薪火引燃,開始環(huán)繞天子璽不斷淬煉,一簇簇雜質(zhì)被淬煉成黑煙,緩緩飄落,
如此一刻鐘之后,整個印璽已然變成了一灘翠綠色玉液,除外則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金燦燦的大字,
這八字雕刻印底,為天子璽之精髓所在,收到萬民意念淬煉,凝顯無盡威能在其中,
黃書之所以想要討來天子璽以煉制自家儒璽,這八個蘊含無盡威能的大字占據(jù)了大部分原因,
不過,這從一個印璽之中剝離而出的大字,還遠(yuǎn)遠(yuǎn)無法滿足黃書的要求,是以先運轉(zhuǎn)薪火,將其定住,暫且不作處理,
再次轉(zhuǎn)身從桌案之上,拿過一枚天子璽,再次以薪火淬煉,如此,兩個時辰之后,已然有十枚天子璽被淬煉成才,各分兩旁,
只是剛剛所寫詠玉詩所匯聚威能已然被薪火耗盡,黃書只得再次動筆,凝顯文氣,開始書寫誦玉篇章: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玉器七千陳湛露,翠蛾三百舞靈風(fēng)、
畫圖歲久或湮滅,重器千秋難敗毀。細(xì)觀玉軒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復(fù)雕琢,片玉萬黃金……”
考慮到此次需要淬煉的印璽實在太多,手腕抖動間,卻是連連書寫了十幾篇玉字詩詞,盡數(shù)送入薪火之中,
得了眾多詩詞催動,薪火再次暴漲,竟好似一片赤色火云,飄蕩虛空,頗顯光輝,黃書更是一股腦將十幾枚天子璽丟進(jìn)其內(nèi),一齊淬煉,速度頓時大增,
直直最終,眾多印璽盡數(shù)淬煉完全,眾多玉璽精華在黃書的控制之下,緩緩匯聚成團(tuán),并在薪火灼燒之下,漸漸凝為一體,
最終竟是化作了一枚足有臉盆大小的碩大玉石,煌煌間,閃爍溫潤玉光,更有一個個若隱若現(xiàn)的文字暗紋彰顯玉石之心,
只是,這玉內(nèi)雖有十幾篇玉字詩文淬煉,卻仍舊缺少一篇奠基之文,凝神片刻,黃書再次提筆,沾染龍血墨,直接在玉石之上書寫道:
“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也;其聲舒揚遠(yuǎn)聞,智也;不撓而折,勇也;銳廉而不技,潔也?!?p> 隨后以余下的石鼓文字大禮包,將這四十五字,盡數(shù)轉(zhuǎn)為石鼓文,并在一股奇特威力之下,眾多文字緩緩滲入玉石之內(nèi),消失不見,
只是若凝神細(xì)看,可見其內(nèi)好像蘊含一片玉色空間,空間之中飄蕩有眾多詩詞篇章,更是有一個個文字若隱若現(xiàn),好似神龍隱遁,首尾難明,
望著面前這枚碩大的玉石精粹以及旁邊飄蕩的數(shù)十個“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黃書卻是眉頭緊皺,手中靈筆緊握,卻是久久無法下筆,
黃書是打算將這枚儒璽制作成儒家定鼎之璽,材質(zhì)什么的還好說,但印璽之下,雕刻何字卻是頗有說法,
按理說,“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大字都是現(xiàn)成的,旁邊就有幾十個之多,若能雕刻此八字在印璽之上,丁可威力無窮,
只是,若如此做,也不過是鑄造出了一枚新的國璽而已,或能成就皇道之儒,卻與黃書心中儒道并不貼合,
刻天字,可成天道之儒,刻鬼字可成鬼道之儒,刻人字,可成人道之儒,刻正字,可成正道之儒,刻仁、義,自有各道儒家,若能推行發(fā)展,自能儒道昌盛,
但細(xì)細(xì)深思,腦海之中這些儒道都不合黃書心意,他的任務(wù)是推行儒道,但究竟推行的是何種儒道,卻并無要求,按理說隨便尋上一個儒道推廣便可,
然則,黃書卻總是心有不甘,儒道唯心,即使不能自成一道,也不能走先人老路,這不免讓黃書想起自己獲得七竅玲瓏心之時的體悟,
儒道萬千,難以限定,自己既然成就了唯心儒道,那就不能把天下萬民都限制在一家之言中難以自拔,
蒼生無盡,王朝為了愚民,方才曲解仁義理智等道理給人心限定思想范圍,結(jié)果培育出來的卻一個個都是酸儒,只會掉書袋,卻不貼合實際,除了添亂之外,毫無用處,
而一個人心中有一個儒道,自己的職責(zé)不是把他們拉近特定的儒道之中,而是讓大家開放思維,走出最適合自己的儒道!
想到此處,黃書迅速心神一定,渾身文氣洶涌,手中靈筆好似上掛山岳,緩慢而凝重的緩緩滑動,一個“儒”字,在黃書筆下一筆一劃緩緩成型!
寫第一筆,好似有無數(shù)人影不斷在黃書耳邊質(zhì)問:什么是儒?答曰:通天地之人曰儒。
第二筆,答曰:能說一經(jīng)者為儒!
第三筆答曰:浩居而自順者為儒!
第四筆,答曰:以道得民者為儒!
第五筆,答曰:言優(yōu)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為儒……!
隨著喝問漸輕,黃書心神卻是越發(fā)堅定,直待最后一筆落下,耳邊雖再無喝問,黃書卻以文氣灌心,胸腔浩然正氣噴薄,不由開口出聲,大喝答曰:萬民之儒方為真儒!”
其聲傳四野,震顫中川,并沿天地四方滾滾蔓延,是故天地震顫,野鬼怒嚎,奸邪膽顫,蒼穹之上,滾滾正氣之云無中生有,自得誕生,
無盡星空更是星光暴漲,好似萬星搖動,星辰震顫,空氣之中好似有儒音低喝,好似有先賢喃呢,時停時歇,漸不可聞!
而伴隨著黃書這最后一聲大喝,儒字書寫完成,其內(nèi)灌輸有黃書的儒道意念,綻放萬千毫光,煌煌間有如大日灼空,卻不照人眼,只透人心!
儒字所過,好似山岳臨天,所過之處,“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盡數(shù)被碾壓崩滅,化為文字精粹,灌輸儒字之中,使其威能更勝,最終轟然落在那碩大玉石之上,
“轟……”好似山川崩碎,大地開裂,玉石之上開始顯現(xiàn)絲絲龜裂之痕,竟是承受不住這儒字之威,而有崩潰之兆,
見此,黃書趕忙喚出文宮內(nèi)諸多儒寶,環(huán)繞玉石而定,紛紛綻放毫光,無數(shù)文字從各儒寶之中沖出,攜裹無盡浩然正氣,好似一個個工匠,開始加固和精粹玉石,并對其加以雕琢,印刻!
片刻之后,在看玉石,已然變作一枚雕龍鈕印,周身環(huán)繞璀璨祥光,時而有文字迸射閃耀,不時有圣賢之言傳入腦海,璽下祥云自生,手不托而自浮,人不行而自動!
于此同時,中川上空,再次有黑云滾滾,聚攏而來,其聲勢浩大,竟足足籠罩大半帝都,銀龍閃動,霹靂陣陣!
黃書卻毫不在意,心神一動間,手中儒璽霍然破空而上,越變越大間,璽面倒轉(zhuǎn),咔嚓一聲印在了黑云之上,
再看時,一個大大的儒字正正印在黑云之上,可謂是霞光四放,足可昭顯萬方,城內(nèi)蛇蟲鼠蟻惶惶而逃,
帝都邊緣山林之中,更是猛然傳來陣陣凄慘嚎叫,一位猙獰妖將顯現(xiàn)而出,在霞光照耀之下,渾身皮膚好似炙火灼燒,茲茲直響,黑煙直冒!
“是他,定是那布下暗手殺我無數(shù)妖兵之人,破掉劫云也就罷了,竟然能在劫云之上烙印文字,并灼傷與我,難道是發(fā)現(xiàn)我要潛入帝都,從而特意針對?
一字之威,精至如斯,此人實在難以以常理斷之,須上報妖王,早日除之,否則來日必成我妖界心腹大患!”
遙望蒼穹儒字,那妖將只覺心頭恐懼滋生,竟是找了個理由,徑直鉆進(jìn)山林,倉皇逃串而走,卻是回報妖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