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重生農(nóng)女:帶著千億物資搞事業(yè)

第46章 路上閑談(一)

  喬瀾從蕓兒姐弟倆的房間出來,本想著和于夫人告?zhèn)€別再離開,但她聽于云諾說其睡著了,所以只好作罷。

  見安頓的差不多了,都巳時三刻了,于子惠就背著背簍,帶著喬瀾準(zhǔn)備回下河頭村了。

  他本來是想騎馬帶她回去的,后來因為背簍里有雞蛋,最主要的是他擔(dān)心,喬瀾額頭上的傷還沒好全,萬一一顛簸,傷口再裂開就不好了。

  所以,他們倆個打算看看,等出城后,有沒有可以搭乘的順風(fēng)車,之后再做決定。如果有的話就搭車回,沒有的話就兩條腿走回去。

  在從于家出城門的路上,喬瀾還又跑到一個吃食攤上,買了六個包子,攤主還用荷葉給包了起來。

  她買完,還回過頭朝于子惠說,怕他們兩個在路上餓著。于子惠笑了下,又從她手里把包子接過去放入他背后的背簍里。

  等兩人順利出了城后,沒碰上順風(fēng)車。不過,幸好今天是個陰天,沒那么熱,兩人只好步走回去。

  于是,喬瀾和于子惠,一邊走,一邊閑談。

  他倆閑談的內(nèi)容,從兩家的家事談到朝堂上的事,又從喬瀾他們村的堡子山、桑河談到大淵國的名山大川……

  之后,喬瀾突然想著他弟弟識字后,說不得要走科舉之路,就向于子惠仔細(xì)打聽起了關(guān)于這大淵國科考的相關(guān)事宜。

  喬瀾經(jīng)過于子惠的解釋說明后,她大概了解了這大淵國的科考制度。

  原來這大淵國科考制度有點類似明朝的科舉制度,但也有不同之處。

  相似的地方就在于,也是分成五個等級的考試,那就是童試、院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童試就是通過縣、府兩級考試后就成為了童生。院試就是有了童生資格后,再經(jīng)過府、州考試,合格后就成了秀才。如果縣試,府試,院試連考第一,被稱作小三元。

  鄉(xiāng)試,也叫秋闈,每三年考一次,考試合格后,就成了舉人,考試第一的話,被稱作解元。會試,又叫春闈,考試拿了第一的話,叫會元。殿試,是通過會員考試后,才可以繼續(xù)參考,考核合格后為進(jìn)士及第,進(jìn)士,同進(jìn)士,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第四名叫傳臚。如果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連考第一,就被稱作大三元。

  而不同之處就在于考試內(nèi)容。這大淵國科考內(nèi)容分為詩賦,算學(xué),法學(xué),時務(wù)策和騎射。

  喬瀾向于子惠打聽清楚這些后,不由地沉思到:看來,要未雨綢繆,早點為她弟弟做打算了,先要多掙錢才行。

  于子惠見她剛才還嘰嘰喳喳問個不停,突然就停下來了,就問她怎么了,想什么呢?喬瀾就說她想著怎么多賺錢供他弟弟讀書。

  于子惠聽到這里,眼睛亮了一下,突然對喬瀾說道:“我也想賺錢,要不我們一起合作吧?”

  喬瀾見他這么說,就仰著頭問道:“于大哥,你不是個秀才嗎?你不繼續(xù)科考了嗎?”

  于子惠看了一眼喬瀾,開口說道:“其實,我父親剛?cè)ナ赖臅r候,因為朝堂上對他的不公正待遇,我都有些心涼了,不瞞你說,甚至有些心灰意冷,不想著繼續(xù)科考了……”

  喬瀾還不等他說完,就出言打斷了他的話。于子惠只聽得她對他說道:“于大哥,你不能因為令尊沒了,就放棄這條路呀。你幼年時讀書立志,除了修及己身,難道不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家國做貢獻(xiàn),為萬世開太平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