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瑯琊榜史料本

每14章精講05:譽王謀逆/彭城博弈

瑯琊榜史料本 zotman 2249 2022-03-28 22:08:31

  林燮死了,赤焰軍損失了一千人的斬馬營,聶真被斬馬營活活餓死,順帶還餓死了幾千新安郡的老百姓,這件事情震驚了整個南朝朝野,林殊帶著父親的靈柩回到江陵,他跟部下還有江左盟的二次團體的老大都在哭喪,但是這個時候有個很重要的人沒來,就是蕭繹。

  蕭繹不來是冷血或者是無情嗎?這里作者沒有說,本來是留給讀者思考的,這里還是說一下吧,蕭繹不來不是冷血,也不是對林燮的死感覺不到同情,而是他的地位很高,如果去參加林燮的葬禮,顯然蕭衍不開心,加之蕭繹是蕭統(tǒng)的政治伙伴,這個時候去參加葬禮顯然不合時宜。

  大家在討論到底是誰把赤焰軍害得這么慘的,藺晨懷疑是蕭宏干的,原因有很多,諸如貪污,大家懷疑私炮房爆炸案就是蕭宏干的,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jù),但是憑借蕭宏的秉性,顯然就是他干的。

  不過赤焰軍運氣很好,這個時候趕上一支全新的部隊正在組建,就是陳慶之的“白袍軍”

  陳慶之找不到合適兵源,他已經(jīng)散財開始招收兵馬了,便向蕭衍提議,說把這個赤焰軍重新招進來,這樣比較好,蕭衍答應(yīng)了,陳慶之便組建了“白袍軍”人數(shù)七千人,赤焰軍舊將比較多。

  這個時候北魏的元法僧叛變了,原因是他的上級元乂政治能力不太行,更糟糕的是他被胡太后還有元雍解決掉了,這樣一來元法僧決定叛變,一開始元法僧決定自立為帝,后來發(fā)現(xiàn)打不過,這樣一來,蕭衍決定派兵北上去彭城支援元法僧,主力是投降南朝梁的北魏宗室元略,還有陳慶之的白袍軍。

  赤焰軍的戰(zhàn)力有目共睹,所以陳慶之被安排在側(cè)翼了,因為北魏騎兵沖擊側(cè)翼顯然讓南朝軍隊吃不消,這個時候陳慶之讓林殊去打探地形,林殊帶著三十騎兵正好遇到了元法僧和元顯和打仗,結(jié)果林殊從背后一沖擊,把元顯和殺的大敗,元顯和也被抓了。

  有意思的是元顯和對元法僧說了句話,元法僧還把他殺了

  “哼!我寧死后做忠義鬼,也不隨你當叛逆臣!要殺要剮,隨你自便!”

  之后北魏派了元鑒來支援,但是又被白袍軍擊敗了。

  這么算下來彭城算是暫時守住了,不過北魏決定引兵反撲,北魏決定,引大軍南下準備收復(fù)彭城。

  為了抵擋北魏的攻勢,接下來蕭衍做了個極其錯誤的決定,他派了譽王蕭贊擔任主帥,臨賀郡王蕭正德?lián)蝹?cè)翼,加下來,此二人將會對南梁的前線造成災(zāi)難性的影響。

  蕭贊這個人的身世問題,請自行搜索史料,這里作者不再多說,小說和歷史是有出入的,歷史上的蕭贊他為了驗證自己和蕭寶卷的親生關(guān)系,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來認親,這里改成了孩子病逝不久,取其頭骨認親。

  關(guān)于瑯琊榜的譽王,對應(yīng)到南朝梁的話是兩個人,第一個是蕭贊,第二個是蕭綸,但是故事的重合度上看,蕭贊明顯多一些。

  蕭贊要出兵了,他去見蕭統(tǒng),但是他去搞親子鑒定,挖了蕭寶卷尸骨出來,渾身尸臭味,鬧得蕭統(tǒng)還有群臣都受不了。

  蕭統(tǒng)看他神色慌張,覺得有問題,便叫懸鏡司去查,這一查,不得了,蕭贊的行為屬于叛逆行為。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這就相當于在清朝祭奉明朝一樣,屬于誅三族的大罪。

  當然蕭統(tǒng)打算瞞住這個事實,同時清算度支部的數(shù)據(jù),以供應(yīng)困難為由把彭城大軍的糧草補給改成按日供應(yīng),讓陳慶之,成景俊,胡龍牙三位將軍監(jiān)視住蕭贊,這樣防止蕭贊起兵謀反。

  但是蕭贊謀反前,出了件大事,蕭正德棄軍逃跑了,跟他爹一個德行,不過蕭宏是膽小,蕭正德是野心太大,他逃到了北魏去,但是對梁軍的軍力布置完全不明白,這導(dǎo)致了接待他的魏軍主帥元延明看不起他。

  蕭正德去了洛陽,他要求北魏扶持他做梁朝皇帝,而且割讓淮河領(lǐng)土作為獎勵,這件事是作者杜撰,歷史上沒這回事,這種要求導(dǎo)致了北魏對蕭正德的鄙視,連南齊滅國后逃到北魏的蕭寶夤也看不起蕭正德,覺得蕭正德太不孝順也太不愛國了,北魏的鮮卑族將領(lǐng)更是指著蕭正德大罵畜牲,惹得北魏朝野激憤,元雍看這個廟堂控制不住了,就叫人趕走了蕭正德。

  但是蕭正德更加瘋狂,他抓了一個無辜的流民孩童,把這個孩童給殺了,然后貴在洛陽宮城前說自己用兒子的生命來做保障,證明自己對北魏的忠誠。

  這事情傳到元雍那里,元雍便放棄了使用蕭正德的想法,他覺得蕭正德跟春秋時候的易牙烹子差不多。

  這里可能很奇怪,按理說這么昏庸的人,只要北魏幫他,北魏就可以統(tǒng)一天下了,為什么北魏不幫呢?

  首先,蕭正德不僅昏庸,而且貪婪外加反復(fù)無常,殺了他的話,南朝梁的宗室不敢投降過來,重用他的話,北魏的許多大臣不答應(yīng),而且以蕭正德的行為表現(xiàn),他無法得到南梁軍民的支持,屆時北魏在攻梁的計劃上就會受挫,更別說扶持蕭正德當皇帝了。

  蕭正德的“兒子”是真是假,北魏不知道,但是他跪在洛陽宮城前不斷叫喊,全天下都知道他把親兒子給殺了,北魏要是幫一個這樣的人復(fù)國,北魏的聲望就跌入谷底了。

  與此同時,陳慶之做好了彭城的軍力調(diào)動部署,但是正當此時,譽王背叛了梁朝,投降了北魏,不過這次蕭贊得到了元延明的款待,因為蕭贊手里有梁朝軍隊的布防圖。

  這下子整個南朝軍隊亂成了一鍋粥,陳慶之決定引兵強行軍撤退,不然的話北魏知道了梁軍的部署,屆時將梁軍全殲是完全有可能的事,不管白袍軍和成景俊/胡龍牙戰(zhàn)斗力如何,戰(zhàn)爭是十分依賴于情報掌握的,現(xiàn)在梁軍部署全線暴露在魏軍面前,如果不撤軍,則只有失敗的結(jié)局。

  陳慶之引兵撤退,林殊自愿斷后,斷后的結(jié)果不盡人意,林殊成功阻滯了魏軍三天,但是不得不引軍脫逃,由于強行軍撤退,梁軍五萬大軍潰敗,最后只收攏了一半的兵馬,元延明給了梁朝面子,他把俘虜都釋放了。

  前線梁軍大敗,不過蕭宏被蕭正德氣的七竅生煙,這一氣,便是臥床不起,最后蕭宏病危的時候,被蕭統(tǒng)故意氣死了。

  另一方面,蕭正德做了貪污贓款轉(zhuǎn)移,不過還是沒有逃過懸鏡司的層層搜查,如此一來,臨川王一系,看似乎在和蕭統(tǒng)的對抗之中,徹底落敗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