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丹青妙手

第82章 你這次的作品呢

丹青妙手 拖鞋 2246 2015-01-07 12:15:00

  “你這次的作品呢?“許清影問道。

  秦起見問,也就把自己拿來的那幅水墨白描拿了出來。

  “竟然是水墨白描?”許清影接過來一看之后,倒有點好奇。

  秦起也就點了點頭。

  秦起的這幅白描,也是那時人在烏鎮(zhèn)時畫下的,與他之前的作品大同小異,只是這是其中最好的一幅罷了,且是那種帶著水墨輕染風格的白描,許清影看得也點了點頭,雖然相比起秦起鉛筆素描的線條來說,目前的水墨線條還有那么點生疏和不夠自如的地方,不過作為一個以前沒怎么接觸國畫的人來說,做到目前這樣已經(jīng)算是很不錯了。

  “準備走國畫這一途么?”看完畫后,許清影抬眼問道。

  秦起應了一聲“是的”,對于這個,許清影倒是沒像成梅成館長那樣問上一大段,在她接觸的人中,秦逸風秦老頭在寫字之外,偶爾地也會畫畫國畫,秦起有這方面的傾向,或許就是受了秦老頭的影響也未可知。

  秦起在清影閣直呆到晚飯時間,他、許清影同著小果一起叫了一個韓式泡菜飯的外賣,這之后,秦起才從清影閣回到自己的租房。

  接下來的時間,秦起則是把上午的時間安排在安市博物館,余下的時間則都是用來了解中國畫了。

  這段時間里,秦起陸續(xù)地讀了《歷朝名畫記》,《林泉高致》等論述中國畫的一些古代著作,而且主要的是山水畫方面的東西,在國畫花鳥,人物,山水這三大塊中,秦起決定先攻山水這塊。

  山水是國畫里最巨然大物的一塊,自從隋朝展子虔一幅《游春圖》將山水畫從人物畫附庸中解放出來后,發(fā)展起來的中國山水畫此后一直是中國畫壇的主流。

  秦起選擇山水畫,倒不是奔著山水畫勢大去的,而是內(nèi)心里真的喜歡那一灣靈山秀水的寫意高古。

  在探究國畫之外,秦起生活上一個很大的改變,就是去逛老廟的次數(shù)明顯多了起來,平均下來,一周他至少會有兩到三個下午秦起是在老廟里呆過的。

  而今天,他準備去逛逛老廟里一個特別的集市——鬼市。

  鬼市最早可能源于天津,在現(xiàn)在NK區(qū)的那塊地皮上,清朝末年時是一個難民聚焦的地方,也是販賣古舊物的市場,因為這個市場——黎明前開張,天一亮就收攤,且擺攤的時候,每一個攤位前都擺著一盞煤油燈、豆油燈之類的,遠遠看去便真如鬼市一般,所以名兒也就叫了“鬼市兒”。

  現(xiàn)在的鬼市,存地的目的已經(jīng)與之前起了很大的變化,成了一個“倒騰古玩”的地下市場一樣的地方,因為很有些見不得光的東西,要走這“夜伏白遁”的路線,當然,非法的性質(zhì)不重,真要是那種完全見不得光的東西,就不會在這種明面上出現(xiàn)了,另外一個,就是古玩小販們“蒙人宰人”的場所了,本來古玩這東西,你在明晃晃的地方都還怕看得不清不白呢,就著夜里的一豆點的光,你能看出什么?打眼的可能性實在是太高了。

  不過因為混在其中的“夜貨”,這地方撿漏的可能性也比明市大,所以可以說是風險與收益并存了。

  不過風險這東西,對秦起來說不大存在,他現(xiàn)在主要抱著的想法是多看多上手,不是那種價錢便宜又經(jīng)過‘回照’證實是古物的東西,壓跟就不會出手,所以打眼上當?shù)目赡苄允俏⒑跗湮ⅰ?p>  之所以想去鬼市見識一番,一來是好奇,二來是在明市里沒見著什么可以出手的物兒,所以最近有點“古玩癢”的秦起覺定去鬼市里碰碰運氣。

  凌晨四點的時間,手機鬧鈴的聲音把秦起鬧醒了,一個骨碌翻起來后,秦起也就直接下了床,沒收拾也就出了門,上主道后秦起很快打到了一輛的,然后直奔鬼市而來。

  到點之后,秦起發(fā)現(xiàn)眼前的場景,與秦起之前設想的比起來,還是清冷很多,整條街道上也就那么幾盞燈,頗讓秦起有那么點小失望,不過像秦起這樣的逛客,稀稀散散的倒是有些。

  聽說老京都時,華威橋那一帶的鬼市,一度相當熱鬧,規(guī)模也大,那時做買賣都還流行使用‘行話’兒,雙方暗中遞手、拉手還個價兒什么的,報的字兒也是‘么、按、搜、騷’之類來代表一到十這十個數(shù)字兒,為什么這么干呢?就是怕同行聽到價碼后過來攪局,把生意弄黃了。

  秦起當下收了心情,向著最近的第一盞燈過去,走得近了,他才發(fā)現(xiàn)攤位上的燈不是以前的煤油或是豆油燈之類,而是那種充電的小臺燈,或者更簡單的就只是弄兩個手電筒而已。

  攤主們把自己的寶貝疙瘩放在面前,有些還藏著掖著,反正多是一件兩件的東西,做生意的態(tài)度上,也是人瞅了問了再開口,反正這東西,講究的是一個“愿者上鉤”。

  秦起也不想著去上手見識,這地方,不像明市,真摸了碰了,說不定就因此惹出一身騷出來,所以來這兒一趟,主要還是長長眼,沒碰到那種讓他眼前一“亮”的東西,秦起是不會蹲下去細瞅一番的。

  走了那么七八個攤位后,這條老廟的鬼市也堪堪就到盡頭了,不過讓秦起意外的是,在最后那個攤位上,竟然是個十四五歲的孩子,見人過來了,便打開手電筒往自己的那件物事上照上一照。

  秦起突然就有了興趣,那是一個長柄銅鏡,秦起蹲下去后,拿起了攤位的另一只手電筒,照射后發(fā)現(xiàn),這是一面手掌大小的銅鏡,周邊的五子登科紋飾已很有些模糊了,隱隱約約地也能看以五子登科的楷書銘文,整個銅鏡在色調(diào)上呈青綠和銀色雜染的情形。

  這段時間里,秦起對于古玩這塊,委實也看了幾本書,也知道銅鏡在色這一條上,銀背為上,鉛背次之,青綠又次之,眼下這塊,很有可能是水銀浸染的同時又遭了血污的原因。因為目前出土的銅鏡,多是墓葬出品,而古人墓葬必用水銀,這也是銅鏡難免遭水銀侵污的一個原因。

  在銅鏡的鑒定上,講究觀形、看色、辨銹、聽聲、聞味幾個方面,秦起現(xiàn)在也就是結(jié)合著自己的‘回照’,看看真假物件在這上面都有什么表現(xiàn)。

  而眼前的這件物兒,還真是個真件兒,依回照中對鏡攬妝的女子的服飾、發(fā)型來看,應是明朝無疑,而五子登科這則故事發(fā)生在五代后周時期,明朝時很多銅鏡都用了這一圖案來作飾面。

  古時人們對致仕的想法和念頭,可是比現(xiàn)在熱切很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