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鄉(xiāng),姓汪村
一位男童降世,降生在一個本就有著三個小孩的困難家庭之中……
五年后,龍王壽辰,醉酒而歸,控云有誤,降雨不斷。璃河暴漲。
因璃河暴漲,璃鄉(xiāng)發(fā)了大水,也淹了莊稼,引發(fā)了饑荒,皇庭派人賑災(zāi),眾人皆餓,慌搶,大打出手。甚至,還打死、踩死了不少人……
那年,那男童不過五歲,家鄉(xiāng)遭了水災(zāi),饑荒。淹死,餓死,踩死。生活中的一切,都對他沒有那么友善。
家里,本是六口之家,爹媽二人,兩男兩女之童。雖生活上拮據(jù)了些許,倒也還算過的去。
但在這場浩劫中,卻死了哥哥和最大的姐姐。家中的孩童,就只剩下大七歲的姐姐和男童……
以前,為了不失去孩子,也為了好養(yǎng)活,他們鄉(xiāng)里村里都有取名的講究。
他們喊男童“小生子”,意為最小,難生,子。姐姐則是喊作“小貴女”,意為最小,珍貴,女。
小生子難生,讓母親痛了足足一個半時辰,差點難產(chǎn)身亡……
不過,生下來倒也命硬,給點穿就能睡,給點吃就能飽,什么也不挑,好養(yǎng)活。
鄉(xiāng)里村里那些個男丁,在這三場災(zāi)難之中,死了個精光。沒死的,也大都患病在床……
小生子卻是一點事也沒有,健健康康,唇紅齒白的,還是一副孩童稚嫩好看的樣子。
父親患病在床,母親無力勞作,姐姐嬌生慣養(yǎng),對他好的哥哥姐姐又去了世。家人們餓瘋了,只覺得他這么健康的男童,一定能買出不少錢。
恰巧,有位汪鵬真人,本就是這姓汪村出生,云游四海,聽聞母鄉(xiāng)有此大災(zāi)。便回鄉(xiāng)看看是否為妖魔作亂。
可結(jié)果卻是令他大失所望。這大災(zāi),只是降雨龍王之錯,引發(fā)接連效應(yīng)罷了。
而降雨龍王,不歸他們道人管理,歸那人間帝王——應(yīng)岳管理。
沒想到,汪鵬真人在路上,心中一顫,看到了賤賣孩童的一家,就停下,瞧了一瞧,摸了一摸。
那時,真人只是心有所動,隨著心意。他覺得小生子的神彩與眾不同,倒是個外門掃地的好弟子,便摸摸根骨。
沒想到,小生子的命硬,不是一般的硬。這一摸,被汪鵬真人摸出了一個根骨極佳……
“仙無情,道無沿,緣無界,念無邊,意無控,心無涯,尺無度,寸無碼,道法無極,順勢而為……”
汪鵬真人當即就講了一通誰也聽不懂的大道。然后,直直盯著小生子。
只見小生子的身上,一道虛影浮現(xiàn),遮天蔽日……
聞道有三,道紋,道印,道影。
道紋,是攜身之紋,象征著普羅眾生,是平庸之人。
道印,是伴生之印,象征著萬象之印,是中庸之人。
道影,是相生之影,象征著第二自我,是上庸之人。
當然,這三個境界里,還有劣汰之分……
而小生子,聞道后,竟有遮天蔽日的道影浮現(xiàn)。那便是,上庸中的上庸——天縱之才!
汪鵬欣喜若狂,拉著小生子的手,便要收小生子為關(guān)門弟子。
可那家人聽不懂汪鵬的大道,也看不見小生子身上的虛影,只是覺得汪鵬這人,腦子可能有點問題。
還是嬌生慣養(yǎng)的大貴女(大哥大姐死了,只剩她和小生子,便將她算為了大,為她改了名)看出了汪鵬的意思,連聲喊道:“喂,長須老道,你買不買他?二十個銀元或是十斤面食就行。”
汪鵬貴為真人,云游四海,游戲人間,哪里會帶上銀元和面食。那一刻,他只覺得自己的“道義”被侮辱了。
被這個時代腐朽的思想侮辱了……
被那人不如錢食的思想侮辱了……
汪鵬嘆了口氣道:“罷了,罷了,這徒……”
大貴女甩他一個白眼,只覺得他在講價,道:“十八個銀元,九斤面食,不能再少了!”
那一刻,汪鵬的“道義”被大貴女狠狠的踩在腳下,徹徹底底的磨滅……
怒火沖天的汪鵬,回到他在姓汪村的家中。那所古宅,他雖百年未曾歸來,卻世代有人打理。
可,搜房搜瓦,快將屋子翻過來,汪鵬也才搜出了十個銀元,一斤面食,遠不夠那家人所需。
汪鵬干脆御劍飛身,前往其他鄉(xiāng)落,借了三斤面食。又回到那路口,用那些骯臟的“錢食”換來了天縱之才的小生子。
小生子很乖,仿佛知道自己是被家人拋棄了。他緊緊跟著汪鵬,生怕汪鵬又將他拋棄。
路上,小生子用稚嫩的聲音問他:“爺爺,我能學習那踏劍飛天之術(shù)嘛?”
他御劍飛身之前,跑了挺遠,自認誰也不曾看見。卻偏偏,小生子在那路邊能看見。
這小生子,不是劍道奇才,又是什么?
本來,汪鵬還是帶著小生子步行回宗??杉热恍∩又獣杂鶆χg(shù),汪鵬也不裝了,帶著小生子,御劍回了宗門之中。
沒想到,汪鵬真人,那真人,是真的真人,是那仙道的頂峰之人。
汪鵬,已是一門派的門主掌教,只差臨門一腳,便可登頂門主掌門。
汪鵬作為門主掌教,權(quán)力也是大的驚人。在門中,不要說二十銀元,就算是二十萬銀元,汪鵬也能拿的出來。
而且,掌教本就與掌門同輩,故其他弟子都是余生的后生輩。也就是說,就算年紀是小生子的十幾二十倍,也只能叫小生子師叔。
能讓小生子叫師兄的,大多都已入道,閉關(guān)修煉,短則數(shù)十載,短則百載。所以,宗門之中,小生子是一大巨頭。
可小生子還小,又是童真,又是頑劣,在山門里四處禍害。而小生子犯了錯,除了掌門和掌教汪鵬,無人敢責罵,被責罰的只能是那些后生輩。
汪鵬外出只收外門打掃的弟子,也只有幾個外門打掃的弟子,僅僅只有小生子一個關(guān)門弟子。
汪鵬就像是小生子的再生父母,對小生子百般照料,細致入微。小生子被汪鵬照顧的極好。
又是五年,小生子十歲。
天星門門主掌門——玉顏,化道(歸西)。新任門主掌門由原門主掌教——汪鵬接任。
小生子,成為了天星門最牛氣的弟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汪鵬也是在這五年內(nèi)入了仙道的“首”境,離“道”境相去不遠。
“首”境,即是大羅金仙。這世間也只有數(shù)百“首”境,皆為掌門。
這小小天星門,已無第二個“首”境。汪鵬在這天星門,也算是只手遮天。便將那些能拿到的資源,全部傾瀉給了小生子……
不對,不能稱之為小生子了。他貴為掌門大弟子,又怎能沒有一個好的名諱呢?
玉顏在世時,曾賜“于”予小生子。想讓他,于人世,于眾生,于天星。
汪鵬則是在玉顏的基礎(chǔ)上,為“于”覆上了寶蓋,填上了臂膀——“余”,余道義,余生活,余世間。
兩字同音,境意卻是不同。
那時,兩人都只是“緣”境。而玉顏卻自知不如汪鵬,這“余”道,便是“首”境的境意。
所以,小生子便落了個“余生”的名。
余生本就是天縱之才,又食古靈之糧,飲恒靈之液,睡聚靈之屋,沐浴厚靈之泉。
修道的天賦竟開發(fā)了十之八。差的二,便是實戰(zhàn)。這偌大天星門之上,竟沒人敢與他死戰(zhàn),他體會不到死的感覺,沒了那般境意……
只是十歲,只是日常的修煉,沒有什么勤苦可言,余生便成了同屆最強大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