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裁判吹響了半場結束的哨聲,格羅索一言不發(fā)的走進休息室。
“今天上半場的比賽,我們表現的很糟糕,可以說,這半場球是我執(zhí)教球隊以來,我們踢的最差的半場?!边@是中場休息,格羅索對全隊說的第一句話。
“我們踢的太急了,總想一擊就致對方于死地,一有球就立刻發(fā)起進攻,可是你們不要忘了,維琴察本賽季雖然一直在保級圈徘徊,但他們卻在客場逼平了切沃和萊切,防守能力并不差。我將樂拉到右前衛(wèi)的位置上,主要是希望通過位置的后撤,為樂留出加速的空間,同時也讓對方放松對樂的防守,應該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幾次都打亂了對方的防守陣型,但我們卻并沒有進球,因為我們的其他前鋒球員都太急于進入禁區(qū),而且一進入禁區(qū)就不再出來,這就造成維琴察隊球門前全是人,樂就算內切到中路,也很難找到突破射門或傳球的機會?!?p> 說到這,格羅索掃了齊普里亞尼、帕奧內薩等人一眼,才繼續(xù)道:“下半場,我希望大家不要一味的打快,要注意控制節(jié)奏。一味的快并不能給對方制造多少威脅,相反,慢中突然變快才可能是致命的。另外,前鋒球員要多注意跑位、扯動,如果你們被對方盯死了,那就利用自己的跑動去吸引對方的防守注意力,為中場的隊友拉開空當,不要像木頭樁子一樣站在禁區(qū)里不動,聽到沒有?”
最后這句話,格羅索的聲音很大,齊普里亞尼和帕奧內薩趕忙下意識的一頓點頭。
接下來格羅索又開始單獨布置,“迪亞斯,你的位置可以再靈活一點,現在對方的萊蒙迪在專門盯防你,你可以多利用快速出球、快速跑位擺脫他的盯防?!?p> “樂,下半場繼續(xù)強突,以你的能力突他們的23號應該很輕松。另外迪亞斯和齊普里亞尼都要注意多過來接應樂,有機會多做配合,把維琴察的左路當成我們的突破口。如果比賽進行到70分鐘,仍然沒能打破僵局,樂就和帕奧內薩換位置,改攻他們的右路?!?p> 下半場比賽開始,兩隊都沒有換人,局勢仍然是博洛尼亞狂攻,維琴察固守。
踢了一會,格羅索還是發(fā)現了維琴察的變化,對手雖然沒換人,卻更換了場上球員的位置,10號托尼尼換到了右路,防守能力更強的21號西莫尼·帕多因被調到了右路,與23號戴維·吉烏比拉托一起防守樂蘭誠。
“一對二?我是不是也該做些調整,幫幫樂呢?”格羅索思索著。
這時球到了樂蘭誠腳下,面對嚴陣以待的帕多因和吉烏比拉托,樂蘭誠毫不畏懼的選擇了強突。
“一對二又如何?怕你們不成!”
將球拉到身體的右側,用左臂擋住帕多因,看了一眼守在帕多因身后約兩米處的吉烏比拉托,樂蘭誠突然身體急劇前傾,仿佛要強行帶球前突。帕多因被樂蘭誠的動作所惑,側身向后退了一步。而樂蘭誠并沒有帶球向前,只是右腿從球上越過,穩(wěn)住重心后右腳后跟將球向身體左側一磕,接著轉身左腳一趟,將球帶向中路。
吉烏比拉托距離樂蘭誠較遠,很快發(fā)覺樂蘭誠是要向中路帶球,趕忙搶上兩步,去封樂蘭誠的前進線路。
只是吉烏比拉托并沒有發(fā)現,樂蘭誠這次向中路的帶球速度并不快,后起動的帕多因也能一直跟在他的身邊。
看到吉烏比拉托已經離開帕多因的身后,樂蘭誠突然在腳底一踩球,接著迅速轉身,在身體即將轉到面對右側邊線時,左腳外腳背一趟球,同時雙腿發(fā)力,快速起動,瞬間便超過了身邊的帕多因。
突破了!
此時吉烏比拉托心里不禁一陣后悔,“這個樂真狡猾,教練讓我守住帕多因身后的,我怎么一上場就忘了,又被樂突破,不管這次丟不丟球,教練肯定又要罵我了?!壁s忙腳下發(fā)力,去追已經將帕多因落下足有兩米的樂蘭誠。
一邊快速的帶著球,樂蘭誠一邊觀察著中路的隊友。
齊普里亞尼和帕奧內薩中場的時候剛剛被格羅索不點名批評過,這次包抄格外積極,不停的尋找著維琴察隊的防守漏洞。
看到齊普里亞尼將防守他的納斯托斯擋到身后,樂蘭誠右腳傳出快速低平球到前點。
球傳的位置恰到好處,在小禁區(qū)線向里一點,由于球速很快,守門員不適合出擊。齊普里亞尼在揮腿射門時候已經開始考慮這次自己要做什么慶祝動作了??上В褪沁@一點分神,讓齊普里亞尼的射門動作沒能做完全,腳弓在觸球后有所放松,沒有完全繃住,結果球的受力點稍有偏差,離開齊普的腳后,高高的飛了起來,直至高過橫梁。
“他媽的!XXX!”
看到齊普里亞尼錯過如此的黃金機會,一向好脾氣的格羅索也忍不住來了一句意大利國罵。
而齊普里亞尼在發(fā)現球沒進門后,一頭摔倒在球門前,“這球怎么會不進呢?”
球門后看臺上的一名球迷的話更直接,“這哥們是踢后衛(wèi)的吧?這球不進似乎比踢進難多了!”
接下來維琴察隊組織了幾次有效的進攻,斯福濟尼和托尼尼連續(xù)找到射門的機會,但均未能把握住。而博洛尼亞隊也樂得維琴察攻出來,有意將陣型后撤了一點,球場不再像上半場時一樣一邊倒。
第63分鐘,維琴察的馬西埃洛傳球失誤,阿莫魯索斷球直傳帕奧內薩,庫迪尼上搶斷球成功,接著長傳帕多因,球被科斯塔搶先頂給樂蘭誠。
樂蘭誠停球轉身,再次強突吉烏比拉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