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堂議事的規(guī)矩自從楊家兩百年前在雀山開宗立祠之后便一直流傳了下來,但凡關系家族利害的大事都由宗堂商議決定。
這一體系脫胎與朝廷的官階體制,如果將家主楊胤比作皇帝,當然這是一個比較誅心的比較,楊克、楊憲兩位執(zhí)裁就相當于中書省左右中書令,掌佐天子執(zhí)大政,而總判省事,在整個家族之中權(quán)勢也算極其大的,許多事情完全可以由自己拍板決定,甚至曾經(jīng)還出現(xiàn)過不少荒唐滑稽的時候,家主作為最高掌權(quán)人卻反而受制于兩位執(zhí)裁。
至于為何造成這種局面,那就不得不說世家體系中的另外一股力量,也是支配著宗堂的力量,那便是長老會,雖說這些上了年紀的老輩們并不直接插手家族的管理之中,但是僅僅是相對于那些無關緊要的瑣碎事而言。
當遇到有關家族存亡和未來的大問題,兩位執(zhí)裁并不能擅自處理,便要報給家主決定,當然家主也能擅自拍板,必須有長老會制定路線,而家主再在這個路線之中制定出具體的政策。
長老會便相當于如今大乾王朝之中的內(nèi)閣,說是皇帝的智囊團,其實才是掌握了整個王朝命脈的一群人。
若是長老會不支持在任的家主,那么便很容易被架空成為傀儡。
可惜楊胤不是十八年不上朝的未平皇帝,相反他恐怕是楊家兩百年之中僅次于楊戰(zhàn)的一位厲害人物,不僅對宗堂議事有著絕對的控制權(quán),便是長老會有時候也拿他無可奈何,但這個人并不嗜權(quán),當他將整個楊家掌握在手中之后,便退居了幕后。為了維系家族體系的平衡,他作出的選擇可謂是相當?shù)拿髦?,平日里的宗堂議事根本不怎么參加,一應權(quán)利都拱手交給了兩位執(zhí)裁。
其實這并不是軟弱,而是一種自信到極點的表現(xiàn)。
楊玄一路上都在心中揣摩這個局勢,他背后雖然有楊黎和楊海良給他撐腰,但是這兩人在宗堂之中都沒有太多的力量,所以他只能依仗自己的本事在宗堂之中站住腳跟,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到對局勢的透徹理解,他沒異想天開的左右逢源,但隨波逐流起碼也不能像個愣頭青一樣亂撞,哪些東西碰不得便絕對不能碰,哪些東西能碰就一定要不遺余力的爭取,否則他的下場只有兩個。
要么被人一巴掌拍死,要么逐漸被邊緣化。
雖然他的出身致使他很難觸碰到家族之中的上層建筑,但是他和大多數(shù)人不一樣,他從小便對這些事情極有興趣,也是他處身的環(huán)境所迫。他可以將三百多條的《家法》以及數(shù)千條的《乾律》背的滾瓜爛熟,因為世上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十全十美的,在有心人面前都有漏洞可鉆。對家族里的種種利益關系也是揣摩的極為透徹,因為這些規(guī)章的制定者正是這些利益鏈頂端的人們。
所以他對這個家族做了許多不光彩的事情,卻從未惹來什么像樣的禍患,這是一種生存藝術。
他對楊世宗堂的認知雖然并不深刻,但大致的條理還是相當?shù)那逦?,楊世宗堂如今隱隱可以分作三派,在楊胤放下獨裁大權(quán)之后,楊憲、楊克自然成了最有話語權(quán)的兩位,兩方分占了宗堂議事中三成的席位,但相互掣肘,其實能發(fā)揮出實力已經(jīng)大打折扣,而兩邊為了保持平衡,整個家族只能按照楊胤遺留下的習慣發(fā)展著,便是楊玄對這位親叔叔的手段,也不得不生出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至于另外一方,可以稱作零星派,這些人并不是所謂的墻頭草,他們背后都有著不同長老的影子,代表著某一方面的利益,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都無法達成共識,而單獨的個體在大議會之中很難起到左右局勢的作用,所以零星派里的每一個人都面臨這可能被邊緣化的危險,但是他們在楊鶴、楊憲兩派之中卻保持著相對公允的態(tài)度,所以也正是他們維持整個家族的正常發(fā)展。
而楊玄如今自然也可以算是零星派的一員,但他是從清明會試中出身,這一點很關鍵,他不同于那些從底層一點點爬起來的宗堂議事,他的派系尚未完全定性,如今完全可以投身楊克、楊憲任何一派之中,這樣他便可以輕易的在家族宗堂中站住腳,其實近幾代從會試中鯉魚躍龍門者,大多都是作出這樣選擇,以逸待勞何樂而不為?但是楊玄卻并沒有作出這樣的決定。
且不提楊黎與他的情分,就是他自己無法接受這種在楊胤眼皮底下耍小聰明的蠢事,不管楊憲、楊克哪一邊其實都是與楊胤站在了對立面,其實看似朝不保夕的零星派,才是真正最安全的選擇,雖然地位很不穩(wěn)定,但是卻避開了最大的風險。
楊玄至此便定下了想法,或許今天這場議會之中自己可能很難爭取到一個好去處,但卻利于自己的長遠發(fā)展。
楊世宗堂便設在通幽候府之中,和雀山上的祠堂,這兩個地方可謂是象征著楊氏宗族存亡的兩個重要之處,有點類似于軍隊之中的帥旗,不難想象這么一個地方會防御力量會有多么嚴密。雖然沒有明面上的護衛(wèi)家丁守著,但自從楊玄第一腳踏入這個白墻灰瓦略顯清幽的院落之中,渾身立馬泛起了一層涼意,起碼有七八道目光同時落在了他身上。
依仗著強大的五感,楊玄也只能勉強察覺幾個離得較近的暗侍。
“這些玄鐵衛(wèi)當真是厲害至極,怕是便軍中最精銳的陌刀營、望山營恐怕也望塵莫及。”他心里暗自驚嘆,玄鐵衛(wèi)的存在在楊家算是一個算不得秘密的秘密,因為很少有人見過這群人,但是他們的兇名卻一直流傳于侯府內(nèi)外。據(jù)說是當年楊家尚未沒落時,所掌控的黑甲重騎軍便是前身,后來征討委羽山之時這支部隊直接被打的失去了戰(zhàn)斗力,加之平幽王戰(zhàn)死,便被取消了編制。
而這些玄鐵衛(wèi)便是黑甲重騎軍從那場驚世之戰(zhàn)中存活下來的精銳,實力和忠誠自然不容懷疑。單單是楊玄感應的到幾個,就全部是易髓后期的境界,如此人物放置何方都能創(chuàng)出自己的一片天來,而他們卻甘心守在楊世宗堂之中,整日與黑暗寂寞為伍。
這些玄鐵衛(wèi)對家族的各項信息的掌握處永遠于最前線的狀態(tài),因為他們不僅僅是單純的保衛(wèi)家族,同樣負責著家族安全風險系數(shù)的評估,楊玄成為宗堂議事之后,只怕這些玄鐵衛(wèi)第一時間就接到了他的畫像,所以他進入宗堂并未受到任何的阻撓。
此時尚早,宗堂議會一般都在辰時四刻開始,如今還有半個時辰,楊玄走進小院便能看見那飛檐高掛的三層閣樓??峙率菞钚@一生中見過除了朔方城城樓之外最宏偉的建筑,雖然顏色樸素簡單,可是格局卻十分之大氣,高逾七丈,在幾株上百年的古樹掩映中,還遮不住他它的氣勢,就像一頭趴在灌木叢中的巨龜,楊玄雖然在侯府里生活了大半輩子,卻也從沒來過此處。
兒時懷揣了多久的夢想,如今終于近在眼前,進入宗堂,再也不用仰別人鼻息。
恍然從感慨中回過神來,楊玄才發(fā)現(xiàn)諾大的院子除了那些躲在暗處的玄鐵衛(wèi),竟然一個人也沒有,看著幾步開外那塊高懸于檐下陰森處的牌匾,這冷清到不近人情的地方讓他微微有些不適,他站在臺下盯著那扇門看了半天,又抬頭看了看天上越積越厚的陰云,略一思忖,便推門走了進去,屋內(nèi)格局與尋常待客的花廳并無太多差別,只是規(guī)模要大了不少,里里外外三層桌椅,怕有四十余座。
宗堂之中空無一人,楊玄便隨意挑了一個角落里的位置坐下,想著今日如何能在錯綜復雜的勢力糾纏之中,既不得罪人,又能最大限度的為自己舉薦的事情謀求到最大的好處,正這般想著,那橫掛著一副大中堂的墻后,突然穿出一陣帶著隱怒的爭吵聲。
“這個提案絕對不能進入今天的議程,必須要先上報給長老會決定……他楊靖簡直膽大妄為……竟然想對蠻族走私軍弩……”
“不行!絕對不行!莫說是鋼弦弩,便是黃梨弩也不行!”
———————————————————————————————
這章寫的不怎么好,自己看著都不怎么滿意,就當做個鋪墊吧,以后會慢慢注意這個節(jié)奏的問題,像類似與這種介紹盡量穿插開去寫,第一次寫書還是太稚嫩,求大家指證批評。順便厚顏無恥的求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