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貴病逝的噩耗終于傳到長安,宇文憲第一時間接到消息,悲痛萬分。
宇文質雖然早就預料到了宇文貴早已病逝,但是真當?shù)玫竭@個消息時,內心也是非常驚愕。
他倒不是為宇文貴的死而感到悲傷,他只是想到宇文貴一個17歲的人就病死在任上,擔憂自己會不會步他后塵。
這下他終于直觀了解到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這句話就更加重要,古代可沒有現(xiàn)代那么好的醫(yī)療條件,生病最主要還是得靠身體去硬扛,很多病根本沒法治。
就算有大夫,你也不知道是庸醫(yī)還是良醫(yī),最好還是好好鍛煉身體,不要生病。
除了活下去,阻止隋朝建立外,宇文質內心又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
活到李世民死的那個時候,親眼看著李世民進墳墓。
李世民是649年死的,我活到那個時候也才86歲。
親眼看著李世民進墳墓這很合理吧!
看到宇文憲進來,宇文質將內心的雜念甩出腦海。
宇文貴是宇文憲長子,性情溫和,聰慧過人,善于騎射,深得宇文憲喜愛。
對于這個素未謀面的大哥,他的內心沒有任何感情,畢竟都沒有見過面沒有交集,怎么產生感情。
但是想必宇文憲是很傷心的,畢竟是長子陪伴他的時間最長,感情也最為深厚。
為了照顧宇文憲的感情,或者說作為兄弟,他這時也應該感到傷心。
想到這里,宇文質也做出一副傷心的模樣。
“乾佑啊,乾福早夭,這是天命啊?!庇钗膽椏粗钗馁|開口說道,“乾佑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啊,為父不想在看到你們離我而去了?!?p> 宇文貴的字是乾福,他的字是乾佑。
宇文質內心一暖,這個時代不僅有戰(zhàn)亂和死寂,還有親情,有親人對他的關照,他對這個時代又多了一份歸屬感。
他是真的來到這個時代了,要在這個戰(zhàn)亂的年代度過一生,再也回不去,回不去那個沒有戰(zhàn)亂的時代了。
他的母親豆盧氏也走了進來,說道。
“陛下來了,夫君和二郎快去迎接陛下?!?p> 既然宇文邕親自前來,他們肯定是要親自去迎接。
宇文憲和宇文質整理好服飾之后,準備走出府邸去迎接宇文邕。
未待二人出門,宇文邕已經走進了府邸。
宇文憲連忙趕去迎接,宇文邕則是說道。
“不必迎接,你我兄弟不必如此。”
“乾福是我看著長大的,乾福從小就聰敏過人,我日后還想委以重任,沒想到竟然病死在任上?!?p> “我心甚痛,五弟你要多多保重?!?p> 宇文邕還是很重視宇文憲,畢竟是他的弟弟,而且能力非常出色,能夠委以大任,在得到宇文貴病死的消息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政務,第一時間就趕來宇文憲府上安慰宇文憲。
其他大臣很快知道宇文邕前來吊唁的消息,宇文邕的吊唁似乎是為其他人的吊唁開了一個頭,其他人紛紛前往宇文憲的府上,吊唁宇文貴。
他們雖然可能都不認識宇文貴,但是既然宇文邕都前來吊唁了,證明宇文邕心里記得宇文貴,證明宇文憲在宇文邕內心地位之高。
他們都想來結交宇文憲,宇文憲的地位非常高,而且身處要職,哪怕不是宗親也是值得結交的對象。
他們也不指望宇文憲能夠記住他們,他們只是希望宇文憲不要記得他們在他長子死的時候,沒有前來吊唁。
要是以后因為沒來吊唁而被宇文憲記恨那就太不值得了。
因此,宇文質得以見到許多歷史上的名人。
在前來吊唁的人中,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非常令人矚目,只因為他小小年紀就能對答如流,眾人皆以為奇。
宇文質起初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孩,因為大家都叫他“大野淵”,在他的印象中并沒有關于大野淵這個人物的記憶,以為只是一個路人甲,也就沒有多重視。
但是當他聽到其他人稱呼這個小孩為“唐國公”的時候,他立刻想到了這個小孩應該可能就是后來的唐高祖李淵。
李淵幼年喪父,早早的就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日后他也會以此為國號立國。
想到這一點,再加上這個小孩和李淵此時的年紀對的上,封號也一模一樣。
世界上不會有這么巧的事情,兩個人封號一樣年紀也差不多。
所以這個少年就是李淵。
宇文質好奇的打量著李淵,心想著李淵小時候和其他小孩也沒什么不同嘛。
最多就是聰明一點。
準確的說是聰明很多,李淵一個十歲的小孩能夠前來吊唁,并且面對其他人的詢問能夠對答如流,這本來就是一件值得稱贊的事情。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淵早年喪父,家里沒有主心骨,家道中落,他只能早早的就出來主事。
宇文憲在朝中地位顯赫,而他李家雖然曾經和宇文氏還有其他六家一同并稱八柱國。
但是隨著宇文泰,宇文護不斷掌管權利并加強宇文氏一族的權利,宇文氏逐漸在八柱國中處于獨尊地位乃至領導地位。
而李氏一族,李淵父親死的早,李淵繼承爵位時才7歲,父親也沒有什么功勞留給他,僅僅留下了一個祖?zhèn)鞯奶茋木粑弧?p> 爵位雖然高但是在朝中是真的沒地位。
他的母親獨孤氏建議他趁著這次宇文憲長子早夭,前來吊唁,從而拉近和宇文憲之間的關系。
其實獨孤氏內心也明白她的兒子沒有多大指望能夠得到宇文憲的看中,她清楚的知道他們兩家之間的地位差距。
但是死馬當活馬醫(yī),在她夫君死的這幾年,李府的地位掉的非???,朝中都沒有人做官了。
等到李淵長大,怕是都沒有什么人記得她李家了,李淵沒有大的機遇想要做大官很難。
所以她早早的讓李淵出來主事,讓李淵在這些地位顯赫的人心中留下印象,日后說不定能夠得到這些人的提拔。
畢竟她怎么也不會想到她的妹妹突然就成了皇后,李淵從此也變成外戚,日后甚至還當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