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倒霉的李成
郢州既下,以襄陽、隨州、郢州三點為支撐,開始分兵收復周邊城鎮(zhèn)。
在收降納俘之后,徐寧的兵馬擴充至三萬余人。
半個月后,徐寧率三萬大軍北上,準備再次與偽齊軍決戰(zhàn)。
偽齊高層過來的消息,金人主力入陜,沒有多余兵力投入荊楚戰(zhàn)場,但為了照顧劉豫的臉面,仍以劉合孛董統(tǒng)率一萬漢人簽軍再度趕至鄧州城外與李成會合。
劉豫在指望不上金人之后,再次四處征發(fā)青壯,悉數(shù)發(fā)往李成大營。
宋廷在得到徐寧捷報與下一步計劃之后,詔令張浚派韓世忠、劉锜、楊沂中三人派兵出擊,策應徐寧繼續(xù)北進,然而韓世忠、劉锜直接以對面金人與偽齊實力太過強大為由拒絕派兵主動進攻。
趙嬛嬛得知后,越過張浚,連下三封措辭嚴厲的詔書給韓世忠與劉锜,催促進軍,并詔令楊沂中率軍自揚州北上,頂在了韓劉兩軍的后背上。
面對此種情勢,韓世忠與劉锜不得不整軍出擊。
在獲悉徐寧整軍北上的消息后,李成率大軍南進,號稱三十大軍,進至漢江支流襄江北岸的新野,連營數(shù)十里,準備再次攻打襄陽。
徐寧從襄樊守軍中抽調了一萬將士,合兵四萬,在凌波營賈虎的水軍配合下,渡過襄江,準備與敵決戰(zhàn)。
七月十四日,徐寧聚將升帳,布署任務。
牛皋與岳云各率一萬兵馬由光化軍、橫林路出發(fā),從左右兩面向敵營靠攏,形成分進合擊的鉗形攻勢。
徐寧親率一萬五千步卒從正面突進,而將所有騎兵約四千人布置在自己的身后,以作奇兵。
七月十五日,天氣晴好,甚至是帶著炎熱。
決戰(zhàn)就此展開,宋軍旌旗四起,三路大軍如洶涌的波濤向李成的營寨反復的沖鋒,兇悍之氣很快壓倒了多由新卒組成的偽齊軍,缺乏作戰(zhàn)經驗,沒有經過生死血戰(zhàn)的偽齊軍初始還能抵擋幾波,但聽著呼嘯而至的箭簇如扎破布般穿透身邊人的身體,看著同袍們各式各樣的死狀,早已心驚膽寒,當韓五的騎兵突然從中軍兩翼殺出,突入一座營寨后,偽齊軍再也支撐不住,開始潰敗,哭爹喊娘聲中,撒開雙腳,棄寨而逃。
一寨潰,便一發(fā)不可收拾,諸寨接連潰散,更有宋軍未至先棄寨而逃者。
李成內心的苦楚只怕無人能夠體會,劉豫兩次將齊軍主力交予自己手中,然而好不容易攢下的這些家當,卻在自己手中敗得如此干脆干凈。
痛心、愧疚、無地自容,李成想死的心都有了。
但生死關頭,逃命要緊。
李成與劉合留下高仲守鄧州,一路逃回開封。
本以為會經歷一番苦戰(zhàn)的宋軍士氣更為高漲,一路追殺,將偽齊軍打得落花流水,橫尸二十余里,生擒了楊德勝等大小將領二百余人,俘獲士卒兩萬余人、輜重無數(shù)。
宋軍打掃完戰(zhàn)場后,沒有停歇,立即乘勝向鄧州發(fā)起了進攻。
前面介紹過鄧州的重要性,鄧州位于商山古道和南襄隘道的交叉點上,其中的商山古道是從西面長安通往南陽的交通線;南襄隘道則是南陽與襄陽、樊城之間的交通樞紐。
鄧州為大宋所得,則可成為“襄漢之藩籬,荊楚之咽喉”,而為偽齊所據(jù),則可當作“中原之南門,關中之門戶”。
李成與劉合心有余悸,不敢在鄧州停留,而是讓自己最倚重的大將之一高仲留守。
然而,對于留守鄧州的高仲與一萬偽齊軍來說,他們知道自己被拋棄了,士氣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