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業(yè)搖頭已經(jīng)是很委婉的反對了,更有不少將校交頭接耳,輕聲議論起來。
“驍勇校尉勇冠三軍,是安西都護(hù)府第一猛將,勇猛無敵,誰也不是他的對手,我是萬分佩服的。可是,這勇猛無敵和善于謀劃是兩回事,風(fēng)馬牛不相及!勇猛未必善于謀劃,驍勇校尉不知曉這點。”
“封將軍足智多謀,善于運籌,他的謀劃就是副都護(hù)也是佩服。驍勇校尉不僅勇猛,也有智計,可是,與封將軍比起來,還是遠(yuǎn)遠(yuǎn)不如。”
“這個李嗣業(yè),他與驍勇校尉交好,怎么不攔?。坎贿@是丟丑么?”
聽著眾人的議論,高仙芝眉頭一立,輕哼一聲:“哼!”
他的號令極嚴(yán),眾將知道他有意維護(hù)李昌國,不敢再議論,乖乖的閉嘴。
“呵呵!”高仙芝成功的讓眾人閉上嘴巴,然后沖李昌國笑道:“李昌國不僅仗打得好,還挺會說笑,來,干了!”舉起手中酒杯。
他這是有意為李昌國解圍,岔開話題。若是李昌國說出的辦法不如封常清,那不是丟丑么?他是一番好意。
高仙芝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按理說李昌國應(yīng)該順坡下驢,就此打住。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李昌國卻是笑道:“謝副都護(hù)好意!言與不言,在于我,善于不善,在于副都護(hù)。若副都護(hù)以為善,還請擇善而納之?!?p> 若是不爭的話,就去不了長安,去不了長安,則不能改變歷史。長安,那是唐朝的中樞,要想改變歷史,必須進(jìn)入長安,沒得選擇。
“既然如此,那你就說吧!”高仙芝凝視李昌國,見李昌國執(zhí)意要說,只得允了。
“謝副都護(hù)!”李昌國知道他是好意,謝一聲,這才沖封常清道:“封將軍所言極是有理,不過,我卻以為,封將軍即使入長安,也是請不來援軍、調(diào)不來更多的軍械糧草!”
“為何?”封常清的剖析極是在理,沒想到李昌國卻給他否決了,封常清很不服氣,眉頭一挑,威勢立現(xiàn),脫口問道。
“是呀!”高仙芝眉頭擰著,道:“李昌國,你休要胡說!如今,我們打下小勃律,安西都護(hù)府再無后顧之憂,正是集中兵力與大食爭鋒的良機(jī),陛下英明,一定會派出更多的軍隊、調(diào)派更多的軍械。”
一席話很是在理,眾將重重點頭贊同。
“因為吐蕃據(jù)石堡城,牽制河湟之地,威脅河西走廊!”李昌國的聲調(diào)略高。
“石堡城?”
高仙芝、封常清二人的眼睛猛的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石堡城?”
李嗣業(yè)他們雖然驚奇,卻是不明所以。
“啪!”
封常清右手重重拍在額頭上,一副恍然之狀,道:“副都護(hù),封常清失算,失算!”
“不僅你失算了,我也失算了!”高仙芝撫著額頭,沉吟著道:“我一心以為打下小勃律,安西都護(hù)府沒有后顧之憂,可以集中兵力與大食爭鋒,卻忘了石堡城!要不是李昌國說起,我還真是忘了?!?p> 略一停頓,沖李昌國一笑,很是和煦,欣賞之意大增,道:“李昌國,依你之見,我們該當(dāng)如何?”
高仙芝名將之才,不過是一時失算,被李昌國提醒,立即醒悟過來。
“是呀!”封常清也明白了,打量著李昌國,眼里盡是贊賞之色。
“副都護(hù),依我之見,安西都護(hù)府雖然眼下無后顧之憂,卻是兵力不足,軍械不足,糧草不豐,還不宜與大食大打?!崩畈龂缇拖牒昧?,緩緩道來:“要想安西都護(hù)府有更多的軍隊,更多的軍械,更多的糧草,就應(yīng)該向陛下上奏,早日打下石堡城?!?p> 石堡城筑于隋煬帝西巡之際,雖然并不大,卻是一座雄關(guān),易守難攻。在隋末唐初之際,石堡城為吐蕃占領(lǐng),遺禍無窮。
石堡城扼守在吐蕃進(jìn)入河湟的必經(jīng)要道上,此關(guān)在手,吐蕃是進(jìn)退自如,進(jìn)可攻,退可守,隨時可以進(jìn)入河湟之地。
為了防備吐蕃,唐朝十余萬大軍駐守西北。一座石堡城,就牽制了唐朝如此之多的兵力,使得唐朝不能把更多的兵力、軍械、糧草投入到西域。
歷史上,高仙芝打下小勃律,哥舒翰打下石堡城,高仙芝發(fā)起怛羅斯之戰(zhàn),三者之間看似沒有關(guān)系,卻是緊密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
吐蕃與唐朝為敵,有兩個方向,西方就是通過小勃律爭奪安西四鎮(zhèn);東方就是通過石堡城威脅河湟之地,對唐朝的牽制作用是很明顯的。
正是因為如此,在高仙芝打下小勃律后,為了把更多的兵力和軍械投入西域,與大食爭鋒,精明的李隆基決心攻打石堡城。當(dāng)時的四鎮(zhèn)節(jié)度使王忠嗣,他知道石堡城很不好打,一力反對,惹得李隆基大怒,盡管王忠嗣是李隆基收養(yǎng)的義子,仍是把他貶官。
在李隆基的巨大壓力面前,哥舒翰不得不出兵攻打石堡城。在付出巨大的代價后,哥舒翰終于“西屠石堡取紫袍”,把吐蕃封在青藏高原的高山密林里,河湟之地的威脅解除。
河湟之地不再受吐蕃的威脅,唐朝就能把更多的兵力、軍械投入到西域,才有著名的“怛羅斯之戰(zhàn)”。
“我操之過急了!”
高仙芝自責(zé)一句,沖封常清道:“封將軍,你以為呢?”
“副都護(hù),末將以為,驍勇校尉報捷更合適!”封常清胸懷磊落之人,不如李昌國就是不如,直接承認(rèn),不會愛口飾修。
不僅如此,封常清打量著李昌國,很是欣賞。他已經(jīng)許李昌國為生死之交,本就對李昌國很有好感,沒想到李昌國的見解比他還要高明,對李昌國又高看一層。
“李昌國,報捷一事,就由你去!”高仙芝欣賞的打量著李昌國,笑呵呵的,極是舒暢。
李昌國勇猛無敵不說,還如此明見,洞察入微,就是老謀深算的封常清都不如,要高仙芝不歡喜都不成。
“謝副都護(hù)!”李昌國行禮相謝。
“你此番前去長安,肩負(fù)重任!”高仙芝臉色嚴(yán)肅,道:“無論如何,你要促成朝廷出兵石堡城!只有打下石堡城,安西都護(hù)府才會有更多的兵力,才能與大食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