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必育的說法,要想到達遂明國,首先就要翻過東面的那座大山??墒侵?,對于那座大山。他們風部落別說有翻越過去,就連到達它的人都沒有,至于其中是否存在危險,誰也不知道。
但此刻知生,卻不必考慮太多,因為他必須找到那永不熄滅的火種,然后能夠回來拯救自己的舅舅,拯救自己的母親,拯救自己的部落。雖然在抵達遂明的道路上,存在著許多的未知的危險,雖然必育也無法肯定,遂明是否真的存在永不熄滅的火種。但那卻是一個希望,一個目標,一個可以為之奮斗的目標。
所以知生在離開部落之后,一路向東,朝著那個能夠升起太陽的大山走去。
那座大山,離他們并不是很近。知生在趟過風部落最外圍的小河之后,延著茫茫的草原,足足趕了七天的路,才趕到了那座大山腳下。
在這七天之中,他不僅要趕路,還要在趕路的同時躲避野獸,最重要的是他還要采獵一些食物。在一次狩獵中,他竟僥幸獵到了一只狐貍。他沒有火種,只好生吃。他制作了一塊石刀,將狐貍從中剖開。他只吃肉,對狐貍的皮并沒有進行太大的破壞,因為這可是保暖的好東西,他將狐貍曬干之后,做成了一條圍巾,糸在自己的脖子上。雖說圍巾比較簡易,但功效卻不差,比起現(xiàn)代許多昂貴的圍巾還要暖和。
來到大山腳下,知生先是仰頭看了看大山。在以前,他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雖然不只一次看過這座大山,但當真正走到它跟前,再次觀看時,他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巍峨高聳。當然要是拿它與不周山相比,還是相差太遠。
知生經(jīng)過長途跋涉,現(xiàn)在身體已經(jīng)非常疲憊。如果立刻爬山的話,恐怕還沒爬到一半,就會累得寸步難行。到時若再遇到點什么危險,那可真是哭都來不及。所以,于其盲目冒進,還不如在山下好好休息一天,等調(diào)整好了身體再去翻越這座大山。
打定主意之后,知生再不猶豫,立刻為自己安置起住的地方。他在附近找了一棵大樹,然后在樹上兩根粗大的樹權(quán)處,搭了一個草窩,那便成了他今夜的休息之所。他之所以費那么力氣睡在樹上,而不睡在地上?那是為了避免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遭到了野獸的突然襲擊,把小命給丟了。
看看親手搭建的草窩,知生欣慰的一笑,然后躺了進去安然睡下。
第二天清晨,太陽剛從大山深處緩緩升起,籠罩著整個大地的黑暗也隨之被它驅(qū)散殆盡。知生從樹上爬了下來,整理好了行囊,然后就踏上了東行的旅途。
對于身體狀態(tài)調(diào)到最佳的知生來說,攀登大山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反而顯得有些輕松。似乎他并不是在冒險尋找什么火種,而是在游山玩水。在他看來,這座大山雖然無比高大,但翻越而過卻不是什么難題。心情放輕松了,腳步也顯得輕捷起來。沒過半日,知生便爬到了半山腰處。
此時山中的云霧已經(jīng)完全散盡,知生停住腳步四處張望了一下??墒遣豢磩t矣,這一看差點沒把他嚇倒。他現(xiàn)在終于明白,為什么在他之前,族里竟沒一個人可以翻越過這座大山,去尋找那傳說中的火種。原來,那并不只是一座大山,而是一片廣大無邊的大山區(qū)。只見遠處的山巒層層疊疊,綿延鋪向遠方,直達天際。若大的一個山區(qū),在知生動身之前,那是如何也不會想到的。
他現(xiàn)在的處境,用進退兩難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了。退,他現(xiàn)在可是在替舅舅受罰,已是全族的罪人,如何回得去。進,誰又能說清這片若大的山區(qū)有多大,而且誰又能保證他不會葬身在這未知大山之中。
當然,除了返回和冒險尋找火種,他還有第三種選擇,那便是下山回到草原中去,獨自生活,直到生命的終結(jié)。但這種碌碌無為的活法,對于知生而言那比死好不了多少。知生思前想后猶豫了半天,最后決定:找不到那傳說的火種,他誓不回頭。
知生再一次踏上了探險之旅。在之后的幾天里,知生一路向東翻山越嶺,朝著日出的方向艱難地走著。在此其間,他幾次險些掉入山澗,摔成粉身碎骨。還好他意志堅定,沒被這些危險嚇倒,否則早就轉(zhuǎn)身而回,那還會去尋找什么火種。不過這些危險雖沒把他嚇退,但卻幾次險些要了他的命。
這天他來到了一處比較平緩的山地,這里植被相當茂密,一眼望滿山滿野全是樹木。
此刻他已經(jīng)走了大半天的路,由于一直沒有找到可以充饑的東西,所以兩只腳就像灌了鉛一樣,沉重的寸步難行。但就這時,一陣陰風吹過,緊接著就是震耳的一聲獸吼。
知生聽得出這是什么聲音,這是老虎的吼聲。若是他身體狀態(tài)比較好的時候,也許還有機會逃得性命,但現(xiàn)在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雖然知道自己逃生無望,但求生的本能還是促使他拼盡全力地向前跑。他逃跑的十分小心,盡量使自己不發(fā)出聲音。但在茂密的叢林中快步行走,如何能發(fā)不出聲間。他的逃跑,很快就引起了老虎的注意。
正在漫步的老虎,發(fā)現(xiàn)知生這個獵物之后,迅速加速朝他追了過來。
知生如何跑得過老虎,只十幾個呼吸的時間,老虎就追上了他。知生見到老虎追了上來,更是害怕,一個不留神,竟被腳下的枯枝給絆倒。知生心中暗叫不妙,這下是真的完了。當他回頭看時,老虎已經(jīng)騰空而起朝他撲了下來。
就在這時,只聽“嗖、嗖”兩聲,兩支猶如手指粗細,手臂長短的東西扎在了老虎的身上。老虎一聲殘嚎之后,立刻掉頭就朝別處跑去。
知生突然懵了,這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老虎突然不吃自己了?
就在這時,數(shù)名烏發(fā)蓬松,皮膚古銅的大漢從樹叢中竄了出來。來到知生跟前問道:“朋友,你沒事吧?”
知生勉強站起身來,說道:“我沒事,剛才多謝了,要不是你們及時出現(xiàn),恐怕我早被那老虎吃了?!?p> “一點小事,不用放在心上?!睘槭椎囊幻鬂h說道。
“你們是誰?來自哪個部落?”
“我是弓矢部落的揮?!蹦敲鬂h說道,然后指著另一個人,介紹道:“這是我的弟弟夷牟?!?p> “弓矢部落,好奇怪的名字?!?p> 聽了知生的話,揮并不生氣,他從身上取下一個月牙形的東西說道:“這個就是弓?!比缓笾钢哪彩稚夏弥臇|西,那是與老虎身上扎的兩根長桿一樣的東西,說道:“這就是矢?!?p> “你又是誰?為什么會來到這里?”夷牟問道。
“我來自西邊的風部落,要穿過這座大山,到東面去尋找遂明國?!?p> 之后,知生又和弓矢部落的人聊了一些其它的事情。弓矢部落的人很熱情地邀請他到自己的部落去作客。知生自然滿口答應(yīng),對于他而言,那可謂是求之不得。
當晚,他向揮和夷牟尋問了一下,關(guān)于遂明國和漂浮在河上的部落的消息,
令他失望的是,揮和夷牟兩兄弟,別說遂明國沒聽過,就是漂浮在河上的部落也沒聽過。不僅如此,兩人還極力勸阻知生不要再往前走了。知生問:為什么?二人回答:“因為就算有遂明國,你也永遠無法到達?!?p> *****************************************************************
先秦《世本·作篇》記載:揮作弓,夷牟作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