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水煮清王朝

第二百三一章 打

水煮清王朝 古龍崗 5139 2007-12-17 19:38:00

    在許多人看來,一下子把安徽的官員調(diào)走那么多,有很大的可能是康熙在看到這場安徽官員與兩淮鹽商的對戰(zhàn)之后,擔(dān)心馬德聚黨,削減他馬大巡撫的臂助??墒牵R德卻十分地清楚,這些被調(diào)走的官員,雖然表面上都是他的屬下,可絕大多數(shù)都是有著自己的“思想”,不會輕易受人擺布的人。就比如說施世綸吧,再給馬德一萬個信心,他也沒自信能讓這位老兄老老實實地聽自己的話;還有玉恒,雖然也有些交情,可是,這位前任的順天府尹自從索額圖玩完之后,就再也沒跟過誰,只會真正忠于康熙;陸瓏琪就不要說了,這可是大清官,而這年頭只要是清官,就不必說別的了!

  而除了這三個地位較高的,劉應(yīng)夏倒是比較聽話的那種,也有可能成為馬德的忠心下屬,可他卻被調(diào)到了貴州;張楷和李鱗雖然也有跟他結(jié)黨的可能性,可是,這兩位一位被調(diào)去當(dāng)江南道御使,一位當(dāng)了江蘇通政使,在江蘇那個大腕云集的地方,還稍嫌不足,頂多,也就是為馬德日后出任江南總督在江蘇省打一下基礎(chǔ),可是若想攪風(fēng)攪雨,那可還差著一截子呢。

  而親近的官員一下子被調(diào)走那么多,人們在懷疑康熙這是在削減馬德臂助的同時,自然也有人想到了這是康熙在為馬德日后升為江南總督鋪路。不過,這些人在盯著馬德一段時間之后就沒什么興趣了。因為在接下來的一年多的時間里,馬德依然還是當(dāng)著他的安徽巡撫,沒有任何的變化。只是不少地方官員跟在他手下干活的力氣更足了。因為,張楷、李鱗、劉應(yīng)夏等人的例子已經(jīng)充分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跟著馬德升官快,而且升得高。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了康熙四十二年。清代有一條規(guī)矩,地方官一般不得在地方上任期太久,以免盤踞而成勢力,而這個任職的期限,一般為六年,也就是說,康熙四十二年的時候,距離馬德在安徽的任期即將屆滿就只剩下一年了。就在這個時候,當(dāng)大多數(shù)人還沒有開始考慮如何應(yīng)對馬德即將調(diào)任或者升官的事情的時候,康熙終于下旨將馬德任命為了江南總督。

  而不等人們對此做出什么反應(yīng),康熙又頒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在眾人反應(yīng)過來之前,完成了各項人事調(diào)整。

  首先,四名上書房大臣沒有什么變化,佟國維同時兼任兵部尚書,馬齊則取代了他內(nèi)務(wù)府總管一職,高士奇和張廷玉同列文淵閣大學(xué)士、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高士奇兼禮部尚書,張廷玉為吏部侍郎并掌南書房日常事務(wù);除了這四大巨頭之外,李光地原職不變,仍任直隸總督、吏部尚書兼大學(xué)士;戶部尚書陳廷敬告老,康熙出人意料的沒有任命朝中人,而是找了一個老臣吳佳謨,大大寒了一下戶部侍郎陳錫嘉的心,不過,這還不算,康熙還重新任命了一位戶部右侍郎尤明堂,使得陳錫嘉在戶部的力量進一步縮水;除了這幾項任命之外,阿靈阿被升為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并議政大臣之職,同時,恢復(fù)鑲黃旗滿洲都統(tǒng)職位;另外,刑部尚書依然是王漁洋,只是除了那個金璽之外,他身邊又多了一個施世綸;工部尚書為王鴻緒;……完成冊封朝鮮王儲任務(wù)的揆敘被任命為了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這些任命使得清廷內(nèi)部又熱鬧了一陣子。不過,中央鬧,地方上卻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波動,陳潢被任命為河道總督的事情被馬德升任江南總督的消息蓋下去了不少,并沒有惹起太多人的注意。

  而在這兩年間,東北也發(fā)生了不少的變化。

  白晉不愧是個神甫,與后世的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家伙完全不一樣。他大發(fā)“善心”,為費老頭找來的,確實大部分都是難民。不過,在費老頭面前,這些西洋來客依然被榨出了不少的剩余價值。

  而這其中最有用的,莫過于一種栗色火yao了。

  栗色,顧名思義,就是火yao的顏色不再是黑色,而是栗色。這種火yao是由那位化學(xué)老師特納和費老頭手下的幾位工匠一起制成的。當(dāng)時,費老頭為了加大火炮的射程,要求他們一起研制一種燃速較慢的火yao。于是,經(jīng)過了一年多的努力,他們通過降低制造火yao所用木材的焙燒溫度制成棕色木炭來代替黑色木炭,同時,又將火yao配方中的硫磺比例降低,然后,他們又用在費老頭的誘導(dǎo)下利用連通管原理,制成的一種簡易水壓機將火yao壓成高密度、單孔或多孔的藕形火yao餅,再經(jīng)低溫烘干,制成火yao。這種火yao,使得費老頭制作大型長射程火炮的希望變成了現(xiàn)實。

  而除了這些,在這康熙四十二年,費老頭的對某些潛在敵人的陰謀也開始顯效了。

  首先是在朝鮮。

  朝鮮國王李焞雖然請求清廷冊封淑嬪之子為王儲,可是,這回他的表章卻并不像以往一樣只是在清廷走了個過場,康熙也并沒有如他所愿,而是指出“長幼有序,禮法不可廢”,不同意他的請求,同時,不經(jīng)過他的同意,直接下旨冊封張禧嬪之子李昀為朝鮮王儲,這使得朝鮮內(nèi)部產(chǎn)生了一次不小的亂局。

  而趁著朝鮮君臣都把注意力放在清廷以及王儲身上的時候,費老頭在朝鮮找了一些商人為代理人,大肆低價朝朝鮮的那些糧商傾銷奉天糧食,同時,又以比平價高出一點兒價格收購朝鮮百姓的自產(chǎn)糧。如此一來,雖然表面上賠了,可是,他卻正在一步步的蠶食著朝鮮的糧食市場,到時候,只要他一句話,朝鮮將全國餓肚子。

  同樣的陰謀也正在日本進行著。

  不過,相比較起來,在日本進行的“投資”可就大的多了。

  因為打日本主意的并不只是費老頭一個。

  費老頭玩的是糧食,莫睛則是玩的紡織品和其它各種商品。在建立了自己的紡織廠之后,莫睛并沒有急著向關(guān)內(nèi)開拓市場,而是首先把目光定在了日本。而且,她一邊傾銷著各種毛紡織用品,一邊還手拉晉商和費老頭,大肆朝日本販賣奢侈品和生活用品,同時在日本瘋狂的搜刮各種貴金屬,金、銀、銅,一樣都沒少弄。

  而她的這種舉動,也同樣的不是自己出面,也是在日本找了代理人,有幾個還是一些特權(quán)商人,這些人在大阪都有著不低的地位。而此時日本的情形,也大大有利于莫睛他們的這些動作。

  德川幕府建立后經(jīng)過這么多年,又經(jīng)過了幾十年前天草四郎領(lǐng)導(dǎo)的島原之亂,幕藩財政極其困難,武士浪人的背離情況也十分嚴重。前些年,四代將軍家綱在位時,為了解決這些情況,借口對各藩大名以及旗本整飭紀律,判處“改易”、減封、沒收俸祿者達26件,節(jié)省俸糧80萬石。而家綱去后,接位的五代將軍綱吉老兄更狠,沒收大名以及旗本等貴族俸祿四十六次,為幕府省了161萬石祿米。

  然而,在他們這種“武斷政策”下,許多失去領(lǐng)主的陪臣武士生活無著,不得不淪為失籍浪人。不僅使得幕府所在的江戶連續(xù)發(fā)生了數(shù)次由浪人主導(dǎo)的反幕事件,而且,江戶城內(nèi)各處“游俠”(旗本奴、町奴)鬧事也成為了讓幕府頭疼的一大問題。

 ?。牰俏晃宕鷮④娋V吉除了罷官、降職以節(jié)省錢糧之外,還采用了其他的政策。他罷免了貪污專權(quán)的大老酒井忠清,打擊門閥勢力,先后任命近侍牧野成貞、柳澤吉保為側(cè)用人,整頓幕府機構(gòu),制訂禮法,實行將軍集權(quán)專制。而且,由于尊重儒學(xué),綱吉還任用木下順庵,獲生沮株等儒者,表揚地方上的孝子節(jié)婦,羅致室町時代以來有名門家世的人世襲“高家”之職,企圖用儒家思想和繁文縟節(jié)來糾正武家政治積弊。但是,他依靠三綱五常的說教、儀式、服制的文飾,卻并不能解決這些政治經(jīng)濟問題,相反,由于形式化的禮儀需要龐大的耗費,反而使得幕府財政進一步困難起來。另外,綱吉不僅熱中于朱子學(xué),還迷信佛教,聽信僧侶愚弄。由于僧侶說他沒有子女是前世多殺的報應(yīng),須切戒殺生,尤其因綱吉生于戌年,所以要特別愛護狗。于是,綱吉為此頒發(fā)“愛護生類令”,百姓因殺傷狗及其他禽獸而被處死刑、流放的不斷發(fā)生,終致大家不敢養(yǎng)狗。這還不算,綱吉還向百姓征稅,建立大批狗舍來收容野狗,以致江戶郊外的狗舍居然達到了四萬多只。氣得百姓紛紛在底下駕綱吉為“犬公方”(狗將軍)。

 ?。犨@么多的問題,再加上幕府腐敗,奢侈成風(fēng),財政失調(diào)進一步嚴重,德川綱吉只得任命“勘定奉行”(官職)獲原重秀改革財政,可這個獲原重秀卻并非什么大才,他利用職權(quán),聽?wèi){特權(quán)商人建議,居然在改鑄貨幣時降低成色,雖然使幕府獲利達500萬兩,暫得彌補財政??墒牵@個做法卻使得幣價大跌,引起物價高漲,民不堪苦,幕藩財政更加困難。于是,綱吉不得不再次增稅乃至以“征借”為名,減低陪臣武士俸祿。但這種做法也是有限度的,幕藩只得用貢米作抵當(dāng),向京、阪商人借款。家臣武士更艱苦,武士靠副業(yè)維生的愈多了。

  如此這些,由上而下,經(jīng)過各級貴族和商人的加壓,又重重的扣在了日本各地農(nóng)民、以及城市平民的頭上。這些人的生活愈加艱苦。

  而日本這種上下兩極的嚴重分化,使得莫睛的廉價毛紡織品也十分暢銷,各種走私活動在不少收入減少的大名私下支持下也是進行的如火如荼。

  不過,這些都只是“小問題”。日本真正的大問題是出在北方,北海道。

  北海道在后世就是日本的農(nóng)業(yè)中心,主要的糧食生產(chǎn)基地。松前恒介自從有了強大的靠山之后,按照于中的吩咐,開始派人在日本的其他地方大肆招收百姓到北海道開荒,同時還招收武士到松前藩效力。由于他的條件是提供一年的糧食和種子以及相應(yīng)的土地,還有較低的稅收,大批生活困苦的日本百姓顧不得關(guān)于蝦夷地荒涼的傳說,開始向北遷移。同時,失去武士地位的浪人,或者生活困苦無依的武士也開始朝著北海道進發(fā)。而這種事情在進行了一年之后,松前恒介又派遣一些原屬本州以及其他各地的百姓或武士回到原地,將北海道的事情來了個現(xiàn)身說法,使得“北遷”的情況愈加熱烈。

  而這件事情在開始了一段時間之后,就已經(jīng)被幕府和各地貴族所察覺。不過,雖然懷疑松前藩為何突然有了這個本錢,可是,由于開始的時候這種情形只不過是幾個,幾十個的北遷,并不是很嚴重,又能夠稍稍減輕一下自己轄地的壓力,所以,幕府和各地大名并沒有“小題大做”,后來雖然情況稍嚴重了一些,可是由于賄賂到位,依然沒有惹起太多人的在意??墒?,到了康熙四十二年的時候,德川綱吉就已經(jīng)不得不重視這個松前藩了。

  當(dāng)初德川家康統(tǒng)一日本的時候,為了限制各地大名游離于中央之外的勢力,曾強令許多大名搬到江戶居住,并且年年進貢,而且還時常轉(zhuǎn)封或者借故罷黜一些大名,就像前幾年的淺野家,因為一個不成材的子弟而被連根拔起。而松前藩由于一直只是個偏遠小藩,又沒有多大的勢力,所以,并沒有執(zhí)行這條命令。然而,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一個轄下只有不到兩萬人的小藩居然變成了一個有十幾萬人,擁有武士、浪人兩千五百多人的大藩,幕府就不得不要求松前恒介來“履行”這條禁令了。

  如果放在以前,松前恒介如果聽到幕府的這條命令,肯定會在倍感榮幸的同時感恩不盡,可是,現(xiàn)在不同了,松前恒介此時的底氣已經(jīng)十分地硬了。

  面對德川綱吉派出來的側(cè)用人柳澤吉保,這位松前藩家主不僅一口回絕了幕府將軍的命令,還將這位傲氣十足,一到地頭就指指點點,要求這要求那的欽差給轟出了北海道。

  于是乎,消息傳到江戶,德川綱吉大怒,命令先前被他罷職的大老酒井忠清帶兵五千,同時命令松前藩附近的安東藩、津輕藩各自出兵一萬,往剿北海道叛逆。

  可是,酒井忠清的軍隊到達津輕藩的地域的時候,德川綱吉的命令又一次傳來,這道命令可不是催促酒井忠清,而是讓他暫停進軍。

  原因,則是因為德川綱吉接到了兩封信。

  這兩封信,一封是來自他們稱為清國的理藩院的國書。國書上面,清國理藩院尚書費迪南一方面表示了對幕府將軍德川綱吉的“久仰”之情,同時,還表達了希望能與日本幕府和民間加深了解,建立更深一層次的往來的要求;另一方面,則隱隱地提出了對日本與朝鮮關(guān)系的質(zhì)疑。費迪南在信上聲稱,清國身為宗主國,發(fā)現(xiàn)朝鮮多年以來一直對中國懷有敵視之意,并有不軌之圖,更加得知以前朝鮮曾經(jīng)欲圖與日本聯(lián)兵侵犯中原,雖說此事并未發(fā)生,可是,日本與朝鮮每年互派使節(jié),并互贈豐厚的禮品,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兩國不是世仇嗎?……而隨著這封國書到來的,是極為豐厚和華美的禮物,以及一把鋒利的寶刀。

  而另一封信,則同樣是來自清國,出自滿洲水師提督于中之手。這位于提督也是先表示了自己的“友好”,接著,又向德川綱吉表明,在松前藩的領(lǐng)地之內(nèi),他購買了一塊“小小”的土地,做為自己軍隊的駐歇之地,并且,應(yīng)松前恒介的要求,他還奏請清廷授予松前恒介為北海道守備一職。雖然這么做他并沒有提前征求德川綱吉的同意,可是,身為幕府將軍,德川綱吉有“包容本州島”的肚量,想必不會介意這點兒“小事”。同樣,這封信也附帶有豐厚的禮物和有著某種象征意義的武器。

  就是這兩封信,讓德川綱吉和一干手下不得不緊急制止了酒井忠清的剿逆行動。

  整個幕府的高層都緊張起來。

  而與此同時,駐扎在石狩灣的滿洲水師五千部眾,也開始準(zhǔn)備迎接從海參葳開來的水師主力。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