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清穿物語

028 左鄰右舍

清穿物語 Vinilla 3426 2013-11-07 03:31:55

    雖然他們住的地方很荒涼,但并不是說沒有人煙.

  他們的門前是條道路,華家是在路的北面,路的南面是一座教堂,是座天主堂,教堂的神父安托尼是意大利人,他在印度待了五年,在印度支那待了三年,如今在中國呆了六年.今冬要回梵帝岡.這些都是邊峰打探到的.

  教堂的房屋很簡陋,就是木板搭起來的,不象中國的房屋講究幾進幾開間,他的房子看上去很隨意,排列并無規(guī)則.可是房子的周邊,種了好些植物,這些植物讓梅朵很著迷.教堂占地不小,也有一個體育場般大.四周用竹欄柵圍住.

  華家的東面,住了一戶姓金的人家,就兩夫婦,四十歲朝上,并無兒女.他們的家園也有五,六畝地,用竹籬圍了,他們的房子也就是兩間草房,其他的地他們用來種菜,靠賣菜過日子.他們的園里有一畝地大的水塘.經(jīng)過幾年的精心養(yǎng)護,如今他們的土地已經(jīng)變的很肥沃,菜也是綠油油的,梅朵見了直夸.

  教堂的南面,也有幾戶人家,那些人是從蘇北逃荒而來,他們在那里搭了些棚戶,他們并沒有買下宅地,屬于非法居住.他們住處是皇廢基人煙最稠密的地方.

  介紹了鄰居后,梅蘭妮說,"明天,我會正式的拜訪鄰居們,當然只拜訪金家和教堂."

  邊峰說,"教堂里有兩個中國員工,一個叫喬制,是個孤兒,約十四歲,五年前被神父收養(yǎng)了.另一個叫林永青,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沒有聽說他有家室.原籍在福建,二十多年前來到蘇州.自前任神父他就在教堂工作了.安托尼本人是個植物學家,他對植物研究很深.他在教堂里種了不少東南亞植物.另外,教堂里有一間房間,堆滿了破舊家具,據(jù)說,這些家具的來源是,一,教堂的前任房主.這個教堂原是一個歐洲商人的,他去世后,他家里人把宅子捐出作了教堂,他們回歐洲去了.二,蘇州城里其他外國商人的.要離開,或換地方,家具帶來帶去不方便,索性捐到教堂.年代久了,那些家具看上去很破,椅子的坐墊大都損壞了,里面的棕都露了出來.但是,有一樣,姆媽肯定是感興趣的---縫紉機."

  梅蘭妮不可置信的說,"縫紉機將在1800年誕生.這會子怎會有?"

  齊逸等人看著梅蘭妮,這次她一點都不小白.

  秦煉一旁若有所思的,"有可能,你沒發(fā)現(xiàn)很多店鋪裝有玻璃櫥窗嗎?再有,替我們做井臺的工人,使用的是水泥.這可能是蝴蝶效應,讓縫紉機提早出現(xiàn)了."

  梅蘭妮急不可待地,"多少錢?"

  邊峰說,"這是部手搖的縫紉機.是安托尼的朋友,去年帶來給他的.他不賣的."

  梅蘭妮一臉的失望,不賣你說什么.梅蘭妮計算過,家里這些人的秋冬衣褲,鞋襪,被褥,簾幕,加起來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如果沒有幫手,靠她一人做,她就沒有時間再刺繡,緙絲了.

  邊峰笑了,"今冬,安托尼要回國了,他想用縫紉機換一副刺繡肖像,但看了他的那張畫,沒人敢接,那是一張少女油畫肖像畫,我猜那可能是羅馬統(tǒng)治者中的某人的妻女.他定是想用這副刺繡,從那些人手里里換一個好點的位置.西人的打算向來是很精刮的."

  "油畫?"梅蘭妮想了想,看著楚濂,"這個不難,但繡油畫是天價,一臺縫紉機是不夠的."

  邊峰說,"那些舊家具里,有壞了的搖襪機,有鋼琴,這個鋼琴就象是<名利場>里的那種."

  梅朵貪心地,"還要換些植物和種子回來."

  這一天,大家都很興奮,來到這個時空,奮斗了幾個月,終于有了自己的窩了,盡管是名副其實的草窩.

  到了晚上,梅蘭妮鋪床,讓大家安寢,細密的滸關席平整的鋪在木炕上,梅蘭妮拿出三條縫好的薄棉被.

  梅朵在一旁看著,"嬢嬢,你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梅蘭妮左右看了看,反問道,"漏掉了什么?"

  "枕頭,沒有枕頭."

  "哦,"梅蘭妮笑道,"枕頭會有的,但必須要男孩子們努力."

  秦煉他們奇怪了,"我們又不會做枕頭."

  齊逸說,"莫非你想要瓷枕?"

  梅蘭妮搖頭,"你們誰睡的慣瓷枕."

  楚源問,"那我們怎么做?"

  梅蘭妮拿了張紙,鋪在床板上,用鵝毛筆在上面畫著,所有的小腦袋都聚攏了看.

  梅蘭妮邊劃邊說,"這條街是蘇州的中軸線,是一條官道,叫做臥龍街,從南到北,幾乎貫穿了整個蘇州.這條河叫干將河,就是我們北面的那條河,我們西邊的這條河叫錦帆涇.在錦帆涇上靠近干將河那里的那座橋叫竹隔橋,靠南邊的那座橋叫夏侯橋.而我們出門的這座橋叫金姆橋,早先的時候,金姆橋是通向子城的西大門.從這橋往西到對面,就是通阛坊,通過通阛坊就到了樂橋鬧市區(qū)了.樂橋是干將河上的一座橋,兩頭在臥龍街上,那個地方是餐飲業(yè)集中的地方,你們每天就到那里去撿雞鴨鵝毛,拿回來,我們處理一下,是枕頭,靠墊等最好的填充物."

  楚濂撓撓頭,"你說了半天,就是要我們?nèi)祀u毛啊!"

  梅蘭妮點頭,"是啊."

  邊峰忙說,"這個主意好,羽絨枕墊是很舒服.這事交給我們了,保證完成任務."

  邊峰又對大家說,"現(xiàn)在有了自己的空間了,我們不能象過去那樣懶散了,每天早上都要定是早鍛煉.要知道身體健康,才是今后努力的保證.我和大哥商量了,明天大家跟他學打太極拳.從今天起,早睡早起,晚上沒事,二更就睡,早上卯時起床."

  第二天,梅蘭妮帶著邊峰,梅朵(她是沖著蔬菜植物去的),齊逸(這個是喜歡觀察時代細節(jié)).拿著點心,進行睦鄰友好訪問了.

  到金家,就是正常的鄰居交往,因為在裝修房屋時已和他們打過交道,所以就順便表示了感謝之情.梅朵對他們的菜很感興趣,問了些菜地的事,金婆見小女孩知道稼軒之事,很是贊揚了一番.

  到教堂,就不一樣了,梅蘭妮是懷有目的去的.喬制開了竹門讓進了梅蘭妮仨.

  安托尼神父是一個中等個的中年人,梅蘭妮打量著大約是四十朝上,五十差點.他的頭發(fā)是黑色的.眼睛的顏色也是黑色的.中文雖然不是很流利,但也能說,他的口音帶著廣東,和蘇州地方音.

  梅蘭妮不覺奇怪,因為,他在印度支那就開始學中文了,那里人自然是講廣東話,到了蘇州,方才發(fā)現(xiàn),他的中文全沒用處,講的話沒人能理解.好在他極聰明,立刻又學蘇州話,學了一陣子,就有了新的體會,這兩種土語有很多發(fā)音是很相象的,這下他的中文突飛猛進了.能和別人流利的交流了.

  見到梅蘭妮,他很高興,畢竟在蘇州,躲他的人要比和他接近的人多.早先的傳教工作是很艱難的.

  梅蘭妮講了來意,安托尼很高興,意大利人和中國人一樣是喜歡和鄰里交往的.他摸著邊峰的頭,"這個小子是你的兒子,他來過好幾次了.小孩子愛干凈,很好."邊峰借口要上廁所,到教堂偵察,晃悠.和喬制,安托尼和林永青混了個臉兒熟.

  梅蘭妮表示客氣,"小兒多有打擾,真是對不起了."

  "哪里,哪里,我們很歡迎他來.他很有趣的.這也是你的兒子?很可愛的小孩."他看見梅朵,"這是你的女兒?"

  "不是,是我的侄女,"考慮到外國人的理解,"是我弟弟的女兒.她的父母去世了."

  "哦,上帝寬恕我們."他摸摸梅朵的頭,"多美麗的小女孩啊.來請到那邊樹下坐一會."大樹下放著幾把藤椅,梅蘭妮幾個人大方的走了過去.

  梅朵來是有目的的,她站正了,朝安托尼鞠躬,用西班牙語對他說,"謝謝神父.早安."這個年代天主教的神父們都要學習拉丁文的.

  安托尼一臉驚訝,"你會講拉丁語!"

  梅蘭妮趕緊解惑,"我們從京城里來,在京城里,我們住在王府井,和郎士寧大人做鄰居.朗大人空余時教了這丫頭幾句,不想她倒記住了,說錯了請神父不要見笑."

  "不笑,不笑,她說的很好,如果想學,我也能教的."

  梅朵立刻認真的福了一福."我先謝了."

  安托尼又問梅蘭妮,"郎大人也是神父?"

  昨晚,三胞胎給她惡補過了.郎世寧是以傳教士的身份來華.梅蘭妮胸有成竹地,"郎大人的中國名字叫郎世寧,是意大利米蘭人,康熙五十四年,來到京城.一直住在王府井天主堂,但是他畫畫很好,被皇帝招進宮里,成了宮廷畫家."

  安托尼慈愛地摸著齊逸的小腦袋瓜子,"我也是耶穌會的,我是雍正七年來到蘇州的.會畫畫真好."

  梅朵裝萌,"會種東西好,畫上的花不會動,這里的花花草草都是活的.我去看花花了."拖著邊峰去看那些植物了.

  把安托尼笑得滿臉的折子.

  梅蘭妮借機問,"聽說,神父有一幅畫像想請人繡?"

  安托尼的神情暗淡了,"是的,可是這里沒人會繡."

  梅蘭妮說,"能不能讓我看看那幅畫?"

  安托尼兩眼發(fā)亮了,"華家娘子,你會繡?喬制,去把那幅畫像拿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