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驚起萬般波瀾!
高亮,彭朝陽將堂內(nèi)諸人的臉色暗瞧在心里,高坐上的梁濤依舊半咪著眼睛,似乎沒有聽清楚高亮的大逆不道。
雖是心腹,但若是扯起山頭來自家做大王,也不知會有幾人反對幾人效死。
實際上,以梁濤如今掌握的鐵桿部隊的實力,他并不足以稱霸一方,畢竟它的根基太淺,無論是遼東還是大同,其治下的人口實在不足以成大業(yè),而且手下心腹文臣,也就是治理地方的豪杰人物少得可憐,這些都是貿(mào)然起事之時的致命弱點。
然而如今,卻有一個天賜良機擺在了面前。
皇太極聞知西遼全失、代善全軍覆沒之后,當即吐血,雖然代善作為皇太極加強汗權(quán)的最大絆腳石如今與他手中強有力的軍隊一起灰飛煙滅,但是代善的軍隊亦是后金的四分之一國力,如此,皇太極焉能不心疼?
后金舉國聞大貝勒代善殉國之噩耗,無不悲憤懼交加,然而此時后金國四面受敵,東北喀拉喀,西北林丹汗,西面虎視眈眈的是范文景想撿便宜的明軍,南面的遼東軍一直在攻城掠奪風(fēng)頭正盛,于是盛怒之下的皇太極孤注一擲,在逸軍山大勝明師之后,除了將各部落的蒙古兵遣返之自家部族自保之外,集中原本想分四路出擊的十萬主力悲憤之師一舉擊潰林丹汗之蒙古人,其后又再次襲擊了正在修生養(yǎng)息的長城口的范文景大軍,文人統(tǒng)兵的范文景哪里會想到此時的后金還能再入長城,當即大敗,大師偟如喪家之犬,而此時,明軍的主力卻全部會聚在了遼東,一時后金兵鋒更熾,無往而不利。其糜爛局勢較之當初巳己虜變之時尤甚。
此時,若是后金兵攻破了北京城,那會如何?
這是一個令人勃然心跳的假設(shè),這對于梁濤這類從心底并不喜歡作他人臣下的人來講,亦或是以對明王朝失望透頂?shù)娜藖碇v,這是一個令人怦然心動的假設(shè)。
有多少人滿腹經(jīng)綸卻報國無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憑什么豪門大戶便天天錦衣華服大魚大肉,然平困人家卻子孫世代為人下人?
每當亂世時,才是大丈夫博取功名之時。改朝換代之時,才是我輩家族換取千秋偉業(yè)之際啊!
北京城是堅城,除去山海關(guān)、居庸關(guān)這類天下雄關(guān)險隘不算,其乃是天下第一雄城。但是天下無不破之城池,若是其破了,國朝必定南遷,大明在北方之根基必將大壞,此時--解難軍乃北方之熊軍,建奴切斷南北之聯(lián)系,解難軍退可據(jù)遼東,進--進,可搏擊天下也!
如今梁濤官至薊遼督師,轄山東登萊、遼東、薊門、宣府、大同五鎮(zhèn),又有之前大破建奴主力之大功勞,威名震蕩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若是朝廷被建奴破了京城,其在陜山動蕩之際,北方根基已失之下,必將會南下偏安,那時,其政令必不能過黃河,然而朝廷要收復(fù)祖宗之地,屆時,梁濤這位北方唯一一位能與建奴抗衡的統(tǒng)兵大員,攜朝廷之大義,又俱雄兵猛將,威名之下便可一舉而囊括北方,然后···
此大之機遇也!
此時的京北,十萬奴師以死了父親而發(fā)狂的岳托為前鋒,直擊北京,氣勢洶洶之極,其進攻之態(tài)勢兇猛,一日而下薊鎮(zhèn)犄角三老營,三日而至意圖迫使遼東解難軍三日前軍乃至通州,范文景無力應(yīng)敵,一敗涂地,其軍精銳大喪,舉朝震恐,朝廷急下詔令調(diào)各地軍勤王。
國朝三喪顏面,崇禎無奈,下罪己詔。
然而不知為何,朝廷至遼東的傳詔使卻屢被劫殺,想來是建奴懼怕遼東梁的部屬戰(zhàn)力太強,以至于出此下三濫的把戲吧。
雖然如此,仍有不少流言傳過關(guān)來,一時間身在遼東的各路軍盡皆止步不前,各路將校紛紛竊語竊議,只是各路總兵督軍的確未曾收到朝廷的調(diào)令,若是貿(mào)然反軍回師,還是率師直上京城,那可是誅九族的大罪,沒人敢如此作為,此時,包括解難軍在內(nèi)的梁、秦、曹、祖、尤、楊諸銳部,及各路兵微將弱的部隊,盡皆受此不知真假之流言所蠱惑,主力一時不敢再向東,深怕到時候勤王不及。
此時,眾人聞高亮所言,已然從極為震驚之中恢復(fù)過來,高亮見此,不禁笑道:“諸位,高某之前,不過戲言耳!”
頓了頓,高亮繼續(xù)道:“不過,想來,我家督師大人也離此日不遠啦!”
一旁的彭朝陽桀桀笑了兩聲,他道:“如今在座均是督師之心腹,不妨直言,若是京師當真如傳言一般岌岌可危,圣上必將欽點督師為公為侯,甚至封個遼東王也是可能的,京師越危急,督師到時候的位子便越高,而我等--自然水漲船高?。 ?p> 這話很假,因為在大明朝,封侯封公可能,但封王卻絕不可能!
但是他的話重點在于暗示,暗示梁濤日后的水漲的越高,他們的船也高??!
很顯然,彭朝陽的暗示很成功,梁濤這一系的人馬,封侯拜相顯然全靠梁濤,所有人全是梁濤一手提拔上來的,如今一聞此言,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和性命亦或是不管不顧其他誓死追隨梁濤之人,心中均是巴不得如此。
只聽一人大聲嚷道:“老子吃一口飯,從來便只知道一個人,當初我老李家全家餓的前腰搭后背,如今卻能吃上魚肉,自那時,我老李家便從不知道那只會收稅的**甚朝廷,我們只知道,吃梁振華的飯,給梁振華賣命!哪個敢負了大人,我李大彪便是死了--也要將其碎尸萬段!”
一聞此語,李家的大柱、大錘表兄弟當即拍了胸脯嚷道:“便只有你李大彪是好漢么,我陜西老李家,可不是只有你有種!哈哈···”
趙年、胡海亦在此時齊齊起身朝梁濤拜道:“我趙年(我胡海)愿受督師驅(qū)使,誓死不悔!”
堂下眾人眼見如此,紛紛下拜道:“愿受督師驅(qū)使?!?p> 高亮于此時悄聲上前低聲言道:“主公,若北京式微,當今圣人必遣太子南下監(jiān)國,其必過我天津三衛(wèi)防線,如今太子年幼,而國朝如今處于水火之中,縱觀天下,唯有大人可以扶植之,不若···我遣一支精銳,將太子接之而來我遼東,如此···我國朝可中興也!”
梁濤眼中精光爆射,挾天子以令諸侯!
“大彪,你領(lǐng)一支精銳隨軍師去辦此事?!?p> 李大彪立即起身抱拳道:“末將領(lǐng)命,若有差池,提頭來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