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大唐小事

第七十章 來勢洶洶

大唐小事 水晶蝦餃 3205 2009-11-25 13:57:46

    晉陽李府。

  “二夫人,天晴小姐到了?!北淘瓢烟烨鐜У搅饲霸赫?,天晴尤懵然不知情,心里一直在揣測,會不會是得罪了二夫人?沒理由啊,自從大都督出征之后,她和表小姐就緊守門戶,唯恐被二夫人抓到什么把柄治罪,這一向都沒有瓜葛啊……給二夫人請過安,看到大哥居然坐在一旁,衣著光鮮,一直看著自己瞇瞇笑,天晴更是一頭霧水,大哥來這干嘛?他不是在四海酒樓做伙計嗎?怎么又跑來了李府?

  二夫人和顏悅色,“天晴啊,你看,我就說你是個有福氣的,這不,相隔這么遠,居然一家人能在晉陽團圓,可見得你是個福分高的?!?p>  天晴愣著,不知該答什么好,一家團圓?……

  二夫人笑道,“看我,一個外人在這兒是不是打擾了你們父女團聚了?方大人你可別見怪啊,我還從來沒見過這種千里認親的事情,所以非要湊下熱鬧,沾點福氣,也跟著你們喜慶喜慶,天晴,快來,還不拜見你父親方大人?”

  見二夫人指著坐客位的一位面相頗文雅的中年男子,天晴更糊涂了,父親?他是父親?可是父親不是亡故了嗎?

  天晴求助的看向大哥,天朗站起身,走到她邊上,微笑道,“小妹,這確是父親,他當年走的時候你還小可能記得不清楚,可是大哥是不會騙你的,父親和我是來接你回家的,咱們的家。”

  “真的?”天晴驚問,看著對面那位面善的方大人,“可是爹不是已經(jīng)……?”

  方懷文搖頭苦笑,這中間的變故,要不是自身經(jīng)歷,恐怕他也會以為是說書的在講傳奇說故事,他走到女兒面前,輕聲道,“晴兒,這些年來苦了你了,爹對不住你們啊……”

  看看一臉懇切的方懷文,再看看大哥也是鄭重之色,不似是玩笑,天晴漸漸相信也許自己真是苦盡甘來,也許他真的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父親?……可是自己尚有跟父親重見的一日,娘卻永遠也不能了……天晴悲聲道,“這么多年您……您去哪兒了?您知不知道娘她……她?”說著,已是哭了出聲,方懷文看到女兒痛哭,也止不住眼淚,把女兒擁在懷里,“是我不好,我應該早點找你們的,都是爹不好……”

  天晴聽了這些話,更覺難過,“爹……”

  杉院。

  “表小姐,我真的不想走?!碧烨缈粗o琬著翠冰幫她收拾包袱,想著如果自己走了她就更少人陪伴,二夫人又總看她母女不順眼,到時候她受了委屈向誰傾訴?

  靜琬嗔道,“還叫我表小姐,莫說你今日已是司馬大人之女,就說你既已叫娘做義母,怎么還跟我這么客氣?晴姐,你好容易一家團聚了,我要是再把你留在身邊,別說我娘了,我自己良心也過不去!”

  “可是……”天晴拉著靜琬的手,“我會掛著你,掛著義母的?!?p>  “那就多來探望我們就是,”靜琬笑道,“而且以后方大哥可不用再去做工了,他本來就有學識,如今可以重拾書本,將來定能有番作為的。”

  天晴嘆口氣,“其實想想,最有福氣的是我,我大哥一直在做工,我娘就……,而我到晉陽以來,蒙二小姐,義母和你照顧,實在是不知道怎么報答你們,本以為可以一直陪著你,現(xiàn)在又……靜琬,要不我還是留在這兒等大都督出征回來好了?!?p>  靜琬拿過翠冰收拾好的包袱,“不行!你們現(xiàn)在能一家共享天倫,就是對我最大的報答了,晴姐,我想啊,肯定是上天看你人這么好,所以給你找到了爹,你只要以后別忘了我們母女……”

  天晴接過包袱,“我怎么會?”

  “好了,你還要跟娘辭行呢,娘肯定還有大把話跟你說呢,”靜琬笑道,又從首飾盒里拿出一只珠釵,“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只釵,晴姐,送給你,以后你見到它就要想起我,就不會不記得我了?!?p>  “靜琬,我怎么受得起?”

  “你是不是嫌它輕賤?”靜琬假裝生氣道,天晴急忙搖搖頭,靜琬方道,“那就拿著?!?p>  “天晴啊,”賀夫人坐在正堂上,拉著方天晴的手,“聽了靜琬跟我說了你家人的事,真是天有眼,今日你們父女團圓,我也替你們高興?!?p>  天晴滿臉的舍不得,眼圈微紅,“義母,我……我舍不得你和靜琬……”

  賀夫人笑道,“這是好事,看你怎么要哭了?你這是回家,而且還都在晉陽城,舍不得我們時常來看我們就是了?”

  天晴點點頭,“我一定會的,義母,你要多多保重身體……”

  賀夫人從桌上拿了塊玉佩放在天晴手上,“拿著,你一向是個知禮的,這下你們一家團聚,要好好孝順父親,你大哥為你吃了不少苦,你也要敬重兄長,知道嗎?”

  “謝義母教誨!”天晴感動的跪下,跟義母辭別。

  突厥可敦氈帳。

  “大可汗本想著借著進攻河西走廊的機會,河西一帶一亂,李靖勢必發(fā)兵去救,就可解了草原之圍,但是沒想到肅州刺史公孫武達這個老匹夫擊敗了咱們的騎兵,還抓了不少去做俘虜,而李靖一直屯兵馬邑按兵未動。”楊善經(jīng)道。

  可敦沉吟了一會,“那其他幾路大軍呢?不是還有李世績,還有柴紹嗎?”

  楊善經(jīng)搖搖頭,“還不知道他們安插在何處,但是可汗說,草原天氣日冷,中原軍隊不占天時地利,諒他們也不敢貿(mào)然進犯,想必最快也要到明年開春了?!?p>  可敦疑道,“這么明顯的道理沒理由李靖不知道,他這個老狐貍,肯定有自己的算盤,”她轉(zhuǎn)頭看著圍墻上的地圖,“你說他會不會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呢?”

  楊善經(jīng)諾諾道,“這個……長途奔襲,他們糧草何來?這不是不要命了嗎?李靖如果真那么聰明,想必不會以身犯險,大可汗他很有把握能安然度過這個冬天。”

  可敦盯著地圖,眉頭深皺:可恨自己手邊無人,如果有一二像李靖這樣的當世名將指點局勢,料唐軍也不會如此大膽,居然陳兵在馬邑虎視眈眈……可是李世民和李靖都是久經(jīng)戰(zhàn)場之人,沒理由不知道此時發(fā)兵正逢寒冬,兵馬不利,但如果一直屯兵到明年再開戰(zhàn),光是兵餉就不計其數(shù),李世民是瘋了不成?這姓李的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很快,事實讓可敦知道了:姓李的不僅沒瘋,而且頗有計劃來勢洶洶……

  “可敦,李道宗兵出靈州,我軍力抗不敵,節(jié)節(jié)敗退?!睏钌平?jīng)奉命來給可敦匯報軍情,他現(xiàn)在有些惱恨自己的使命,來來回回傳播的都是些壞消息,看到的都是可敦陰郁的臉色,“突利小可汗奔赴長安歸降李世民,還有不少將領都投降了……”

  可敦沒想到唐軍不打則已,一出手就這么大陣仗,“大可汗怎么說?還有,李靖李世績都有何異動,快說!”

  “大可汗本來驚慌失措,但是聽了報說李靖并無異動,李世績也不見蹤影,趙德言就進諫說定襄有十幾萬騎兵在此,比李靖他們加起來騎兵還多,怕他何來?而且天寒地凍,諒他李靖也不敢孤身犯險,力勸大可汗可高枕無憂,大可汗聽了,大大夸贊了趙德言,就吩咐加強定襄守備?!?p>  可敦看著地圖,心下盤算,直覺上李靖布兵不會如此簡單,“李靖這個老狐貍,必有后著,可惜不知其他幾路大軍如何部署。如果唐軍早已布下多個棋子而我們懵然不知,那地利之說無從談起,況且人心思降,人和我們也不占上風,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天時,現(xiàn)在天氣惡劣,不如我們趁天氣還未到最嚴寒之時,退守漠北,李靖就算糾結(jié)百萬大軍,糧餉不繼他也鞭長莫及。對,善經(jīng),你即刻去向大可汗進諫,我們先退守漠北,有大漠這個天然的屏障,他李靖就是插翅也斷難飛過?!?p>  楊善經(jīng)為難道,“我們集中兵力也不弱于李靖,如此未戰(zhàn)先退,大可汗他未必會同意?!?p>  可敦道,“大可汗的個性有時候太固執(zhí)剛愎自用,有時候又太猶疑不決,我擔心如果真的兵臨城下,他不知道有沒有勇氣與之一戰(zhàn),就怕他到時候又躊躇不定壞了事啊……”

  楊善經(jīng)道,“可敦,草原人都是馬背上長大的,怎么會臨陣退縮?可敦多慮了,而且在草原上打仗的話,草原人總有天然的優(yōu)勢,怎么也不會弱于唐軍,其實……我倒認為趙德言說的有道理?!?p>  不僅說服不了可汗,連楊善經(jīng)都聽不進去,可敦心下也有點懷疑,難道我真的太過慮了?草原兵力不差,又天寒地凍的,也許李靖真的沒有別的用意?

  楊善經(jīng)又勸道,“大可汗本來心情極為不好,這幾天都大發(fā)脾氣,好容易心下稍定,如果我真的這么說,恐怕又要惹得大可汗大為光火不說,要是連累了可敦也被責罰就不好了。況且可敦剛才說的天時地利之說,其實論起地利,李靖再狡猾能有草原人知道地形嗎?可見地利他們并不占優(yōu),天時他們就更處于劣勢,至于人和,可敦想想,中原人有多少能受得住草原的嚴寒,更遑論騎馬打仗了,那些將士們說不定也是滿懷怨懟,誰會愿意冰雪嚴冬披甲出戰(zhàn)呢?所以,人和他們也更沒有優(yōu)勢了,您說是不是?”

  可敦點了點頭,“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