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水渠
秦王政九年,冬,傍晚。
陰冷的天空泛著絲絲紅霞,霜雪彌漫的大地沉浸著縷縷寒氣,透過迷霧的間隙,千絲萬縷般的光影灑落人間。
咸陽周邊的田野中,第一批冬小麥在田野中試種,白雪皚皚的棉被下承載這嫩綠的小麥幼苗。
小麥的抗寒性遠高于粟米,但是抗旱性卻不及粟米。
而冷冽的寒風一直在侵蝕著大片秦國領(lǐng)土,人都會被凍死,更何況粟米的瘦小的幼苗。
不過,去年冬天,小稚奴將小麥的正確播種方法,傳遞給秦王政。
秦王政大喜過望,原本的粟米收成并不樂觀,無法與南方的稻米相提并論。
更何況,粟米的谷殼難以搗碎,以至于放入口中引得喉嚨陣陣刺痛,數(shù)百年來,人們?nèi)淌苤纯鄬⑺诿鬃鳛橹魇场?p> 而麥米,因是外來引進,中原大地對麥米并不敏感,以至于數(shù)百年來麥米一直都是副食。
還在小稚奴告知小麥的正確播種方法,加上小稚奴教給麥米應該磨成粉后再食用,使得秦王政大喜過望,決定在秋天播種小麥。
“待小麥過冬后,來年夏收,定會五谷豐登。”
秦王政嘴角泛起笑容,一臉驚喜的看著小稚奴。
小稚奴有通天靈性,似乎能與天人對話,給大秦增添不少福祉。
雖然關(guān)中的百姓對小麥的秋種有些抵觸,但在各級官吏的嚴密監(jiān)控下,小麥如愿以償?shù)娜胪?,不需要任何照料,便能順利過冬。
而煤炭也將在小稚奴的初步使用下,進行改造,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進。
首先將煤炭打碎,然后將被搗碎的煤炭、干土、清水三者按照一定比列混合在一起,
混合在一起,便成了一團黑乎乎的泥巴,對泥巴戳孔,然后放在火上燒考,打造出的煤炭才具有蜂窩煤的雛形。
很快,便在咸陽城內(nèi)普及使用。
冷冽的寒風幾乎要將百姓門粗糙的雙手凍裂,若非蜂窩煤及時普及,不知這冬天要死去多少人。
為了收養(yǎng)被戰(zhàn)爭沖刷的流民,秦王政命左右丞相在咸陽城內(nèi)打造幾處寒舍,供家破人亡的流民生活。
寒舍內(nèi)蜂窩煤被點燃,給寒舍內(nèi)的流民送去溫暖,流民對官府感恩戴德,也答應在過冬之后,在官府供應的土地內(nèi)做雇農(nóng),參與農(nóng)耕。
咸陽城內(nèi)的貴族子弟,也紛紛放出家中的余糧,讓流民不至于餓死。
而這一系列惠民的舉措,都是多日前,在小稚奴帶領(lǐng)下,秦王政目睹咸陽城內(nèi)流民怨聲載道的凄慘景象,強壓著內(nèi)心的怒火下的命令。
若不是秦王政的儀容嚴肅,舉目莊重,那些貴族子弟還要眼睜睜的看著更多災民顛沛流離,慘死他鄉(xiāng)。
麥米粥、蜂窩煤、冬小麥三項舉足輕重的惠民舉措,在小稚奴的幫襯下,迅速在咸陽推廣,協(xié)助城內(nèi)的百姓順利度過寒冷冷冽的嚴冬。
度過寒冬臘月后,氣勢磅礴的章臺宮也將迎來新的一年。
而新年的第一次早朝,竟然是水利工程師,帶給秦國的第一條舉世震驚的好消息。
“君上,渠道全長三百里,今年春耕,便能檢驗灌溉成果。”
秦王政大喜:“善!”
“若是渠道真能灌溉沃野千里的關(guān)中平原,孤王重賞你!”
原來,在秦王政元年,呂不韋曾重用鄭國的水利工程師,打造一條全場三百里的渠道,后世成為鄭國渠。
如今,這項水利工程已經(jīng)完工,在今年春耕時,便能投入使用,這意味著沃野千里的關(guān)中平原充分利用水源,更意味著大秦虎狼之師的軍糧得以顯著提高。
這一舉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朝中的百官恭賀秦王,朝堂內(nèi)充滿溫和的氣氛。
“恭喜君上,妥善解決的了關(guān)中的旱澇問題?!?p> “一條長達數(shù)千米的宏偉工程修建,惠及天下百姓,君上必能流芳百世?!?p> “關(guān)中平原土地肥沃,不久后,我大秦兵強馬壯,必能踏破六國,平定九州!”
聲音一浪勝過一浪,氣勢宏偉,足以掀起萬丈巨浪。
雖然鄭國渠耗資巨大,足足數(shù)萬金,但秦王政能看出這項水利工程的巨大價值,便提拔鄭國為少府,賜爵公大夫,
這一提拔,足以看出秦王對鄭國渠的政策,雖然朝政不少人提出反對,但秦王政力排眾議,將鄭國破格提拔。
并將鄭國耗資十年,耗費萬貫金錢,修建的渠道命名為鄭國渠。
可秦王不知道,鄭國有著一個神秘的身份,韓惠王派遣到秦國的細作。
十年時間,鄭國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曾數(shù)次蒙騙秦王,蒙騙朝中的文武百官,向韓王然傳遞秦國的重大消息。
只是,韓惠王聽完消息后,并沒有勵精圖治,趁著秦國修建水渠時發(fā)展生產(chǎn),改革變法,而是反復叮囑鄭國,拖然時間。
但秦王下令讓鄭國快馬加鞭,為了防止間諜的身份暴露,鄭國只能忍氣吞聲,耗時十年,打造渠道。
不明所以的秦王政竟然在朝堂上嘉獎鄭國,甚至破格提拔。
但小稚奴敏銳的察覺到了危機。
便在夜深人靜的夜晚,毅然決然的離開秦國,外出旅行。
它明白,鄭國間諜的身份若不早日揭發(fā),秦國的消息便會迅速東出,傳至山東六國,那秦國的損失將難以估計。
秦王政送別小稚奴后,將目光投向鄭國渠,看看此渠能否使關(guān)中成為沃野,一躍成為秦國最富庶的地區(qū)?
小稚奴離去后,幾經(jīng)輾轉(zhuǎn),終于來到韓國的國都新鄭。
韓國滅掉鄭國后,將都城遷至華北平原西緣,取名為新鄭。
韓國瀕臨魏、楚、秦三國,被三國逐步蠶食,使得戰(zhàn)略空間被極大壓縮,注定其無法成為強國。
新鄭城也沒有了往日的生機,大街上人跡罕至,官吏欺壓百姓,地頭蛇橫行霸道,位于王城的新鄭依舊混亂不堪。
小稚奴多次瀕臨危機,憑借智慧才得以化險為夷,終于,來到新鄭王城,見到了面目滄桑的韓惠王。
同時,也聽到一個舉世震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