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秦國崛起之必然
在眾人的商議下,決定將韓非關(guān)入云中獄,是生是死只在秦王政一念之間。
消息傳出后,文武百官有不少人反對,這些人是以鄭國為首的韓國客卿,上書勸諫秦王,赦免韓非。
但百官越是勸諫,秦王政想殺韓非的念頭就越演越烈。
不過,秦王政不想背負殺害賢臣的罵名,被后世唾罵,沒有處死韓非。
韓非得知秦王政的詔書后,沒有做出太大的反應(yīng)。
其實從入秦之前,結(jié)局就已經(jīng)注定。
可惜韓非不是布衣寒門,而是韓國王室貴族,血統(tǒng)注定了他不能為秦國效力。
不過,韓非將自己的著作呈上秦王,希望秦王能將以法治為核心,以術(shù)勢為輔佐的君王之法發(fā)揚光大!
進入獄中的韓非郁郁寡歡,韓國若是如同秦國一般,進行一場徹底的變法,也能完成吞并霸業(yè)。
韓昭侯重用申不害變法,表面術(shù)治改革,實則還是舊法粗略修改,自申不害死后,申不害的術(shù)治形同虛設(shè),貴族東山再起,復(fù)辟了舊制。
而山東諸侯國變法,無不是一變二變而終止。
秦國變法更為徹底,且將土地收為國有,重新分封,做出巨大突破。
尤其可見商鞅果然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法家大才!
在獄中,韓非發(fā)出一聲感嘆:“天下必歸一于秦,六國必覆滅于己!”
韓非子在獄中時而欣喜,時而悲傷,時而憤恨,似乎是對懷才不遇的憤恨,亦或是對韓王昏厥迂腐的悲傷,亦或是在秦國脫穎而出的喜悅。
一時間,錯綜復(fù)雜的心情涌上韓非的心頭。
而作為天之驕子的韓非,終其一生未能實現(xiàn)富國強兵的政策。
不過,他的法家巨著卻能流芳百世,作為后世帝王的必修課。
而韓非也將迎來他一生的歸宿,在獄中被李斯賜死。
得知消息后,姚賈稟告秦王政,將其厚葬。
而章臺宮內(nèi),陸陸續(xù)續(xù)送來四通竹簡。
秦王政徐徐展開,嘴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第一批冬小麥在鄭國渠的灌溉下,谷物大收,糧食滿倉?!?p> “鹽礦山得以充分利用,粗鹽便為細鹽,彌補了秦國井鹽稀缺的短板。”
“盛產(chǎn)于巴蜀之地的香茗,推及全國,惠及百姓?!?p> “踏碓取代了人力舂米,提高了舂米效率,使得谷物得以充分利用?!?p> 四通喜報,逗得秦王政眉開眼笑,秦軍東出函谷,蕩平中原指日可待。
但,韓王沒有因為韓非的勸諫而動容,反而更加堅定了韓趙聯(lián)軍。
趙王偃征調(diào)大軍,準備與秦國開展。
秦軍桓齮和王翦兵分兩路,與趙國的主力軍在黃河兩岸對峙。
這個時代還沒有戰(zhàn)橋,若是渡河,只能乘坐木船。
若是敵軍趁機突襲,用投石車阻擊,那么渡河的軍隊就會損失慘重。
因此,秦趙兩軍在黃河兩岸對峙,但遲遲沒有渡水。
畢竟,誰也不想讓自己的軍隊白白送死。
數(shù)日后,趙國龐煖竟然班師回朝,桓齮以為是龐煖的誘敵深入計策,便沒有追趕。
當趙軍徹底班師回朝后,秦軍這才得知消息,趙軍已經(jīng)全部撤退。
秦軍摸不到頭腦,只能班師回朝。
得知趙國撤軍的消息后,新鄭王宮內(nèi)亂成了一鍋粥。
韓王安胸口像壓了一塊拿不掉的大石頭,竟當場癱軟在地。
被百官攙扶起身后,韓王安痛苦道:“趙國大軍撤退,大秦虎狼之師必然東出函谷,將韓國吞并,韓國要在寡人的手中滅亡了!”
看著韓王安痛苦不堪的表情,張平上前拱手道:“我王莫要擔憂!趙國突然出兵,必然是邯鄲發(fā)生變故,秦軍必會北上攻趙!”
聽到張平的分析,韓王安深吸一口氣,胸口壓著的大石頭瞬間消失,臉上竟然掛起一絲笑容:“丞相所言極是!”
但張平卻雙眸一凝,怒道:“我王,秦軍東出必然是公子非所致!我王應(yīng)該立刻向秦王請罪?!?p> 韓王安頻頻點頭,道:“那就請丞相修書一封,送于秦王宮!”
.....
章臺宮。
秦王政得知趙國突然班師回朝,頗為震驚,旋即召集李斯,共同探討滅六國的霸業(yè)。
李斯果斷道:“韓國狼心狗肺,不懂得烏鴉反哺?!?p> “當初山東諸侯國意圖瓜分韓國,是秦軍派軍解救韓王于危難之際。”
“現(xiàn)在韓王安繼位,竟然不知恩圖報,和趙國結(jié)盟,共同抗秦,真狼子野心!”
李斯攤開百里堪輿圖,指向函谷關(guān)道:“眼下正是攻韓的絕佳時機啊!”
說罷,李斯指向韓國的南陽城,淡淡道:“南陽城是韓國都城新鄭的層層屏障,攻下南陽,便能將韓國一舉攻克,吞并韓國!”
秦王政頻頻點頭,韓國不知廉恥,恩將仇報。
既然韓王安無情,那就不要怪孤王無異了。
秦王政一甩袖袍,高聲道:“大軍繞道,前往秦韓兩國邊境!”
李斯淡然一笑,吞并韓國,震懾諸侯后,山東列國必然會懼怕秦王的虎狼之師,爭相割地賄賂秦國。
之后,北上攻趙,東出攻魏,南下攻楚,天下的三分之二便納入秦國版圖。
到時,秦國便可不費一兵一卒,燕齊兩國便會投降。
如此,中原可定,六國可平。
正在李斯偷著樂時,秦王政的腦海傳來一陣機械聲。
【叮,小稚奴要外出旅行,請宿主準備行李】
待李斯離開后,秦王政點開系統(tǒng)面板,用剩下的三葉草,準備三月了食物。
一切準備完畢后,小稚奴蹦跳著離開了秦國。
前往山東六國的巍巍屏障,趙國都城邯鄲。
去邯鄲城內(nèi),查明趙軍突然班師回朝的真相。
數(shù)日后,小稚奴背著行禮,穿著秋裝,來到寒風瑟瑟的邯鄲城。
趙國自武陵王騎射改革以來,逐步強盛,可惜自趙國內(nèi)亂后,文臣武將紛紛離趙,或歸隱深山,或改立門戶。
如今的邯鄲城,已經(jīng)沒有廉頗樂乘這樣驍勇善戰(zhàn)的武將,也沒有藺相如這樣的游說縱橫之士。
可即便如此,趙國軍隊也依舊浴血搏殺,南征北戰(zhàn)。
小稚奴也帶著使命,前往邯鄲城內(nèi)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