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友,在下有一事一直想不明白,既然我等散修這般不好混,為何不投入修真宗門之內,享受庇護呢?”
聽到這個問題,吳云鏡先是一愣,隨即大笑了起來,李玖不解,這有什么好笑的,笑了良久,吳云鏡才拍了拍李玖的肩膀說道:“李道友,我等如果能進道門,又何苦在此為生計而奔波,不現(xiàn)實的。”
如果所有的散修全部收入門內,天下這么多散修,豈不是來者不拒?又有幾個大宗能收納如此多人,而且對于大宗門而言,太過低級的修士與門派不僅毫無用處,還會增加門派的運營成本,以及資源浪費,凡宗門招收弟子,均以門檻而限之,合格者進,不合格者退。
第一個條件,便是天賦。
修士之所以能修道而區(qū)別于凡人,便是他們有靈根,能夠感受到天地靈氣,而根據(jù)能夠感受天地靈氣的程度,這靈根又有三六五九之分。
話說這靈根,便提到人之根本,人生而有五行,以五臟而應之,肺應金,肝應木,腎應水,脾應土,心應火,人缺一而不可活,天地有混混之靈,具五行之氣,在天應火,在地應土,在山應木,在石應金,在海應水,可證其一者方可入天人合一之道。
人身乃五行先天所化,但后天蒙塵,珠光暗淡,碌碌而不見其靈,世人雖有五行之軀,但已經失去了五行之根本,像這種人,是窮極一生,也無法感悟到天地靈氣的存在。
還有一種人,其后天五靈并未盡失,而是還存有一靈,此等存先天之靈光者,便可感悟到天地靈氣的存在,從而踏入修煉之途。
但這一靈也有區(qū)別,有的人雖只有一靈,但是靈根極為純凈,且靈光盛亮,而有的人則光華暗淡,這種異同之處對于天地靈氣的感悟程度也有所不同,雖然只是一點不同,但對于修煉之途而言,卻是兩種概念。
除此還有一種,那就是存有二靈之人,這種人比之一靈之人又強上不少,畢竟與天地靈氣的溝通多了一個連接點啊,而這種二靈之人,也得根據(jù)靈光強弱來判斷資質優(yōu)劣,也并非是靈根越多越好,就是單靈根,若是靈根極為純凈,且光華盛亮,甚至比多靈根光華微弱者還要更容易感知天地之靈,且這種極強的單靈根,往后修習特種功法及特定道法,都會有所增幅。
如此往上推便還有三靈根,四靈根和五靈根,但是這個靈根的種類優(yōu)劣太過繁雜,所以修真界不跟你扯那么多,就按照你對靈力的感應程度來劃分資質等級,分甲乙丙丁戊五個級別。
若是有某個靈根極為純凈且光華盛亮者,超脫此五類,列入天地玄黃四級,若是同時具備五種靈根且還均極為純凈,此等超出四極,稱之為真靈根,與之對應的,還有那種靈光極其暗淡的,修煉速度異常異常異常之慢的靈根,便稱之為假靈根。
宗門的招收,以御靈宗為例,至少也要在丙級靈根以上,至于往下的丁戊二類靈根和假靈根,想都不用想了,能具備靈根之人,本就是極少的,說是萬里挑一也為之不過,而絕大多數(shù)人基本都在假靈根,丁戊靈根都算少的了,由此可見其招收之嚴格。
散修之流,想都不用想,基本都是丁級以下,稍微到了丙級,基本都去山門了,誰還當個野修士,所以散修之流,絕大多數(shù)都在化靈術這種未入鏡的級別打滾摸爬。
畢竟對于宗門來說,還在修煉化靈術這種基礎功法的,實在是沒什么用處,只能施展一些基礎道法,連主修功法都不能修,法器的威能都不能盡數(shù)釋放,丹也不能煉,宗門若是要大興土木,搬個宮殿,削個山頭都做不了。
所以這第二個條件,就是修為達到煉氣境,才能不看其靈根而招收,不過雖然不看靈根,但是卻有時間限制,骨齡不得超過四十歲。
骨齡不超過四十歲,對于資質差的修士來說,除非有莫大的機緣,才有希望在四十歲之前踏入真正的修仙境界之中。
第三個條件就更扯了,除非有大恩于宗門,或者有大功于宗門,確實是有,但這種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在這就不多做贅述。
而那位付盟主,雖然已經躋身煉氣之流,但其年歲已經一百五十多歲,早就超標準了,自然是進不了宗門的了。
李玖并不知道自己的靈根種類到底是什么類型,但是白忘川根據(jù)他的修煉速度,大抵猜測出了他的靈根級別,將打底湯和碧珝丸這等精煉修為的丹藥當豆子吃,還練得那么費勁,估摸著也就是戊,最多就是個丁。
兩人聊著聊著,便又來到了一處山谷,這里就是吳云鏡的洞府所在了,此處山谷比付盟主的山谷要小上好幾圈,李玖打量了一下,好奇地問道:“為啥你這個谷口沒有那個藍光啊?”
“那是禁制,只有煉氣修士才能布設的小型陣法,我等未入境就不要想那么多了。”吳云鏡擺擺手:“走,看看你的洞府去?!?p> 又走了片刻,因為就在隔壁,所以很快就到了,這處山谷與吳云鏡那個相差不大,此地的前主人已經許久沒有回來了,像這種情況,基本就是永遠都回不來的那種。
李玖不禁感嘆,這修道之人的爭奪,當真是比人間俗世還要慘烈。
二人結伴進了山谷,谷中雖不大,但也算開闊,有一棵銀杏樹,一棵白楊柳,樹下有一石板圓桌,其上還有木質茶具一套,看來這山谷前主人還是個頗有雅興之人。
杯中的茶葉早已枯碎成粉,再往前走,山壁之上有一株巖松,其長勢喜人至極,朝著谷口上方的陽光潑灑之處,盡力地筆直自己的身子。
巖松下面有一個石洞,剛好一人高,進去之后,里面有一張石床和一張書案,書案之上還有兩本書冊。
環(huán)顧四周,洞中雖小但并不壓抑,剛剛進來的石洞上方還有幾排小洞,乃是采光所用,估計是在那巖松上方,所以從外面看不到。
總體來說還算滿意。
吳云鏡又陪著李玖聊了會兒天,告訴他這周邊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的,盟中哪些人是好相與的,哪些人又是脾氣較差的,完罷,便告辭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