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暴力軍師諸葛亮

相關說明:諸葛亮對于蜀國重要性

三國:暴力軍師諸葛亮 歐特克 2001 2022-02-20 23:21:50

  蜀國的建立基礎

  蜀國的建立主要建立在荊州與益州的基礎上,更加直觀的說法,在關羽死后,蜀國的地域基礎就只有益州。所以攻打益州與荊州就是蜀國的建國之戰(zhàn)。我們就來分析其中諸葛亮作為謀士的作用。

  遺憾的鳳雛

  建安十五年(210年),劉備以龐統(tǒng)為耒陽令,龐統(tǒng)因沒有政績而被罷官。諸葛亮向劉備進言,龐統(tǒng)有大才,不可小用。于是劉備任命龐統(tǒng)為治中,與諸葛亮一樣被器重,與諸葛亮并列為軍師中郎將。

  龐統(tǒng)雖然有才能,但是前期因為相貌的緣故,并沒有收到劉備的重視,還是諸葛亮的大力推薦。倘若沒有諸葛亮引流,可能龐統(tǒng)就被明珠蒙塵了,這是諸葛亮的第一個功勞,舉薦之功。

  隆中對

  袁紹有沮授的提出的規(guī)劃,幫助他一統(tǒng)北方。孫策也有周瑜的二分天下的計謀,曹操手下的謀士也提出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策。

  前期的劉備由于缺乏合格的謀士,以至于沒有任何的對策,就是隨波逐流,沒有大方向。

  而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是此后數(shù)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諸葛亮時年27歲。后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也如同隆中對一樣,只可惜關羽大意失荊州。

  結盟孫權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當時托名為漢相的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率20萬大軍南下荊楚,聽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諸葛亮勸說劉備,及時攻打劉琮,可趁機占領荊州,劉備不忍。劉備在樊城知道曹操大軍南下后,率軍隊和百姓南逃,曹軍在當陽長坂追上并大破劉軍。同年,劉備敗走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并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客,與魯肅結為朋友。

  劉備率軍到了夏口(今湖北漢口)之后,諸葛亮說:“如今態(tài)勢緊急,我請求親赴江東求救于孫權?!碑敃r孫權率領軍隊駐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觀望事態(tài)的發(fā)展。到達柴桑后,諸葛亮面見孫權。諸葛亮為孫權分析局勢:“海內(nèi)大亂,將軍起兵據(jù)有江東,劉豫州也把部眾聚集在漢水之南,打算與曹操爭奪天下。如今曹操平定其他勢力,基本上占據(jù)了北方,如今南下攻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所以劉豫州逃到了這里。

  接著,諸葛亮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如果能以吳、越的軍力與中原之國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斷交”;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如果認為不能抵擋,為何不停止軍事行動,向北方稱臣呢!”孫權卻反問諸葛亮,劉備又為何不投降。諸葛亮便提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jié),絕不投降,以向孫權顯示劉備的決心。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有所擔心,劉備還有多少兵力戰(zhàn)斗。諸葛亮最后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曹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zhàn),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高興,后又受到魯肅、周瑜的游說,決定聯(lián)劉抗曹,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zhàn)。

  諸葛亮隨軍回到劉備處;十一月,曹操大軍在赤壁遭遇孫劉聯(lián)軍火攻,曹操軍遭受了非常大的損失,而此時曹操軍中又爆發(fā)瘟疫,曹操不得已引軍北還。

  暫且不論赤壁之戰(zhàn)時諸葛亮還是周瑜的功勞,但是幫助劣勢的劉備與孫權結盟,諸葛亮的確是功不可沒。

  荊南四郡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劉備趁曹操北歸之機,聽從諸葛亮之計,平定荊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diào)整賦稅,充實軍資。

  諸葛亮提出的計謀,平定荊南四郡。

  攻打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劉璋在張松的慫恿下,派法正到荊州請劉備率兵入,保護益州安全。諸葛亮認為機不可失,勸說劉備應允。諸葛亮便與關羽、張飛、趙云等鎮(zhèn)守荊州,劉備親自率軍在謀士龐統(tǒng)的陪同下進入了益州。

  也是諸葛亮出的計謀,確定劉備的信心。

  力保法正

  當時法正統(tǒng)御外軍、于內(nèi)為謀士,治理蜀地睚眥必報,擅自殺死了詆毀自己的多人。有人對諸葛亮說:“法正太過于跋扈,將軍應該告訴主公,壓制一下他的勢頭?!敝T葛亮說:“主公在公安,北面有曹操的大軍,向東忌憚孫權的威逼,于內(nèi)又怕孫夫人生事。自從法正輔佐主公之后,猶如有了翅膀翱翔在天空,不再受人所困?,F(xiàn)在為什么要約束他,讓他不能如意呢?”于是對此事不再追究。諸葛亮治理蜀地,崇尚嚴刑峻法,有怨氣的人很多。法正對諸葛亮援引漢高祖進關中后廢除秦朝苛法,約法三章的故事,希望能寬容治理。而諸葛亮卻認為法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認為如今形勢與秦末不同,劉璋昏聵無能,自從他主政蜀地以來,沒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而且不修德政,威刑也沒有。蜀地的大族專權自恣,君臣之道漸漸被大族的專擅所替代。所以自己如今實行嚴刑峻法,就是為了糾正這種政治形勢。

  總結

  在劉備攻打益州,荊州的過程中,諸葛亮提供了大戰(zhàn)略,聯(lián)盟了江東,保全了法正,推薦了龐統(tǒng)。而且在關鍵時候都提供了準確的意見,倘若沒有諸葛亮,可能無法建國。

  所以本書以諸葛亮為第一時間,倘若不喜歡就算了,沒有什么問題。

  本文蜀漢向,而且是作為一個輔助的文章,不喜歡就算了。

  謝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