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幽谷釀泉

第一章 淮河之冬

幽谷釀泉 幽谷釀泉 1001 2022-02-23 20:01:51

  南方與北方,炎熱與酷寒。

  這是我們所固有的觀念。

  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亙古不變!

  然而,生活于淮海之泮的人們卻很難感觸到南方與北方的真正冬季。

  無他,只因為這里并不存在黃河以北的凜冽寒風(fēng),也并無大江之南的濕氣之冷。

  兩邊不著的淮河便陷入了這種如此尷尬的境地。

  無論是身處于臘月前后的時節(jié),還是冬末左右的歲月,也無論經(jīng)歷著深秋,亦或者苦寒。

  這對于久居于此地的人們而言,都是毫無差異的。

  生活在此地的人們啊,真的很難能夠去目睹一場黃河以北的雪花飄落,更是無題塞北之境的天寒地凍。

  甚至是三兩年里,這里都不會親眼見到一場能持續(xù)整夜,落地而不融化的大雪。

  至于冰錐落地而不碎,乃至于古人所言的,那種大雪紛飛祈愿相隨之類的情景就更是不可能了!

  在這里的冬日里,人們無法在河流之上以雙腿渡行,孩子們也不會將雪人堆積的與自身一般高大。

  而且,這里的車輛不會因大雪覆蓋了道路而停行,自然也不會有人因為升溫之后的積雪融合而跌傷。

  因此啊,長居于此地的人們,對于雪是渴求的。

  入冬以后,直至初春之前,一切都只是這般模樣。

  普普通通的邊度過了整個冬日了,沒有嚴(yán)寒,沒有凍瘡,只有平平淡淡。

  同樣的,在這個波光粼粼的兩岸,我們也無法能夠真正體會到江南之地的濕冷。

  那里的冬日似乎與黃河以北的景色截然相反,毫無冰雪天來馬踏飛可言。

  似乎,整個的冬日皆是暖陽之景。自十月起,至二月初,水流依舊汩汩流淌,似乎春夏秋冬都可以見到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美色。

  不過聽聞江南的朋友所言,雖然河流湖畔在寒冬也是如同琥珀一般清澈明亮,可是大地之上的寒氣卻是可以深入骨髓的!

  自十月起,至二月初,水流依舊汩汩流淌,似乎春夏秋冬都可見到那種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美色。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這就是江南水鄉(xiāng)的味道??!

  冬日里的濕冷,是那里獨有的特色,也是江南人所能獨自享有的風(fēng)彩。

  不過,在這里,淮河兩岸的人們是無法享受的。

  可是啊,我們卻需要像黃河以北之地的人們一樣,在冬天里身著臃腫的裝束,卻無法像他們一樣感受著真正的寒冰。

  而我們也需要像江南水鄉(xiāng)的人們一樣,目睹著琥珀般清澈明亮的河流,以及四季常青的翡翠般的山巒。

  可惜我們卻無法體會到大江之南的濕冷。

  這里的人們無需感觸頗深的嚴(yán)寒,自然而然的,也不會擁有那種濕冷濯濯的骨感。

  那么,舒適之感,或許也只會是淮河兩岸的人們所能獨有的享受吧。

  平淡無奇的,卻也舒適極嘉的。

  而這,就是淮河兩泮的冬日。

  這是無聊至極的淮河,卻也是可愛可嘉的淮河。

  僅此而已。

  

幽谷釀泉

這是一個生活隨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