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不在皇宮上班的日子

第一百一十五章 年歲

不在皇宮上班的日子 拔光垂楊柳 2230 2022-04-27 07:44:42

  秋去春來,天和七年的大朝會。

  大原二部再次遣使來求親,此番帶來的牛羊比上次多了五成。

  此番今上不再推辭,尋了兩家旁支的倒霉鬼賜了公主出身。

  讓太子李在仁、五子李在信分路護(hù)送和親,也算做足了臉面。

  旁人如何想且不知,得了消息的李浩宇卻是悶悶不樂。

  程長君自然知曉,那篇在京城引發(fā)震動的策問是李浩宇所作。

  望著他如今愁眉不展的模樣,私下開解道:“大吉啊,說句犯忌的話。那位也是人吶?!?p>  “你的文章為師亦看過。振聾發(fā)聵,惹人振奮。那位確實也曾立下武功,一戰(zhàn)而護(hù)持邊疆?dāng)?shù)載安寧?!?p>  說道此處,程長君拍拍李浩宇的肩膀。然后指指自己說道:“大吉,如今瞧著為師與四年前一樣嗎?”

  “你和守財如朝陽,如初生牛犢、猛虎。自當(dāng)奮勇直前。可是為師,還有那位卻是老了啊?!?p>  “任你天花亂墜也好,巧舌如簧也罷。那位都已經(jīng)是求穩(wěn)的年紀(jì)了?!?p>  “橫豎不過是兩個女子,他如何肯冒著與二部不合的風(fēng)險為敵?”

  李浩宇攥緊雙拳,不甘道:“那為何學(xué)生的策問......”

  程長君捋須笑道:“無論去年的鄉(xiāng)試,還是后來你的策問。都是一個道理,瞧瞧全天下的態(tài)度?!?p>  說著再次拍了拍李浩宇的肩膀道:“明顯和你一般想法的棋差一著啊?!?p>  說完程長君轉(zhuǎn)身待走,卻突然停住腳步。

  來在李浩宇身旁,也不顧及師道尊嚴(yán)。附在李浩宇耳旁嚴(yán)肅的說道:“皇子年歲漸長?!闭f完便轉(zhuǎn)身離開了。

  李浩宇愣在原地,回味著程師的話。

  暮然,李浩宇想起了清代有名的九龍奪嫡。

  即清圣祖康熙朝,九位皇子參與了爭奪皇位。

  如今那位不敵歲月,只怕兒子們也不會安分了。

  說著話應(yīng)試便到了眼前,恩科在即。李浩宇和徐小胖三赴貢院。

  第一次緊張,第二次迫切,第三次......愛咋咋滴吧。

  李浩宇和徐小胖帶著應(yīng)用之物,老老實實排隊等著過檢入貢院。

  正無聊間,瞧見了當(dāng)初在為金銀樓揍過的章運平。

  不可思議的是,那章運平居然和鄭嘉志湊在了一處。

  他二人之間發(fā)生的事,李浩宇自然不知曉。

  只是瞧見鄭嘉志,難免對章運平也升起幾分厭惡??倸w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當(dāng)初鄭嘉志如喪家之犬,被章運讓毫不猶豫的拋棄了。

  思慮再三,鄭嘉志帶著厚禮去求見章運平。乞求對方高抬貴手。

  畢竟求索書院姓章。自己亦不是非常出挑的讀書種子。章運平真要是算計自己,鄭嘉志毫無反手之力。

  誰料章運平居然熱情的接待了他,倆人甚至喝酒宴飲。

  待酒酣時,章運平大著舌頭說道:“老弟,我可挨了李士不少的揍。”

  只一句,鄭嘉志冷汗直冒。當(dāng)時就要跪下。

  章運平卻是笑道:“我不是運讓。亦不會記恨你。令遠(yuǎn)你是個有手段的人,以后咱們一起出仕。當(dāng)相互扶持?!?p>  “贏過一場鄉(xiāng)試便把你撂下,這般人物你跟著可是委屈了?!?p>  鄭嘉志哪里不知道章運平的意思,賭咒發(fā)誓道:“我鄭令遠(yuǎn)當(dāng)唯章運平、章公子馬首是瞻?!?p>  隨即也不隱瞞,把自己與李浩宇的仇怨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

  章運平滿不在乎的樂道:“放心,咱們只要出仕。有得是辦法收拾他。”

  自此鄭嘉志便成了章運平的狗頭軍師。出謀劃策、下絆子自不必說。

  此次恩科,至尊的意思似乎被章家察覺。

  遂動用關(guān)系,將一些旁支近派的子弟,籍貫從玉山州挪到周遭各府縣。

  雖然有些掩耳盜鈴的意思,卻也把伏低做小的意味表達(dá)的十足。

  也就有了今日李浩宇進(jìn)貢院龍門所瞧見的一幕。

  總歸想著眼不見心不煩,隨即李浩宇轉(zhuǎn)了頭只與徐小胖聊天去了。

  等瞧著恩科策問,李浩宇亦是無語。

  “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截取自《禮記·大學(xué)》齊家章。

  所謂的修身,即是修養(yǎng)自身。

  儒道在“正己然后正人”一道,講求“內(nèi)修、外治”。

  克服自己的感情和人為的缺陷,方能格物、致知。

  在此基礎(chǔ)之上達(dá)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偉理念。

  只是李浩宇怎么瞧著,都是通篇在說:“小子先管好你自己,再談什么和親不可取吧?!?p>  完全把年齡齒序當(dāng)做順理成章的修身規(guī)矩來講。

  老的就一定有理?少的就一定無知?

  我本想從眾做那一般的烏鴉,只把陰暗來報。

  可是你撒墨于書山路上,只取這一道的扁羽飛禽。小爺可是不樂意了。

  想到此處,李浩宇也犯了犟脾氣。大不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少年怎么了?最討厭那句“無知小兒。”

  對不起了卓如先生,后輩小子要當(dāng)一次文抄公了。

  此時正當(dāng)是少年中國說大放異彩之時。

  遂提筆寫道:人如國,國亦如人。蓋因我朝歷九帝,便可稱老大呼?

  若太祖太宗是故,當(dāng)稱之謂少年之國者?

  修身不論齒序,在于人之自身。有志、有德不在年之高寡。

  由此國朝亦然,老年人常思過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乍看起來,似是跑題了。然而卻從側(cè)面反映出修身與齊家界限的模糊。

  正因為界限的不明。而主觀都是由人做出的判斷。

  不論你有多少理,遇事一句你年輕閱歷淺就駁了回去。這本身與作弊何異?

  好比男女雙方爭執(zhí),一瞧女的楚楚可憐。便武斷認(rèn)為男子是錯的。

  一老朽一壯年爭執(zhí),一瞧老者垂垂老矣。便斷然認(rèn)為是壯年理虧。

  當(dāng)下?lián)寠Z、拐賣孩童的招數(shù)便是此禮,無論母親如何哭訴求旁人幫助。

  行拐的一方,男子只說女子理虧。家庭矛盾,帶孩子要回娘家。

  再有一個年老的裝作婆婆,說一些女子的不是。要是再灑幾滴淚就完美了。旁人認(rèn)為女子定然還是個不孝順的。

  自此路人十之八九只當(dāng)是家庭矛盾。孩子也被光明正大的拐走了。這就是主觀缺陷的可怕。

  由此可見此身又如何去修?將自己修成鬼蜮伎倆?亦或者修到耄耋之年。便是理正的一方么。

  待李浩宇揚揚灑灑默完此篇,最后還是寫道:“治世不一道,變國不法古?!?p>  世人無法人人皆圣,自然無法正心明視。當(dāng)禮法共鳴,非問心從行。方為修身正理。

  言語間自是說明:人看待事物不能只從本心主觀出發(fā)。

  只有律法條目與世俗道理并行。看待事物方為真修身。才可齊家、治國,行堂皇正道。

  寫完謄抄,確認(rèn)無誤。撂筆呼呼大睡。

  周公與我夢中宴飲,哪管人間崢嶸百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