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嵩州行路難
沿運河一路往北,白色的蘆花飄飄蕩蕩,野鴨子仿佛不怕冷,一只只游在運河中。
過了長江,過了淮水,如同到了另一個世界,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這賊老天不給人活路啊!一年比一年冷,一年比一年降水少。北方有些地方連續(xù)三、五年絕收了,吃到最后,不想吃家人,就要吃別人?!睆埣叶敳恢裁磿r候到了舒慶光身邊,也靠在船舷,神情落寞地看著夕陽將落山的北國。
那句話里沒說出來的意思則是,要么造反,要么吃人。官府賑災,不可能的,官府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了。
看看九邊重鎮(zhèn),哪一個不是在餓肚子。
遠遠的,有幾個孤獨的影子行走在荒野,有大片的白和大片的黑,而這個該做飯的黃昏,卻望不到幾縷炊煙裊裊。人們都躲去哪里了,不會都進了肚子里吧。一想到這個,舒慶光忍不住想吐。
有三、五個孩子,手拿破碗,在運河西岸,大聲苦苦哀求,討飯。
看到了活人,舒慶光竟然高興地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期待中的船停下來,沒有發(fā)生。舒慶光和那幾個孩子一樣失落。
那幾個孩子還不肯放棄,追著這艘官船,往北,艱難往北。
突然,一個孩子從岸上滾落下去,滾到了運河河水中,一動再也不動,肉眼可見的血蔓延一片紅。
“不忍心吧?!睆埣叶斢终f話了。
“孩子確實是餓得快死的孩子,但背后有沒有惦記我們船的人,誰知道呢!”
“官船……”
舒慶光還沒有說完,張家二爺就把話接了過去。
“中都鳳陽都被燒成了一片白地,王子王孫死了足足十幾個,何況這是一艘裝滿了糧食的官船。死都不怕,還怕官船?!?p> 緩口氣,張家二爺接著說道:“別再從船上拿糧食下去了,這是我們帶往嵩州的救命糧,也是我們一路上關鍵時候的買命糧。只有保住了糧食,保住了我們自己,才有可能救更多的人?!?p> 舒慶光臉有羞愧,或許這些天,運河兩岸一幕幕悲劇上演,都是為了這一船糧食。
命啊,賤的時候,連一袋糧食都不值。
如果心軟了,靠岸了,也許刀就砍過來了。
舒慶光想到了南方的富庶,想到了家中的妻子和孩子,還有母親,還有……
人呢,總是忽略抓在手里的幸福,不在意,不珍惜。失去了,不能抓在手里了,才想起來:為什么不能多體諒體諒妻子?為什么不能多抱抱孩子?為什么不能多孝順孝順長輩……
官船留在了山東,結了冰的黃河行不了船。張家護院,趕一輛一輛驢車,滿載糧食,往河南府嵩州而去。
一行人沿黃河往西,一路往華夏祖地——洛陽所在,頂著刺骨寒風,前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數(shù)月前,闖賊大軍蜿蜒北去,留下滿地瘡痍。于一片狼藉中,張家二爺受命北上,授豫西招討副使,知嵩州。
孟津到了,一行人沿黃河支流洛水轉(zhuǎn)向南。很快,洛陽到了,略作休整。
沿洛河支流伊水再向南,龍門到了。
石窟盡是佛,何解世間苦!
巍峨高大的佛像不能護佑世人,能護佑世人的,在如今的河南,除了糧食,還是糧食。
衣食足而知榮辱,沒有吃的,餓著肚子,誰跟你講禮儀道德。
舒慶光停了下來,在龍門渡口,這佛龕千重之地。
四個壯漢抬著在洛陽刻好的石碑,沿山道艱難前行。
見到了,見到了,岳父朝思暮想的人。紅粉枯骨,隔了陰陽。
一番尋找,一番確定,一個孤零零的小土包,就是師娘劉慧芬的安葬之地。
岳父大人當年親手挖的墳,一锨一鋤,不假手他人。
不能立下墓碑,不能留在洛陽,狼狽地逃往了遼東,投靠了遼東李氏。
本是往京城趕考的舉子,翅膀折在了洛陽福王府。
無悔無怨,只恨不能與她長相廝守。
如今,一座墳,坐落在龍門渡東邊香山之上,孤孤單單。
如今,一通碑,刻著:周良云妻劉氏慧芬之墓,婿舒慶光崇禎十五年立。
四碟供品擺好,燒紙,上香,灑酒。
舒慶光跪下,以周劉氏女婿的身份,祭拜。
來自于家人的祭祀遲到了許多年,只因為之前,封地在洛陽的福王朱常洵,權勢太過熏天。
岳父周良云特意讓帶來的寒衣,舒慶光一件件擺好,紅的紙,白的紙,盡是夫子親手裁剪。白發(fā)老翁,癡癡舊情。寒衣寄來,燒之墳頭。冬夜不冷,勿忘癡情。
只是齒牙動搖,不能親至。
但詩來了,詞來了,信來了,家書來了。
舒慶光一一打開,一一念出來。
……
又一首,《燒紙寒衣寄》,舒慶光代岳父念出。
“燒紙寒衣寄
煙細細,裊裊至天際。
先人何處我不記,此一處墳頭荒草叢生已。
想平生孰念我未去?燒紙與君再把寒衣寄?!?p> 信箋之上,落了日期,崇禎三年。
又一封家書,拆開,讀出:
“慧芬親啟……成家立業(yè),負爾相思。老死遼東,不敢歸去。衣冠冢已立,吾之子孫,爾之子孫也,四時祭祀,供品奉上……”
這一封家書,四十年前寫的。
……
祭祀者在心。心至,無一物亦誠,有一物更喜。
信箋讀完,詩詞讀完,舒慶光拿出從杭州帶來的二胡。
一把二胡,擱在腿上,弦子動,調(diào)子起,正是岳父周良云的那首《美人恩》。
男聲嘁嘁唱出,不洪亮,跑了調(diào),正是岳父寫給逝去的岳母的。
黑山白水之間,一個癡男子特意為她寫的。
“美人恩
夜色撩人青絲白馬游上苑,遍地花枝她來撿,要做件青衫,贈書生祛寒。
莫問吶,癡情殤了多少年?滿飲杯中酒,與我再笑西施貂蟬,傾了誰家江山?
我之美人恩重如山,可恨那家國烽火正狼煙!揮手莫問別離遠,遼東今一去,埋骨白山黑水間!
枯骨名利沾,生死盡兩難。愿爾一生富貴人間,不念我書生老眼昏花將閉眼!等一等,黃泉路上不孤單!”
那個騎白馬的少年已老,那個撿花枝的宮女已死,故人遙遙,隔了陰陽,不能相見。
惟有詩中,留名,留一世情緣,生生世世。
夕陽落山,黃昏已至,祭祀者歸來。
“諸位久等,致歉致謝。”舒慶光一揖到底,深深致謝。
當年,劉慧芬正是福王府的宮女。
周良云北上京城應試,特意拐到洛陽看一看福王,看他是不是有人主之相。
萬歷皇帝極為中意福王,不是皇長子,勝似皇長子,幾乎已經(jīng)被皇帝陛下內(nèi)定為下一任皇帝。
太子有多風光,福王就有多風光。不是太子,卻以太子自居,大宴洛陽,招攬?zhí)煜掠⒉拧?p> 所以,周良云來了,帶著意氣風發(fā),帶著滿腔抱負。
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失望。
看到的福王,卻是殘暴、吝嗇、貪婪,周良云失望極了。
在福王府一次次宴會中,周良云結識了一位宮女。
少年慕艾,彼此生情,十八歲的周良云動情了。
在福王府紙醉金迷宴飲之中,他周良云周公子竟喜歡上了一個相貌平平的宮女。
書生有望金榜題名,宮女不過中人之姿,人人都說宮女配不上書生。但周良云偏偏喜歡,非她不娶。
那個宮女很溫柔,那個宮女腹有詩書……
兩個人詩詞唱和,兩個人紅葉傳情,暗暗許以終身,發(fā)誓要長相廝守。
兩個人跪在福王朱常洵的宮殿外,一日兩日,一夜兩夜,苦苦哀求。
滿以為定會如愿,畢竟一個只是相貌平平的宮女,一個卻是擁有大好前途的舉人。
而福王朱常洵偏偏不許,說什么傷了皇家臉面,說什么影響了福王府氣運!
“我乃真龍之子,宮內(nèi)女子豈與凡人結親!”
仿佛進了福王府的任何事物,都屬于福王府了,都有了神性,不再是人間凡俗之物。動了凡心,都該死。
宮女被賜死,周良云在一幫士子縉紳幫助下,勉強撿了一條命。
一氣之下,不再往京城趕考,入了遼東,做了聽調(diào)不聽宣的遼東李總兵的幕僚。
兩情相悅,不被成全,有情人不能成眷屬。
這一次,福王府被闖王李自成化為廢墟。所以,舒慶光來了,帶著岳父周良云的歉意、思念和懊悔。
卻是來得遲了,來得太遲了。
厚厚的信箋,被舒慶光燒為灰燼,愿地下有知,了卻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相思。
當時,劉惠芬選擇私奔,周良云非要堅持明媒正娶,而明媒正娶離不開福王府允許。
以為福王一定會成人之美的周良云失算了,而代價是劉慧芬的死。
龍門渡口,留宿一夜。第二天,舒慶光和張家二爺一行,沿著伊河繼續(xù)往南,馬車一輛接著一輛,滾滾向前,嵩州到了。
越是將要到地方,越是艱難險阻多,闖賊散落的部眾,盯上了這一車又一車的糧食。
多次騷擾、試探,想得到。斬了好幾個腦袋,知道這些人不好惹,真敢殺人,退了。
短短一段路,到達的時間一再被拉長。也不知道等他們的人是否還在?
天已黑,人困馬乏,點一支支火把,往嵩州城池所在蜿蜒前行。山川河流擋不住來勢如虹。
落雪了,一場雪,白茫茫大地,一群風雪夜歸人趕路。趕路的人群,各有凍傷,約二十個人最為嚴重,包括張家護院、張家二爺、舒慶光以及管家、仆役,手和臉上,無不凍裂開口子。
第一次見到雪花白茫茫大地的驚喜,早被路途的艱辛磨去。冬天,北方人到南方去,諸事容易;南方人到北方來,萬事艱難。北方的冬天太冷太冷了,要把人凍僵。
到了,到了,好幾堆明亮的篝火,篝火旁一簇一簇的人,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了。
嵩州城外,稀稀拉拉,幾十個士紳,是偌大嵩州闖賊屠刀下僅剩下的幾十個人,特意趕來迎接。
亂世活命太難,每一個活下來的人都有一腔血淚不愿意說起。
伊水在旁,北風呼號。落雪紛紛,愿是豐年?;鸲汛蟠?,不懼天寒。
“我等嵩州士紳見過知州大人?!?p> “我等嵩州鄉(xiāng)老見過知州大人。”
……
跪在地上的人很多,站著身子抱拳作揖的人很少。
讀書種子,讀書種子,看著眼前僅剩的讀書種子,張家二爺眼睛一酸,太少了。
一個族群的傳承,文字和承載文字的人是第一位的。文字記錄過去,人們開創(chuàng)未來,共同締造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
文明以文化為載體,文化以文字為根基,一個民族的魂與根,全在這里。文明從這里覺醒,希望從這里萌發(fā)。
天就要亮了,烏云終要被撥去,一袋袋糧食被分下去,交給一雙雙結了厚厚繭子的手,僅僅留下來了張家一行人兩個月的口糧。
多少人等著糧食活命,要不然一大群人怎么能在荒郊野地里等到半夜。明天破五,惟愿諸事大吉。
赴任的地方不算太遠,卻足足走了兩個月。
愿明年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屋住。
收攏流民,安置百姓。張家二爺?shù)你y子流水般潑出去,聽不見一聲響兒。大地化凍了,河里的冰也化了,糧食從南方一船船運來,希望在每一個人臉上綻放。
周檸莘給舒慶光的信也到了。
“舒郎見字如面。
前信已至,離愁得慰。家人安康,勿做掛念。杏花新開,春至南山。音書孰寄,雁歸北國。雷峰塔隱隱,則許仙白娘子何辜!龍門佛嗔嗔,則人間業(yè)與火何消!
郎念我在心,妾思之亦多。愿以天長,待君日久。當以白頭,許以永年。夜深惟以無寐,情癡何能君歸!
書有殘香,誰與之共讀!月出東窗,君行之已遠。糟糠能食,布衣也認。勿有負累,而成禍事。
山水萬里,且以珍重。添衣為念,切切加餐。聊以蓮蓬,寄我思念。
切切妻檸莘杭州手書”
簪花小楷,幾多思念已成疾。西湖蓮蓬,盡是佳人待我歸。
蓮蓬里蓮子,舒慶光剝開,放到嘴里,好苦。
蓮(憐)子心中苦,梨(離)兒腹內(nèi)酸。而衣食總得有人去謀,而人間不平事總得有人去平。
兒子可好?恨不能見!憐子心中苦,離兒腹內(nèi)酸,卻不得不離開,為了這萬里山河,為了這億兆百姓。一腔熱血還在,就當是功名利祿心不死吧。
書生嘛,哪個不是如此,浩然正氣長存,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為萬世開太平,要為生民尋活路,給百姓立下安身立命的根子,給天下打下萬世太平的底子。
收起信箋,小心藏好。已經(jīng)是第三封信了,已經(jīng)是第三遍讀了,
舒慶光仍能讀出蜜糖一般的甜。愛意深深不辜負,此生定是至白頭。
而功名利祿,于男人如毒藥,毒不死,不撞南墻不會回頭。
嵩州這一帶,舒慶光覺得大有可為。闖賊、官軍在河南來來回回拉鋸,其他地方早已破爛不堪。嵩州地偏、山多、人稀,闖賊未做久留,還算底子尚在。
而且,嵩州比一府之地小,比一縣之地大,大好舞臺正好可以施展一身所學,輔佐張知州建一個典籍中的小康之地,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地種。
給世人證明夫子周良云的“知行合一”,才是濟世之道,才是救世之道,才是長治久安之首選。
有了杭州張家二房的支持,空空足以餓死老鼠的官庫,一點點豐盈、飽滿。
破家為國,張家二爺這一支,錢財一點點癟下去,聲望一點點鼓起來。
舒慶光很忙,近乎于管倉庫的大吏。
“新到一萬斤秈米,請舒大人點驗入庫?!?p> “大莘里支1200斤米,興修水利,張知州簽押印章俱在,請舒大人示下。”
“新募團丁72人,請撥衣服、器械?!?p> ……
舒慶光何止倉庫大吏,近乎半個知州。在夫子周良云處學的雜學、實學,終于得以大展身手。
算盤噼里啪啦響,賬目冊一筆筆記下,一絲不見慌亂,一個錯誤不見,一筆疏漏沒有。
何止嵩州,何止毗鄰的洛陽,舒慶光已經(jīng)聲名鵲起,頗有能吏之名。同時,勤練刀法,勤練騎術,以備不時之需。
一路上走來的種種,世道太亂,必須要有防身之術。學會了騎馬,則是一看勢頭不對,跑得也快。命保住了,希望就在。
嵩州城內(nèi),一處向陽所在。壘起了好多特制的土炕,下面燒火,上面覆土,土里埋上番薯,番薯再上面則是嚴嚴實實的棚子,照顧得比人還周全。
舒慶光的師兄茹敏源不遠萬里而來,親自掌控。這是再給番薯育苗。
春天雖至,天氣還是太冷,不燒炕,番薯苗育不出來。
最新馴化的品種,從杭州飄搖而至嵩州,茹敏源一路上比照顧自己的孩子還用心,生怕磕了,碰了,凍壞了。
一位家財萬貫翩翩佳公子,一門心思撲在農(nóng)事上,胡子拉碴,不修邊幅。
手凍了,腫得像蘿卜。臉皴裂開了,比老樹皮還難看。
嚷嚷著要走的茹敏源,堅持到了番薯苗育好,還手把手教會了二三十個人,舒慶光是其中之一。
連番薯窖都帶著人挖好了二、三十個。
剩下的都交給了舒慶光,能不能種下去,能不能種好,能不能大豐收,半看天意,半看舒慶光了。
至于水土不服、氣候不同這類問題,沒個三五年在當?shù)伛Z化、適應,是很難解決的,只能交給時間。
總之,番薯一定一年比一年適應北方的氣候,一年比一年產(chǎn)量高,直到達到那個頂點。
一壺酒,燙下,舒慶光為師兄茹敏源慰風塵。
“師兄不能多留幾天嗎?”
“我會的你都會,我懂得你都懂,留下了干什么!”
“不是師兄比我精通嗎?”
手比蘿卜大的茹敏源翻翻白眼,艱難地拿起小酒杯,倒進嘴里,好辣,好辣。
“有什么話或者信要我?guī)Щ厝幔俊?p> “有。這是給夫子的,這是給檸莘的,這是給羅師兄的……”
“怎么沒有給我的?這些天白請你喝酒吃肉了!”一句話把舒慶光說得腦袋都大了,茹師兄還是那么可愛,還是那么豪邁。
還好,送行這一頓酒肉是他舒慶光請的。嵩州城太小,沒有好地方。但有酒,有肉,有兄弟,這一處食肆就是最好的所在。
茹敏源很高興,肉吃得很多,酒喝得更多,馬車、護衛(wèi)、仆役,皆在旁邊靜靜等著這位富家公子。
舒慶光深深一揖,恭請師兄茹敏源等車。
遠處城門口,張知州張鎏在,數(shù)十位士紳在,數(shù)百位鄉(xiāng)老在,番薯若成,恩情大了,比天都大。
茹敏源登車,茹敏源離開。春花未凋零,人生正青春。得君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馬車內(nèi),有一封信,薄薄的不見厚度。
上書“師兄茹敏源親啟”。
打開,是六首詩,專門送給他這個師兄。
看得用心,讀得動情,茹敏源或哭或笑,或手舞足蹈。
第一首:
我有一枝梅
我有一枝梅,磊落東風吹。
青眼看世界,傲骨安可摧。
舒慶光告訴師兄,堅定了方向,就不要停下腳步。風雪過后,旭日仍在,那陽光還明媚在頭頂。我們的骨頭關乎自尊,不要斷了
第二首:
我有一卷書
我有一卷書,逆水行萬古;
流芳誰百世,民賊或獨夫。
要多讀讀書,要多讀讀史。翻開發(fā)黃的史書,觸摸歷史的脈搏,哪個人不是心撲通撲通亂跳,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名字。而人間諸史不過是一部帝王將相史,不過是一部才子佳人史。師兄請看:你茹敏源的名字必將在史書中有一頁,就憑這嵩州的番薯,這天下的口糧。
第三首:
我有一壺酒
我有一壺酒,滿斟不入口。
繁華春后月,離殤去年秋。
一路北上,風霜雪雨難為了太多人。前些天師兄淋了一些雨,頭昏沉欲裂,特以一壺酒相贈,好讓春天不冷。愿莫忘記了去年的離別,莫忘記了今日的離別,且酒滿飲一杯再入口,不念離殤,只思繁華。
第四首:
我有一竿竹
我有一竿竹,青翠接荒蕪。
煙雨薄入暮,錦鯉少年書。
愿我們長似少年人,初心不負,如竹子不染風塵。
第五首:
我有一張琴
我有一張琴,彈奏空谷音;
河畔三千柳,妖嬈鬧新春。
愿以這無弦之琴,彈奏一曲春光明媚,伊河岸,龍門側(cè),洛水邊……伴君前行。
第六首:
我有一枝梅
我有一枝梅,皎潔世無雙。
與風嘆兩忘,琴弦調(diào)故鄉(xiāng)。
再折一枝梅,聊以慰相思。每一個呼吸,都在延續(xù)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有他本來所在的地方。陌上人如玉,愿君子永世無雙。
斯人已去,傳說永在。當世神農(nóng),澤披天下。
番薯雖好,想推廣卻難,難在育苗,難在沒種過,難在窖藏。
番薯不是從種子長出來,而是通過塊莖抽芽、移栽繁殖,還不能移栽的晚,否則時間不夠,長不大,甚至長不出番薯。這就需要天剛化凍就育苗,暮春四月,剛好移栽,金秋九月,藤上盡是一個又一個的番薯。
五六個月的成長期,決定了一年只能種這么一季,小麥六月才熟,番薯四月就要移栽,種了番薯,就不能種小麥了,這是另一個難處。
小麥大家種了數(shù)千年,收成看得見。番薯以前沒見過,大家不敢冒險。要不然一旦番薯種不好,夏糧、秋糧又全沒了,一家人吃什么,又拿什么繳納皇糧國稅。
第三個難,難在窖藏。不能冷藏,不能熱藏,不能干倉,不能濕藏,需要挖一個番薯窖,窖藏。三、五米深地下,兩邊挖洞,洞內(nèi)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不干不濕,正好。
茹敏源等人多年嘗試,想盡了辦法,番薯在窖內(nèi),最多窖藏到二、三月,再往后,就會壞掉。
難難難。
暮春四月,番薯苗齊齊整整育好,整個嵩州都種上不可能,一是不能把去年播種的冬小麥給鏟了,二是所有番薯苗最多只夠種五百畝地。
“舒大人,這番薯真的那么高產(chǎn)嗎?以前可沒有見過,出了差池——”
一群百姓圍著舒慶光,定要他代表官府給個說法。
“斷無問題,家?guī)熤芰荚埔言诤贾菰嚪N多年。育苗、移栽、儲藏都已摸索出方法,大家盡管放心?!笔鎽c光一再安撫解釋,嘴角都磨出了泡,各種保證更是一大堆,甚至官府包賠都說出來了,還是不能打消大家的顧慮。
“我等實在不放心,還是想種小米、大豆。”又是一遍遍請求,死活不肯種番薯。
不止一處如此,好多地方都是如此。舒慶光把番薯苗平分到了各處,務必十里之內(nèi)必有一塊地種番薯。
一旦大收,明年什么都不用愁了。各家各戶會爭著種,搶著種,再之后就是土豆,就是玉米,一點點來,一個一個推廣,定能讓嵩州人人吃上飽飯。
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凹热蛔饬斯偬铮捎刹坏媚銈?。吃官府的、用官府的,三年不納糧不交稅,全天下獨此一份,如若不從,通通驅(qū)逐?!苯忉尣磺宄?,那就不解釋,舒慶光深嫻此道。
可惜,小民懼官,士紳大族不怕,一再勸說,沒有一家士紳愿意種番薯。
遠渡重洋而來的糧食明明產(chǎn)量高,為什么就是不肯種呢?舒慶光愁死了,卻拿各處士紳沒有辦法。
沒見過的,不一定是洪水猛獸。但因為沒有見過,世人偏偏要懼之如洪水猛獸。想到之后還有土豆,還有玉米要推廣,舒慶光愁腸百結。
北方缺糧,南方有糧,運輸不便,離開了船,則路上消耗的比運到地方的還多。再多的糧食,也經(jīng)不住路上消耗。
這么大的消耗之下,運什么糧食北上,就要慎重考慮了。
夫子周良云勸張家二爺采購秈米北運,當時張家二爺不以為然,以為反正都是米,沒什么區(qū)別,只是抹不開面子,才買了秈米北運。
如今,才知道了秈米的好處。秈米吸水性強,煮飯時要比別的米多加一些水,煮出來的飯反而又稠又多,而且因為不易消化,更耐饑。
亂世之中,糧食最為珍貴。
糧食北運,不容易的地方太多,除了正常消耗,路上一張張貪婪大口至少要吃掉一小半糧食。什么關卡了,什么土匪了,什么官軍了,什么官府了……
秈米耐吃,相當于多出來了半成,能在嵩州填飽更多人的肚子。張知州愛屋及烏,對舒慶光更加信賴、依賴。
凡是長見識、長臉面這種好事,總是安排給舒慶光。
如二程(程頤、程顥)后裔祭祖,特意派舒慶光前去,以嵩州知州名義,助祭。
張知州熬了幾天幾夜,寫成了一篇長長的祭文。世家大族之間,當然要誠心交往,相互扶持。而這基本上是張家二爺張知州到嵩州上任之后的主要工作。
每天好忙,忙著吃吃喝喝。今天李家公子娶妻,明天趙氏家族嫁女,后天又是張氏誥命大壽……
不去還不行,不給我面子,我就不給你面子。什么刁民鬧事了,什么不服差役了……不要找我。
就如這程氏,可是河洛大族,籠絡住了,各種事情推行起來,事半功倍。
“此去,務必恭敬,不得張狂?!睆堉萼嵵亟淮⒛贸鲋`錄好的祭文,交給舒慶光。
舒慶光珍重收好,翻身上馬,作別張知州,帶著二十騎團丁,往八十里外二程墳塋所在,轟隆隆奔去。錢多,糧食多,自然團丁多,馬匹多。
揚名示好的事,張知州當然想自己去,奈何春耕已至,他這位知州事情太多,得趕去各處參加春耕儀式,像一塊人型印章,要把官府的威嚴,杭州張氏的威嚴,給實實在在蓋到土地上。
張家二爺可是奔著藩鎮(zhèn)二字來的,亂世皆是草頭王,化家許國總得圖點啥吧。濫好人,死得最快。
況且離嵩州治所不遠的二程故里,張家二爺已經(jīng)親自拜祭過,面子給得足足的。張家二爺也想派自己的兒子去,奈何兒子們不在身邊。所以,嵩州張知州想不重用舒慶光都不行。
所以,舒慶光還有一個職務,嵩州團練副使,正使當然是張家二爺張知州。
張家二爺帶來的護院充任各級頭目,與其說是嵩州團練,毋寧說是張家私軍。
張家二爺愿意以三十萬兩銀子請周良云出山,所圖當然不小。
也就是舒慶光撥不開云霧,沉浸在金戈鐵馬、報效國家、馬上取功名的美夢中,悟不透而已。
張家二爺不遺余力,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在嵩州練出來了千余名團丁,守衛(wèi)嵩州足夠了!
好幾處上官在打嵩州團練的主意,也就是張家二爺有錢,堵住了他們的嘴。
官場上,官大一級壓死人。拿來主義,既省力氣又方便。
春風蕩漾,鳥語花香。伊水北去,柳綠花黃。荊山腳下,一大片墳塋蔚為壯觀。石人、石馬、翁仲、神道碑,宣示著這個家族無限的榮光。
程氏后人從四面八方趕來,上一炷香,磕幾個頭,不忘祖宗。
活著已屬不易,哪一個人不想在這亂世里尋找哪怕僅僅是一根頭發(fā)絲大小的安慰!能見一見宗親,能拜一拜祖宗,已經(jīng)知足。
凈身、凈面、凈手。舒慶光接過程氏后人遞過來的又粗又長的香,插在香爐正中間。
躬身而拜,好不虔誠。
大紅宣紙展開,方塊漢字從嵩州團練副使舒慶光的口里,一個一個跳出來:
“……
賊寇張狂,屠戮四方;胡虜犯邊,誰守邊疆?
……
謹作棟梁,保我母邦;殺虜蕩寇,無所遁藏。
彼我無忘,稼檣黃黃;謹告賢良,祈復尚饗?!?p>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考。舒慶光并不認同二程理學,幽深晦澀,不成體系,東一塊,西一塊,捧得還是腐儒的臭腳,沒有新意,只有固步自封。代圣人立言,講得還是圣人,不如夫子周良云,從民生著手,知行合一,干一些沉淀在土地上的事情。
天上飄得久了,都不知道人間的樣子了。如果諸夏只能留下順民,我寧愿離開。如果諸夏容不得不同聲音,我也絕不閉嘴。沒有千秋萬代的“對”,沒有“萬歲”不死的皇帝。
雖然舒慶光有些不認同甚至討厭二程,但不妨礙他祭拜這兩位煌煌大家。
如果多拜幾次就能多收攏幾個嵩州士紳大戶的心,那么,舒慶光愿意一直拜下去。
前方的路晦暗不明朗,世家大族觀望的居多,如杭州張氏這樣愿意出來做事的太少,畢竟世家大族家大業(yè)大,誰都不想賠上一大家子人的性命。
做事很難,阻力更大。張知州想給百姓授田,想安置流民,拿銀子求這個求那個,也不過買來兩萬畝地,杯水車薪。
大片的土地,哪怕荒蕪,無人耕種,但也是有主人的,碰不得、摸不得、動不得。
嵩州不過40萬畝耕地,20萬畝是洛陽福王府的免稅王田,5萬畝是當?shù)厥考澋拿舛愄?,小地主和平民百姓手中只?5萬畝耕地,所有的皇糧國稅、徭役、差役全在這15萬畝耕地里出。舒慶光算是知道反賊為什么越剿越多了。
“我程氏祖塋在嵩州,自當為嵩州盡一份力。南陽程氏愿納捐20兩銀子助張知州剿撫地方?!币晃怀淌现心耆迳谝粋€慷慨解囊。
“汝州15兩”“登封11兩”“有莘里3兩”……總計769兩銀子。
張家二爺既然準備破家許國,怎么會缺錢,安排舒慶光過來是想雇傭壯丁,是想購買田地的,結果土地丁口被豪紳們捂得緊緊的,死活不肯松開口子。
在豪紳們看來,祖上傳下來的土地,那是命根子,賣地就是賣祖宗。而且,對豪紳來說,無人耕種,地荒在手里就讓它荒著,反正也不用納稅。降地租絕對不行,租子好降,不好升啊。
而打開口子的,竟然是舒慶光極為不在意的一首詩。乃是數(shù)十年前,夫子周良云拜謁二程墓,寫下的一首詩。作為周良云的弟子兼女婿,占了大便宜。
看在周良云的面子上,河洛程氏賣給杭州張氏5000畝地,至于杭州張氏是捐也好,分也好,租也好,那都是杭州張氏的事,與河洛程氏無關。
一塊石碑,刻了周良云的詩。扶碑嘆往昔,繁華已謝幕。
二程游
繁密人煙看燈展,擦肩接踵多少年。
似也不識夫子面,佯裝詩書讀兩篇。
汴梁風華笙簫默,大儒盛名今日顯。
我今山下徒一嘆,何得妻兒享清歡!
那年,荊山之下;那年,伊水之濱。盛世還在,書生北來。好熱鬧的二程埋骨之地,花燈千盞,人流如織。幾多繁華,幾多肅穆。
而今日,墳塋比人多,人比鬼少,哪里還有花燈?哪里還有盛世繁華?哪里還有擦肩接踵的人?
而那日,夫子和師娘是否相遇了?是否私定了終身?是否計劃了逃跑?
“我今山下徒一嘆,何得妻兒享清歡!”說得可否正是那位福王府的宮女?于此相遇,一面成癡,尾隨而去,入了福王府?
那段往事,或許另有隱情,但舒慶光不會去深究。舒慶光都沒有想到,二程埋骨之地,竟還有夫子的墨寶,還是關于娶妻生子的,回去了一定要偷偷告訴師兄弟們!
人們所倚仗的幸福,無非家庭和睦,家給人足,家人平安。人們所期待的成功,無非嬌妻美妾,田畝宅院,萬貫家財。
入世,謀生第一;處世,平和為要;讀書,明理為上;精神,要爭獨立;人格,要爭自由。
春風蕩漾,陽光明媚。舒慶光等人騎馬走在往嵩州治所去的路上。
769兩銀子沉甸甸、白花花,足足57斤重,分成了兩份,兩個人背著,舒慶光背上背了30斤。
舒慶光也想換成銀票,但嵩州太小,沒有銀號,銀票換不成銀子。
實際上銅錢比銀子更受歡迎,舒慶光拿出一部分銀子換了銅錢,其他人背著,太沉,太重,帶不了多少。
舒慶光和夫子周良云等注意到了一個現(xiàn)象,銅貴銀賤,銅錢越來越貴,銀子越來越便宜,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現(xiàn)了錢荒,銅錢荒,人們把收到的銅錢存起來,坐等升值,越來越多的銅錢不流通到市面上,當然會出現(xiàn)錢荒。
夫子周良云帶著他們討論過原因,應該和涌入大明的銀子越來越多有關。
每年大筆大筆的銀子從呂宋啟運至大明,換作絲綢、茶葉、瓷器,運往西洋。
大明之患,不在銀子太少,而在銀子太多。以銀子計價的貨物越來越便宜。以至于,銀子存在手里只會越來越不值錢,當然要盡快花出去。
大明是銀本位社會,但大明本身不是重要的白銀產(chǎn)地。白銀產(chǎn)地大部分握在西洋人手里,據(jù)說是什么數(shù)萬里之外的美洲。
西洋人運來銀子買走大明的貨物,銀子涌進來的越來越多。
銀子越來越不值錢,貨物的價格越來越高,用西洋說法就是通貨膨脹。也就是說,每過一段時間,用同樣多的錢,買不起同樣多的貨物了。
皇糧國稅乃是定制,從大明立國就是那樣,那時候多少,現(xiàn)在還是多少。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官府不再收實物稅,改收銀子。
每年交多少銀子都是固定的,當時收的銀子值錢,或許能夠覆蓋朝廷各種開銷。但現(xiàn)在同樣多的銀子,辦不成同樣多的事了。什么都漲價,就銀子貶值。
如對九邊重鎮(zhèn)的撥款,每年都一樣,以前夠用,現(xiàn)在不夠用了。如一位邊軍,假如月俸一兩銀子,三十年前夠養(yǎng)活一家人,三十年后,別說一家人了,可能連一半的家人都養(yǎng)不起。
但國庫每年就收上來那么多銀子,每年支出的銀子也是固定的,邊軍的俸祿也是固定的,幾百年沒漲過了。但朝廷不給長俸祿,又維持不了生活怎么辦,涼拌,各想各的辦法。
這也是明朝后期各地經(jīng)常出現(xiàn)兵變的原因之一,銀子不值錢了,同樣的俸祿養(yǎng)活不了一家人了。
能不讓西洋的銀子涌進來的嗎?夫子周良云曾帶著大家一起討論過,答案是不能。官方能封海,私人會走私,利潤太大,連縉紳世家都擋不住誘惑。
能把壞事變成好事嗎?周良云師徒反正是想不出好辦法。
銀子變得不值錢,也是朝廷加征練響、剿餉、遼響的原因之一,總不能讓當兵的餓著肚子打仗吧,月俸一兩不夠,那就發(fā)一兩五,發(fā)二兩。
一邊是支出在增加,一邊是繳納皇糧國稅的百姓在減少。非翻天覆地改革,不能解決。而改革涉及到財富的再分配,不改還好,一改,病入膏肓的大明,死得更快。那些皇親國戚、縉紳大族,可不是好招惹了,崇禎皇帝比誰都清楚,但偏偏找不到祛除頑疾的藥。
皇族的俸養(yǎng)可以減免嗎?免稅了數(shù)百年的皇親國戚、士紳大族同意納皇糧國稅嗎?那些商人背后的東主——縉紳世家同意加征商稅嗎……
想想這種無解的局面,舒慶光和夫子周良云一樣頭大,這大明啊,走進死胡同了。不想了,繼續(xù)趕路。
伊河水清澈,有魚兒躍出,剛好被燕子一口吃掉。一群人沿著河的西岸,逶迤前行。
轉(zhuǎn)過一道大彎,三棵大樹并排放倒在路中間,路被斷了。
“有賊人,準備迎敵?!笔鎽c光大聲吩咐,大家紛紛抽出刀,圍在一起戒備。善射的搭好了弓箭,瞄準右側(cè)的山林。
一通鑼響,數(shù)百個男男女女從西面山林里沖了出來。
幾個身強力壯的男人拿著刀沖在最前面,后面的則是拿著各種各樣武器,有菜刀,有紅纓槍,有斧頭,更多的人手里只有一根磨得很尖的木棍。
一個個蓬頭垢面,一個個衣衫襤褸。說他們是土匪都抬舉他們了,頂多是一群亂民。舒慶光心有疼惜,卻還是下令放箭。
一個個人中箭,倒在地上哀嚎,男人居多,女人也有,還有一個孩子不巧撞到箭上。
亂民們不后退,仿佛生死置之度外似的,烏泱泱繼續(xù)前沖。
亂民們分作三股,一股堵后面的路,一股堵前面的路,一股直接沖向他們。
東邊是伊河,舒慶光等人如果游過河逃走,必然得拋下馬匹,甚至沉甸甸的銅錢。
舒慶光當然不會逃跑,堂堂嵩州團練副使,如果被一群亂民嚇跑了,還有什么資格在嵩州立足。
有些東西得到不容易,失去以后,想再得到,更難比登天。
舒慶光騎在馬上很害怕,那些密密麻麻的人頭好多。
后邊竟然還有更多的老人、孩子和女人沖出來。
亂世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撞上來了,刀與肉碰撞,血飛濺空中。
一個人死去,兩個人死去……卻都是拿著木棍沖上來的人。
拿刀的亂民頭目在遠處,目光猙獰盯著舒慶光等人,等待機會。
眼看后邊道路也被幾棵大樹擋住,東邊是濤濤伊河,西邊是無邊山林,舒慶光他們騎在馬上左突右突,沖不出去。有馬匹受傷,有馬匹死去。
舒慶光等人眼睜睜看著一個落馬的同僚被戳成了篩子。
既然沖不出去,那就拼命,剩下的十幾個人下馬聚做一團,背靠背殺敵。
“想活命,隨我殺了那幾個拿刀的?!笔鎽c光說完,第一個提刀沖了過去。
舒慶光還有妻子,還有兒子,還有母親,還有那么多有趣的師兄弟們,他可不想死在這里。
況且,亂民中的青壯不過七八十人,敢上來和他們廝殺的最多二、三十個,連一半都不到,他們十幾個人還有機會活命,甚至反殺。
一個刀疤臉吆喝得最兇,那就先殺他。
跟著張家護院練過不少天的舒慶光刀技還算馬馬虎虎,之前在嵩州剿匪的時候,動過刀,殺過人,算是教出了膽子。
舒慶光看似書生,卻如刀客,拼起命來,和拼命三郎差不多,一刀過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舒慶光個子高,力氣大,再加上武技好,大刀鋒利,一刀下去,死的總是對方。
在這一片小小的殺戮之地,舒慶光的身高比在場的所有人都高,加上身子壯實,沖起來虎虎生風,而且動不動以命換命,很是唬人,以至于有些人看到舒慶光殺過來,就躲,就跑。
舒慶光拿著刀在前面猛砍,擋路的人或死或逃,連著砍死砍傷六個人后,舒慶光沖殺到了刀疤臉附近。
刀疤臉不僅沒有逃,反而迎面殺了過來,很是悍勇。
“殺”“殺”兩柄鋼刀碰撞,火花四濺,刀疤臉和舒慶光手臂同時一震,彼此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震驚,好大的力氣。
再來,再砍,看誰先死。舒慶光砍上路,刀疤臉砍下路,刀疤臉順勢低下頭,舒慶光砍空。
刀疤臉的刀砍來了,差一點點舒慶光跨出的左腿就被刀疤臉砍斷。
沒有經(jīng)過戰(zhàn)場慘烈廝殺的人,都是菜鳥。刀疤臉顯然是老鳥,乘勝追擊,絕不給舒慶光機會。
收腿后撤的舒慶光沒能躲過刀疤臉撞過來的腦袋,狠狠撞在舒慶光的胸口,舒慶光被撞翻在地,翻滾了好幾圈,身上帶的銀子灑落一地。
周圍的亂民們紅眼了,顧不得擊殺舒慶光等人,跑過去,從地上搶銀子,搶得好兇,自己人也下得去手。
刀疤臉大聲制止,卻沒有幾個人聽他的。
此時,另一個背著銀子的團丁,解開包袱,把銀子使勁拋向天空,場面更混亂了,連外圍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也沖過來了。
舒慶光等人彼此對視一眼,猛然向刀疤臉等悍匪殺去。刀疤臉擋住了第一個人的刀,刀疤臉身邊的人擋住了第二個人的刀、第三個人的刀、第四個人的刀……
有些反應過來的亂民再次向他們包圍過來,但更多的亂民還是亂糟糟一片。即使這樣,舒慶光身邊的人還是一個個倒下,或死或傷。
刀疤臉確實很勇猛,又一次一刀砍飛了砍過來的鋼刀。之后,再一刀,一位團丁的腦袋被砍掉,飛到空中滴溜溜打轉(zhuǎn),脖子處的血,一下子嗞起來老高,落到了刀疤臉臉上,似乎在陶醉。
沒想到刀疤臉等人這么兇悍,十幾人對數(shù)百人,很可能逃不掉了,反正是死,那就拉個墊背的。
趁著刀疤臉神色恍惚,舒慶光用力撞開身邊的亂民,把手中的鋼刀用力向刀疤臉擲去。
刀疤臉堪堪躲開舒慶光擲過來的刀,手臂被削掉了一層皮,鮮血直流。
剛才差一點死了。刀疤臉很憤怒,他要親手殺了這個敢向他擲刀的人。
刀疤臉向舒慶光提出了決斗,舒慶光贏了,舒慶光走。舒慶光輸了,銀子留下,馬留下,刀留下,命也留下。
其他亂民被刀疤臉趕走,不允許參與。
雙方停下廝殺,舒慶光的其他同伴被圍起來,翹首望來,似乎都在等待兩個頭領的對決。
“我贏了,我的人都可以走嗎?”
“不行,只有你一個人可以走。”
“好漢,如果比試我僥幸勝了,銀子留下,馬留下,可不可以放我們活著的十二個人走?”舒慶光低聲下氣懇求。
“不行。狗官,殺了我的人,還想活著離開,做夢去吧?!钡栋棠樥Z氣猙獰。
“看到我這張臉了吧,在福王府受的刀傷。什么王子王孫,我一個人用刀劈了好幾個,你這狗官算老幾。”說完,還用手專門指了指臉上的刀疤,像開屏的孔雀,炫耀。
“我家是杭州城大戶,有錢,我愿意出5000兩銀子買我們十二個人的命?!笔鎽c光為了活命拼命編故事,他相信張家二爺愿意為這個故事掏出5000兩贖金。
“你當我刀疤臉傻呀。錢沒到,官兵先到。別廢話,來,準備開始?!钡栋棠樔舆^來一把刀,而“刀疤臉”剛好是刀疤臉的匪號。
舒慶光很意外,以為自己只能赤手空拳比試,沒想到刀疤臉竟然這么講江湖規(guī)矩。
舒慶光撿起刀,握緊?!拔也幌胨溃乙膊荒芩?。”舒慶光的目光越來越銳利。
舒慶光竟然先出刀,砍向刀疤臉,刀疤臉仿佛受不得刺激似的,哇哇叫沖過來。
卻不小心踩上了一枚鵝卵石,腳打滑,摔倒在了地上,刀被拋到空中,老高老高了。
刀落下來了,竟剛好插在仰面倒在地上的刀疤臉的脖子上,血汩汩流出來,刀疤臉身體顫抖幾下,死了。
天意實在高難測。亂民們目瞪口呆,舒慶光等人卻趁勢揮刀,很快,鬧得最兇的四個亂民被殺死。
亂民們崩潰了,如無頭蒼蠅一樣,到處逃跑,搶到了銀錢的青壯,跑得尤其快。
好像殺死刀疤臉等人,幫他們解了身上套的繩索似的。
也許,在漫天撒下銀錢那一刻,舒慶光他們就贏了。
這一仗,舒慶光等人大獲全勝,竟俘獲了226名亂民,除了受傷逃不快的三名青壯,其余全是老人、孩子和女人。
那些坐在地上的老人、孩子和女人,狼一樣的目光望著地上死去的馬匹。
那些眼光連舒慶光都感到害怕,趕緊安排殺馬吃肉。
也許他們不是不想逃,是看中了死去的馬,想吃肉,想吃頓飽飯,哪怕是最后的斷頭飯。
鍋碗瓢盆,在西面的山上藏了好多,應有盡有,拿來便用。
大家支起大鍋,燒起柴火,洗干凈馬肉丟進去,今天將吃一頓飽飯。
二匹死馬,一匹傷馬,全部斷骨剔肉,放鍋里煮,足夠所有人飽飽吃一頓。
六個大鐵鍋,一字排開在路邊,柴火燒得很旺,咕嘟咕嘟冒出熱氣。
所有人排成六排,排了長長的隊伍,靜靜等待馬肉被煮熟。
呆滯的目光漸漸有了生氣,作為人的意識似乎在慢慢蘇醒。
人群不見躁動,卻有一股子必須吃到肉的欲念,膨脹,又膨脹。
肉香傳來,越來越濃。第一個人動手搶,第二個人動手搶,一群人動手搶,馬肉還不曾煮熟,就被一群女人、老人、孩子爭著搶著吞進肚子里。鐵鍋倒在地上,肉湯滲入地下。
哪怕舒慶光等人,揮刀制止,也無濟于事。哪怕中刀,哪怕血流干也要搶馬肉吃。六個人被踩踏致死,十個人被活活撐死,數(shù)十人滿身燙的都是泡。
命啊,賤的時候還不如一頓飽飯。
一個瘦弱的小男孩不會走路,艱難地在地上爬,想近一點,再近一點。他不知道,別說馬肉,連肉湯都沒有了。
卻循著肉味,瘦弱的孩子還在往前爬,不肯停下。
小男孩離的距離有些遠,應該是他的家人,怕他受到傷害,故意放得遠遠的。
舒慶光走過來,蹲下,攔住了小男孩,遞給他半個燒餅,讓他吃。
小男孩接下了燒餅,卻不肯吃,說要等他的母親一起吃,說他的母親就在剛才那一群搶馬肉的人中間。
舒慶光很怕這個孩子的母親是出了意外的人之一,他從來沒有如此刻這樣,渴望小男孩的母親是受傷昏迷中的人中間的一個。
舒慶光攔住,不讓小男孩過去,他更怕小男孩在那一堆尸體中發(fā)現(xiàn)他母親的尸體。
舒慶光抱起小男孩,像抱起一團棉花,好輕,好輕。
一大一小,兩個人不說話,靜靜看著太陽,往西邊滑去。
一個在地上躺了好大一會的瘦弱女人手指動了動,醒來,起身,在地上仔細尋找什么,挖浸了肉湯的泥巴往嘴里填。
肉湯浸得多泥巴,還不舍得咽,放進一個破碗里。
突然想起了什么,慌忙起身,到處張望,找到了,跑過來,一把從舒慶光手中搶走孩子,那目光兇狠得要殺人。
直到看到孩子手中那半個燒餅,目光才柔軟下來。
這個瘦弱的女人之前把搶到的馬肉從嘴里摳出來、從胃里吐出來,一個破了角的瓷碗盛著,不到半碗,卻是她搶到的所有的馬肉了。
瘦弱的女人端起碗,碗里面如同盛著滿世界的美味,一筷子一筷子小心翼翼喂給抱在懷里面黃肌瘦的孩子,那是她的兒子。
那碗浸了肉湯的泥巴,她說要留到明天吃,給孩子吃。
她說,孩子五歲了,原本會走路,后來餓壞了身子,不會走路了。
她說,以后吃飽了飯,孩子可能還會走路,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走路了。
她說,這個孩子是她僅剩的活下來的孩子。
她說,如果將來必須要有一個人被餓死,她要餓死在她僅有的這個孩子的前面。她不能再看到她的孩子再被餓死,她會發(fā)瘋。
她說,她想讓她的孩子活著,長命百歲,哪怕在這亂世之中,是不可能完成的奢望!
她說,她是從南陽被挾裹進闖王大軍的。家里房子被燒了,家里耕牛、糧食全被搶了,不跟著闖王走,一家人沒飯吃,要被餓死。
她說,攻打汝州,她的公公戰(zhàn)死了;攻打洛陽,她的丈夫戰(zhàn)死了;渡黃河的時候,她的大兒子落水淹死了。她們一家人眼睜睜看著親人死去,無能為力。
她說,她們成了累贅,老的老,小的小,闖王不要她們了。
她說,她的婆婆是餓死的,她的二女兒是餓死的,她的二兒子也是餓死的,一家人只剩下了他們兩個活著。
她說,刀疤臉是個好人,在福王府受了刀傷,眼看要死了,又活了過來,就留在洛陽不走了,帶著這一群闖王大軍不要的人在山林里求活。
她說,刀疤臉他爹是個糧長,地皮都刮干凈了,也湊不夠賦稅,家產(chǎn)全部沖抵也不夠,被縣太爺抓進牢里,死了。
她說,刀疤臉殺了太多的人,腦子殺糊涂了,動不動犯病……
……
不公的事情好多,好不容易活下來了,要努力活下去。
舒慶光想哭,他恨死了這個吃人的世界。
俘虜押回嵩州,嵩州震動,福王府震動。舒慶光一戰(zhàn)成名,也不過才殺了八名亂民。殺多少人不重要,殺對了才重要。
那個刀疤臉的尸體被福王府的人帶走了,據(jù)說如福王朱常洵一樣被點了天燈,給橫死的福王報仇。
舒慶光被福王府保舉為正七品把總,雖然是武官序列最低的職位,但正兒八經(jīng)當上官了。
立功受賞的舒慶光并不快樂,他救不下所有人。
那些俘虜,好多被砍了腦袋。新福王朱由菘發(fā)話了,所有參與圍攻洛陽城的亂民都要去死,舒慶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救下那一對母子。
“我分了十畝職田,在伊河邊,上好的水稻田。你愿意種的話,就去種,沒有租子,也沒有賦稅?!?p> 青天白日之下,大庭廣眾之下,那位活下來的母親竟然開始解衣服,舒慶光死死攔住了。
這世道啊,女人活著太難,尤其帶著小孩兒求活路的女人。
緩了好大一會兒,舒慶光繼續(xù)說道:“水稻田附近有一處宅子,我買下來了,勉強可以住,你們母子可以住進去?!?p> 舒慶光對那個瘦弱女人說出來的話,好多人羨慕。
瘦弱的女人帶著孩子,跪下來,磕頭,一個又一個。
后來,她給孩子改了名字,叫舒憐生。
夜安靜得很快,有些祭奠卻進行得很慢。
嵩州衙門,舒慶光住處。
舒慶光點上一支香,插進桌子上碗做的香爐里,在地上點上一疊紙,再給兩個酒杯倒?jié)M酒,放在桌子的兩端。
“刀疤兄,你比我敞亮,兄弟敬你一杯?!闭f完,舒慶光仰頭喝下杯中酒。
“刀疤兄,兄弟無用啊,那些婦孺的腦袋快被福王府砍完了,兄弟是個罪人啊。”
說完,舒慶光嚎啕大哭。
秋天來了,收獲的時候到了。嵩州大修水利,好多之前荒廢了的水田,又變回了水田,加上老天爺開眼,沒有什么大澇大旱,嵩州今年大豐收。
番薯的產(chǎn)量尤其喜人,大家不舍得吃,通通留作種薯,明年不光要在嵩州種,還要在附近的汝州、登封、伊陽等地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飽飯大家要一起吃。
還有玉米,麥收以后,也在嵩州試種。玉米耐旱耐貧瘠,不挑地方,坡地也能長勢喜人,產(chǎn)量雖然不算高,但它不挑地啊,那些以前看不上的坡地、薄地以后大有可為。
但有些人高興的太早了,福王府收租的人來了。
福王府的運糧車一輛接一輛運走糧食,不光收今年的租子,往年欠的也要補上。一個個農(nóng)家,前一刻歡天喜地,后一刻如喪考妣。
“不能阻止嗎?”
“不能!”
“那我們花錢買下來。”
“福王府不賣。”
“闖賊怎么不把他們?nèi)兆吡??!笔鎽c光恨恨地說道。
“左良玉也派人來了?!?p> “這個大魔頭派人來干什么?”
“糧食,二十萬斤!”
“那嵩州人還活不活了,還不如不種地,不修水利?!?p> “我們不給,左良玉會自己來取。兵過如梳,匪過如篦。匪來可擋,兵來呢?”
“這世道還讓不讓人活了。”
張家二爺最終一半糧食、一半銀錢,打發(fā)走了左良玉派來的特使。
而之后,還有皇糧國稅,還有練響、剿響、遼響……張家二爺張知州操碎了心。
怪不得,好人不當官,當官沒好人。這世道,好人活不長,好官當不長。
今年他張鎏能貼補嵩州,明年他張鎏能貼補嵩州,后年呢?大后年呢?
千里為官只為財,官不為財誰肯來!張家二爺卻剛好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