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墓園內(nèi)只剩一口棺材
空曠的天空上,白云稀少。
東板市郊區(qū)的千里墓園里,荒涼死寂。
在昨天這里被掘墓獸侵襲,千百個墳墓都被破壞殆盡,殘食一空。
只見此時的墓園已經(jīng)千瘡百孔,地面到處是深坑,深處的濕潤的土壤被翻了上來,無論是棺材還是骨灰盒都被掃空。
周圍的樹林正直初春,干枯的樹枝上絲毫沒有綠色萌發(fā)。烏鴉停在深坑旁啄食著地面上殘留的牙齒。
一只小隊從腐朽的鐵門外走進了墓園。鐵門外占滿了圍觀的群眾,還有維護治安的警察。
小隊中,張羽晨穿著一件黑色禮服。里予穿著一件黑色長裙,搞笑男檸一等人都一身黑。
走在最前面的周教授,環(huán)視著四周,想在其中找到蛛絲馬跡。
一旁的張羽晨聞到了一股濕潤的土壤味,還有一股掘墓獸唾液的腐臭味。而一旁的里予捂著口鼻厭惡這里的味道。
人們都害怕死人,死人身上肉體腐爛所發(fā)出的特有味道讓人浮想聯(lián)翩,感到惡心。
一眾同學都捂著口鼻,小心翼翼的走在大大小小的坑洞邊。
“連死人都吃?!币幻瑢W討論道。
突然一個同學大喊大叫,看到了嚇人的東西。
張羽晨定睛一看,是一塊白骨,還有一塊一排的牙齒。這都是人類的骨頭。
一眾同學不由的緊張了起來,有的同學受不了想要逃走。
“都安靜!”
周教授不允許一個人臨陣脫逃,只見他眼神看向想要逃走的同學,同學瞬間安靜了下來。
張羽晨看著骨頭,心說是一塊下身的髖骨和上排的牙齒。
他眼神冷淡的瞧著周圍。
話說這次周教授到同學們來實地考察是為了讓他們體驗一下這里的陰沉和死亡。這也是要成為騎士的必要課程。
“好惡心?。 ?p> 只見一名同學緊張的嘔吐起來,對這里既害怕又惡心。
同學們抱團在一起,只有張羽晨在周圍四下找尋著線索。
周教授見他對死人墓園沒有害怕和惡心,反而專注的搜尋線索。感到驚訝和興喜,沒想到還有張羽晨如此鎮(zhèn)定和勇敢。
話說張羽晨從小就沒人管,是個野孩子。父母對他也是不管不問,忙著自己的工作。
自小就到處玩,哪怕是墓園他也去過,在他上幼兒園的時候,自家門口的馬路上出過一起車禍,一輛車活生生撞死了一個人。張羽晨目睹了整個過程,人當場死亡肚子撞破,內(nèi)臟橫飛馬路。后來又經(jīng)歷了自家貓狗被偷狗賊藥死的場景。
對于他來說,死亡就像是一條狗死了,突然消失,沒有了活動跡象。你們之間的感情記憶都成了過去。
沒有感傷沒有哭泣,狗就是死了。
從那以后,張羽晨對死亡就有了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里予看著一個深坑里。里面什么都不剩。
“你在看什么?”里予走了過來問道。
“找線索?!?p> “那發(fā)現(xiàn)了什么沒?”里予問道。
“沒有,棺材都給掘墓獸給吃了,什么都不剩了?!?p> 里予見他仔細的搜尋著周圍,自己無聊的說道:“烏鴉都來了,它們也吃死人。”
張羽晨看到烏鴉在啄食著什么,自顧自的說道:“我可不想成為蛆蟲的食物,我想火化?!?p> “火化?”里予遲疑道,心說雖然自己不想成為食物,但是也不想火化,因為這樣的話自己死后什么也沒有了,成灰了。
“火化有什么好的!”里予反駁道。
周教授叫住兩人過去,不要不合群。這里的東西不能亂動。
周教授身為二星騎士,在整個東板市的威望極高。掘墓獸的襲擊案已經(jīng)危及到了學院的安全,自己不能坐視不管,于是帶著騎士學專業(yè)的里予張羽晨等人來這里實地考察和搜尋線索。
他知道張羽晨了解這個案子,張羽晨的一舉一動他都有在觀察,希望張羽晨能從這里找到線索。
但是此時的張羽晨看著荒涼的墓園,都掘墓獸毀壞的千瘡百孔,暗自神傷,對掘墓獸的恨意達到了頂端。
心說一定要親手殺死他。為自己報仇洗雪恥。
周教授扶起倒下的石碑,對張羽晨說道:“背后有人在操控,掘墓獸明知人類惹不得,但是卻有計劃的襲擊吃人?!?p> 張羽晨看了一眼捂著鼻子的里予回答道:“里予也是他們的刺殺對象,這件事絕對不簡單。”
周教授認真的看著石碑上的文字,沒有回答他。
空曠的天空下,墓園上的枯木還未逢春。顯得既單調又死寂。
只聽一個女同學大喊道:“我這,這里有一個棺材!”
什么,張羽晨不敢相信,于是快步的走了過去。心說掘墓獸沒吃干凈呀,還留了一個。
周教授快步流星的走了過去,眼神驚恐,仿佛其中有危險。
“不要動!”教授伸手喊道。
在墓園中央的位置處,同學們圍在一旁,看著深坑下。
只見棺材上厚重的木質板依舊完好,沒有被侵蝕。白金色的表面上,布滿了黑色的苔狀霉菌。
同學們議論紛紛,眼看墓園里只剩下,這一口棺材。都說里面有邪物,以至于連掘墓獸都不敢動。
只見搞笑男走上前去,顫顫巍巍的踢了一腳木質翹頭。
“這里有機關!”搞笑男大喊道。
眾人都嚇得后退,有的女生逃跑去了墓園外。
只見同學們離遠到一邊,不出聲不動,以為棺材機關被搞笑男一腳給觸發(fā)了。都死死盯著棺材的突出部分。
什么機關?同學們相互低語道。等著棺材出現(xiàn)動靜。
過了一會兒,棺材絲毫沒有動靜。
搞笑男站在他們后面微微一笑說道:“我看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