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里的事情憑空而來,廊橋里還沒有什么確實的底細。不是確實的底細,自然在意的就少。
柳含絮還是廊橋內的年輕人,比以往的書生相較,估計還有些青澀。畢竟村人們也沒有記住許多讀書的往事,只往大道上尋覓。小五兒和柳翠兒也沒有多在意廊橋里的事情。廊橋名義上還是常先生的,威嚴難猜,不是流水里的事情。
流水里的事情來到廊橋里,也只是春風一般,三言二拍,不算太驚奇。廊橋里也多是靜默,氤氳密布的,聽的多,言語少??展葌髀?,虛堂習聽,這也是柳含絮從老先生那里知聞的,當下還只是片語輕聲,沒有雷霆萬鈞、雷車轟過。流水里也漸去漸緩。
一時間廊橋里又似乎平靜下來,一些水汽波瀾不覺察間消融了?;丨h(huán)曲折處又重新明晰起來,橋歸橋,波復波,風急鳴促、河湍流續(xù)、濤近岸遠的聲息還在,花翻簇浪、竹影斑駁、枯石些草的印跡還留。柳含絮還是柳含絮,剛才的忐忑參差這時都隨水汽一起退回到流水里。
在不遠處的廊臺上,剛才還捧著的書本又平整的擺放在那,好像與剛才的事情無關。與事情有關的情節(jié)柳含絮還不知該怎樣整理。讀書明理,明理讀書,這理可從何理起!把柳含絮這個后生給難住了。要不回去向老先生請教吧。村里人估計都不懂詳情,只常先生還有些見識,又是他的廊橋!偏偏只柳含絮知聞,如何說與村人呢?村人們又如何聽聞言傳呢?
三言兩拍的,若不驚奇,只恐村人們作了尋常物事,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若只驚奇,只恐村人們當作空穴來風,飄然天外,復于悠遠。這樣忽近忽遠,忽行忽止,讓柳含絮一個讀書尚淺的后生怎么編排!村人們才能恰好明白廊橋里今日的傳奇。
往事!找老先生翻翻廊橋的往事,到底還有什么樣的往事在廊橋里飄搖未褪,伴著那花浪枯草、靜誦默念、憑軒臨觀的意興,照映著回環(huán)曲折處。這樣的往事應當在老先生那里找到,書上也不載,流水也不明,只能去請教老先生了。這近水樓臺的,哪處得月都有可能,柳含絮既然聽聞了,就該早早去請教一下老先生,說不定有進益的際遇。
窗外,柳翠兒正收拾好流水里的活計,把花簇風過的岸景收納起來,準備回村再展曬。隔著流水望去,岸畔也并不遠,只是望著明晰起來,走過去要繞不少步調。柳含絮把書本翻檢了一邊,確實是平時的那本,沒有氤氳濕落的痕跡,字是字,行歸行,從前至后,至后從前,都還是原樣。
柳含絮翻檢完書本后,又想,該怎樣請教老先生呢?這些往事書上也沒有載記,到了老先生那,目瞪口呆的,沒有載記的往事,又是從何方聽聞的?老先生審問怎么辦?原原本本的書里行間還沒有背熟,怎么開口提那些不明所以的往事呢?還是從長計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