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信天下

第56章 乘勝追擊

信天下 徐斬 2191 2022-05-14 22:28:53

  趙王歇在看到自己一千多先頭部隊就這樣頃刻間便被漢軍騎兵消滅后,嚇得不敢再繼續(xù)派人進攻井陘大營,又不敢往回撤,他害怕一旦解除陣型,漢軍騎兵就會立刻發(fā)動進攻,那時再想結陣就來不及了。

  于是大營外的趙軍與營內的數(shù)千漢軍騎兵就這樣靜靜對峙著,彼此都在等待更好的進攻機會。

  綿蔓水東岸戰(zhàn)場,河岸邊的趙軍已經被全部殲滅,其余趙軍全都向東與陳馀的一萬六千人會合,并重新結陣。

  韓信、張耳、灌嬰、孔聚、陳賀、陳豨、冷耳、張蒼七路人馬已經開始圍攻陳馀的陣地。

  正在苦苦支撐中的趙軍,突然聽到敵軍陣中張耳兵的聲聲呼喊:“常山王在此,大家都是趙人,降者不殺!快快投降!”

  在得知后方大營已失的心理壓力下,又被這樣喊話攻心,趙軍士兵的內心不禁開始動搖。而且趙軍中本就有不少將士曾是常山王張耳的部下,這些人聞聽此言,更是忍不住放慢了手里的動作,開始等待投誠的時機。

  雙方戰(zhàn)斗至下午,韓信軍突破了趙軍防線側翼,從背后包抄過來圍擊趙軍陣線后方。此刻趙軍上下,再無信心打下去。數(shù)萬人頓時兵敗如山倒,雪崩一般開始向東敗退。

  在連斬數(shù)名千夫長后,見仍無法阻止趙軍的后撤,陳馀不禁仰天長嘆一聲,正式下令全軍撤退。

  一場漢軍對趙軍的追擊戰(zhàn)就此展開……

  井陘山道間,數(shù)萬漢軍開始瘋狂追逐數(shù)萬趙軍,不斷有趙軍放下武器被俘。

  很快,陳馀率領著趙軍退到了井陘大營外與趙王歇會合,趙軍士氣復又得到一定恢復,此時他們已經清醒認識到想要戰(zhàn)勝韓信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一致決定全力突破營寨,殺出一條能夠離開這山口的生路。

  此時漢軍已經追上趙軍,趙軍羽林將許瘛負責領兵迎敵,趙王歇和陳馀則顧不得后軍正在被漢軍攻擊,他們立刻率領剩余趙軍開始全力向井陘大營進攻。

  盡管漢軍騎將靳歙和丁復已經率領騎兵奮力截殺想要突破大營的趙軍,但架不住趙軍求生心切且兵力遠超自己,最終還是讓趙王歇和陳馀率領著不少人成功突出了山口。

  眼見趙軍中最重要的兩個人物率軍跑出了井陘山口,韓信急令灌嬰率領全部騎兵追擊,同時常山王張耳自告奮勇親率麾下士兵與灌嬰一起追出山口,靳歙、丁復也相繼率領騎兵參與到對趙軍的追擊中。

  眼見趙王逃走,陷入重圍的趙軍開始迅速喪失斗志。至傍晚時分,井陘山口的戰(zhàn)斗基本結束,趙軍死的死、傷的傷,大部分在羽林將許瘛的帶領下選擇了投降。

  韓信緊接著又派出一萬人出井陘山口往南參與追擊趙軍殘部,自己則率領剩余人馬押著趙軍降卒出井陘向東,一行人連夜占據(jù)了滹沱河南岸重鎮(zhèn)東垣城,這使得在趙國北部盧奴駐軍的趙將程黑失去了南下救援的先機。

  漢軍對趙軍的這場亡命追逐一直持續(xù)了好幾天,人、馬、戰(zhàn)車速度各異,耐力也不盡相同,沿途不斷有趙軍士兵體力透支倒地被俘。

  幾天后,隨著大部分趙軍相繼被俘、脫隊逃散,身邊只剩下數(shù)十人跟隨的陳馀在泜水北岸被漢軍先鋒騎兵和張耳親率的騎兵衛(wèi)隊追上并抓獲。

  盡管漢軍騎士們提出應該交給大將軍韓信來處置,但面對這個曾經追隨自己,后來又背叛自己,并不斷要求漢王殺死自己的家伙,張耳早已是恨之入骨,他沒有理睬漢軍騎士的勸阻,果斷抽出佩劍將陳馀刺死。

  這對曾經聞名天下的刎頸之交,最終還是一個殺了另一個。

  當陳馀被殺于泜水北岸時,趙王歇已經帶人快跑到趙都襄國城了,他或許打仗水平不如陳馀,但逃跑能力卻要強得多。

  漢軍騎兵終究還是沒能追上趙歇,隔老遠看著他帶人跑進了城……

  韓信在井陘大勝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黃河以南地區(qū),漢王劉邦心知趙國地廣人多,趙王新敗,楚國一定也會出兵爭奪這塊肥地,于是立刻派出將軍周緤率漢軍北上配合韓信占領趙地。

  東垣城中,一場慶祝勝利的宴會正在舉行,各部將領紛紛舉杯恭賀韓信。

  席間,將軍孔聚問道:“兵法上說,布陣迎敵應背靠山陵、高地,將軍卻讓我等背水列陣,當時將士們內心皆有疑惑和不服,您卻只安慰我們說只管準備得勝后開宴會聚餐,沒想到最后我們竟然真打贏了,這到底是什么戰(zhàn)法?”

  “勇氣?!表n信回答。

  “勇氣?”眾將面面相覷。

  韓信笑道:“其實這個戰(zhàn)法在兵書上也有的,只是可能諸位沒有留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也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況且自從關中東渡黃河以來,戰(zhàn)事不斷,我一直沒有什么時間和機會好好訓練大伙兒,過程中各部又不斷補充大量新兵,這使得我軍整體戰(zhàn)斗素質不斷下滑。在這種形勢下,面對兵力占優(yōu)的敵軍,我只有把士兵們置之死地,使他們?yōu)榍笊鴳?zhàn),才能激發(fā)出這些新兵的斗志;如果給他們放在開闊地帶去布陣,可能戰(zhàn)事一激烈,人就得跑光了,那還怎么能取勝呢?”

  諸將聽后頓感恍然大悟又都自嘆不如,更加佩服韓信的用兵之術。

  事實上,在井陘之戰(zhàn)前,韓信并不擔心打不贏趙王歇和陳馀,他十分清楚趙國高層內部這幾個都是各懷鬼胎之輩,往往為了利益會作出不顧全大局的行為,這樣的人,在戰(zhàn)場上是很容易被抓住弱點的。

  但趙國有一個人,卻始終是韓信所忌憚的對手,那就是戰(zhàn)國名將李牧之孫——李左車。

  韓信此前在援趙戰(zhàn)爭中見識過李左車帶兵,他認為對方對兵法的認知水平不亞于自己,這也是戰(zhàn)前韓信為什么遲遲不率軍渡過綿蔓水,而是靜待趙軍確定了統(tǒng)兵大將之后再行動的原因。

  井陘大戰(zhàn)剛一結束,韓信就派人四處搜尋李左車的下落,在確認他已經脫離戰(zhàn)場后,韓信當即對外發(fā)布重金懸賞,沒過多久,便有人將李左車綁送到韓信帳前。

  面對眼前這位雖雙手被縛、但仍舊面不改色的英武將軍,韓信立刻起身為他松綁,并讓他面朝東而坐,接著又躬身拱手以弟子之禮作拜,這讓李左車大為感動,也緩和了他對韓信的敵意。

  李左車趕忙伸手將韓信扶住,淡然道:“直說吧,韓將軍特地尋我來此,究竟意欲何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