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誰在吹牛
位于西郊的東方會所門口,數(shù)十名年輕男女聚在這里。
他們都是一臉稚氣,明顯都是十幾歲的未成年人。
這些都是林立的同班同學,都是受到段曉波的邀請,今天帶他們來珠寧市第一會所玩玩,長長見識。
第一次來到這種地方,尤其是素有珠寧第一會所的東方會所,
盡管是在大門口還沒進去,可是這些同學一個個都是興奮的不得了。
每當有豪車出入會所,都會引起一陣驚呼聲。
倒是班里幾個富二代,官二代,故作沉穩(wěn),一般正經(jīng),好像經(jīng)常出入這種地方。
實際上,班里除了段曉波跟著他爹來過幾次外,其他人壓根就沒來過這里。
東方會所的門檻還是很高的。
“看,那是豐田皇冠,跟咱們校長是同款?!?p> “那是寶馬,咦,那個矩形里面帶個十字架的是什么車啊?”
“傻帽,那是林肯都不知道?米國權貴專用車”
“你才傻帽,我不是沒見過么,咦,那是賓利吧,飛天大B圖標真顯眼?!?p> “你還有點見識啊,不錯,那車是咱們市首富衛(wèi)平的車,只有他有賓利車?!?p> 班上也不乏一些家里有點錢的主,他們能通過車標認出是什么車,而且,還知道一些珠寧市大人物的座駕。
這也一下子讓這幾個富二代引來其他同學的崇拜。
“松哥,你知道的真多?!?p> “松哥,那咱們珠寧市有沒有勞斯萊斯幻影?。课以陔娪吧峡?,這才是頂級至尊車?!?p> “你是電影看多了,勞斯萊斯在大陸一共就十幾輛,還都是在北上廣深等大都市,這車一千多萬一臺呢?!?p> 被眾多同學追捧的松哥名叫張國松,也是班里一名富二代,他家里是做水車生意的。
張國松很是享受這種被人追捧,作為焦點的感覺。
對著不時出入的豪車,他也是主動說出車型,而且有時候還能通過車型,車牌號說出豪車主人的身份。
“那是百匯大廈老板的虎頭奔?!?p> “那是搞電纜的楊老板的奧迪。”
不得不說,張國松別看沒有躋身上流社會,可是卻對本地大佬的豪車了如指掌。
當然,這也與張國松的父親是做水車生意有著直接的關系。
“我看啊,鐵飯碗也不香了,還是下海經(jīng)商才是王道。”
一名帶著眼鏡圓臉的男生有感而發(fā)。
他們平常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父母給他灌輸?shù)睦砟罹褪?,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
畢業(yè)后,考公混個鐵飯碗,或者是去外企上班。
可是在東方會所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豪車,這些豪車背后的主人幾乎都是商人。
這對這些市一中的尖子生的內(nèi)心,還是產(chǎn)生了不小的沖擊。
“是啊,現(xiàn)在不是過去的計劃經(jīng)濟,供給制了,現(xiàn)在是市場經(jīng)濟了?!?p> 另一名男生附和道。
“這樣看來,還是林立有眼光啊,直接休學去下海經(jīng)商。”
圓臉男生說道。
“哈哈,趙胖子,你得笑死我啊?!?p> 張國松很是不屑的道,“林立那叫有眼光?他那是鼠目寸光,就算是要下海經(jīng)商,那也得等大學畢業(yè)后。
一個高中生做個毛的生意,而且還是做的擺攤賣烤串小龍蝦的生意。
一個擺地攤的,不就是社會最底層么,能有什么大出息?!?p> 聽到張國松的話,作為林立最好的朋友朱明明這下子不干了。
朱明明開口了,“張國松,你瞧不起誰,林立過去是擺地攤,可是其中的利潤,又豈是你能知道的?”
嗯?
張國松頗為詫異的看著朱明明。
他印象里,朱明明也是個老實蛋子,今天這家伙居然還跟他頂嘴了。
當即,張國松就有些不滿了,他瞪了朱明明一眼,斥道,
“小胖子,長本事了?。繂?,還穿著耐克啊,還整一套呢,在南門街夜市買的吧?!?p> 本來朱明星就是那種混在人群里極為不起眼的路人甲。
可是經(jīng)過張國松這一番話,朱明明一下子就成為了焦點。
“朱明明虛榮心好重,穿假耐克呢?!?p> “我瞅著不像是假的啊?!?p> “他爸媽都是工人,而且指不定都下崗了,他能買得起真的耐克?別說他,我是知識分子家庭,買耐克都有點吃力?!?p> “那倒是,這樣看來,朱明明還是挺虛榮的?!?p> 靠。
朱明明見同學都議論他,而且對他是很鄙視。
世態(tài)炎涼,人心不古!
哪怕是他穿的是假耐克,那又如何?
朱明明當即就反擊道,他對著張國松道,
“張國松,你說我穿的是假耐克?這是我在步行街的百貨商廈耐克專賣店買的。
收據(jù)還在家里,你要是不信,今天晚上跟我去我家,我給你拿收據(jù)?!?p> 盡管朱明明說的信誓旦旦,跟真的一樣。
可是張國松根本不信,他極為鄙夷的道,
“朱明明,人要臉樹要皮,假的就是假的,你還死撐什么?
你什么家庭,你爸媽加起來一個月工資都不夠買這套衣服。
你要是喜歡啊,叫聲松哥,松哥送你一套真的?!?p> 朱明明嘴笨,嘴皮子哪里是張國松的對手?。?p> 張國松幾句話就把他搞得火冒三丈,生了一肚子的氣。
“誰稀罕,你不是看不起擺攤?不說林立,就拿我媽的燒烤攤來說,每天利潤最少都有四五百,一個月閉著眼過萬收入?!?p> 嘶!
聽到朱明明的話,大部分同學都是有些驚訝,有人還倒吸了一口涼氣!
九九年代,人均工資幾百塊的年代,一個月收入一萬,這是什么概念?
這還是擺地攤么?
一些普通家庭出身的同學,主動往朱明明這邊靠了靠。
他們打算一會問一下朱明明,這個擺攤是怎么搞,可以每個月都過萬的收入。
“過萬收入?哈哈,笑死我了,你咋不說十萬,百萬呢?”
張國松嬉笑道。
他是根本不信朱明明的話。
擺地攤,那是最底層窮人沒辦法才會去做的。
是能掙點錢,可是你要說一月上萬收入,那不扯淡么?
如果真的這么賺錢,那誰還去上班,都擺地攤好了。
“我是沒那能耐,不過,林立可以,他就是靠擺地攤發(fā)家的,每個月利潤至少也是六位數(shù)。”
朱明明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