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地異變,不死藥出
白邪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他原本興致勃勃,不遠萬里,歷經(jīng)波折也要去朝云國,與軒轅在下界一見,為的便是向他請教血肉復生的辦法。
他總覺得神體如累贅,雖然極為強大,卻束縛了自己的發(fā)展,在這大劫將至的時代,一個小神是難以庇護不周山下百族生靈的。
他想要快速修行《獸神訣》,爭取早日達到神獸境乃至天獸境。但是神體與原本的巨狼之體完全不同,無法運行和修煉這本天階功法,只能靠水磨功夫,用時間堆積來緩慢提升香火之道的道行。
香火之道,以眾生信仰為根基,白邪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個大道隱患很大,最突出的便是將道基建立在信徒之上,如果信徒不再信仰了,或者信徒全死掉了,那么自身的道基也跟著崩了。
命運掌握在外物之上,白邪總覺得不穩(wěn)妥,這也是他一直拖著不修煉《天神香火大道》的原因。
只有切切實實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真正的實力。
可是,與青云子殘魂一番交談,白邪發(fā)現(xiàn)對方竟然對天神之體十分認可和推崇,覺得神體強大,不要輕易舍棄;同時,對方所說的血肉復生之法無不困難重重,難以實現(xiàn)。
青云子為老牌天境強者,連他都找不到適合白邪現(xiàn)階段的血肉復生之法,剛晉階金剛境的軒轅真的可以嗎?
白邪對此很懷疑,他估計在天宮時,軒轅為了拉他進天庭陣營,故意往這方面誤導暗示。
神體強大,卻有難以掩蓋的缺陷;血肉之體也不是那么完美,并且回到原本狀態(tài)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么自己如此奔波,有何意義?
白邪發(fā)現(xiàn),雖然他成神沒幾天,但煩惱卻多了幾倍,最主要的根源,便是絕大部分生靈都向往的天神之體,成了他心中的雞肋。
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矯揉造作的心理作祟嗎?
白邪不這么認為,他有自己的道,一直很明確,那便是獸神之路和劍仙之道,這兩條道路并行不悖,可以完美融合在一起。
反倒是天神之道,意外插入了他的規(guī)劃中,讓他產(chǎn)生了信念沖突。
他在積石山下沃野思索了兩天,最后決定按照原計劃,繼續(xù)前往朝云國,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心態(tài),向軒轅求教。
畢竟,這位可是未來真正的大boss,開啟了一個新的霸主時代的始祖級人物,也許他真的有辦法呢?
白邪不知道,在他停留沃野的幾天里,天下異變四起,籠罩山海世界數(shù)百萬年、一直并行不悖的天道規(guī)則,在這幾日之間不停交融,舊的規(guī)則紊不斷破敗,新的規(guī)則飛快出現(xiàn),新舊交融,整個世界紊亂不堪,從根源處產(chǎn)生了大變化。
于是,當他離開千里沃野之后,行進在風云之中,發(fā)現(xiàn)天地靈氣竟然變得稀薄了不少,而大地之上傳來的地脈龍氣,卻濃郁了數(shù)倍。
依靠天地靈氣修行的生靈,每當修行之時,便會感覺窒息,進境難以寸進,一些基礎較弱資質較差的,更是看到修行天花板在下降,幾乎壓倒了頭頂。
而一些從前的小種族,沒有什么修行功法,只能依靠大地龍氣強身健體,到了這幾日,卻發(fā)現(xiàn)身體突然變得越來越強大,體內(nèi)的桎梏自動消失,哪怕沒有鍛煉,氣血之力也在不斷地變強。
天道規(guī)則紊亂,靈氣降,龍氣升,萬族面臨新的大洗牌!
除此之外,不少獲得氣運的異獸、神獸也改變了以往深居淺出的習慣,頻頻出現(xiàn)在各地,所過之處,環(huán)境因之大變。
南山,貍力、長右、猾獸齊出,發(fā)動天災人禍。
從柜山到堯光山,數(shù)萬里之遙的大地上,大水四起,漫堤灌頂,沿途沖垮無數(shù)人族、獸族和靈族聚居地,大地之上流血漂櫓,尸橫遍野。
隨后,各族聯(lián)合,征發(fā)大量徭役,大興土木,用各族生靈肉身抵住滔天的洪水,拼命搶修各大防洪工事。
三頭兇獸趁此機會,吸納天災人禍中的驚慌恐懼,并借機大肆發(fā)展信徒,凡是從山神信仰轉為兇獸信仰的,都可以從苦難中獲得平靜。
中山,數(shù)頭肥遺蛇走出大山,所過之處,大旱綿延,赤地千里,生靈好不容易從冬夏之交的高溫干旱中走出來,正準備重建家園時,肥遺蛇們又帶來了大旱,造成無數(shù)種族滅絕,曝骨于野,瘟疫橫行。
隨后,雍和、戾獸、移即、粱渠等兇獸相繼出現(xiàn),為中山帶來驚恐、瘟疫、大火、大兵,各種災害一波接一波地沖擊中山理想國,想要將其滅國。
西山,狡獸奉西王母之命,連行西周、先民、北狄、朝云、女子、丈夫等十余國,為這些人族聚居地帶來祥瑞,西山區(qū)域頓時五谷豐登,盆滿缽滿糧倉充滿。
北山,肥遺和大蛇齊出,造成數(shù)千里大旱;隔天之后,山惲又出現(xiàn),帶來大風天。幾日之間,大河斷流,大澤干涸,無數(shù)生靈死去。
東山,鳴蛇、化蛇、夫諸出現(xiàn),水火齊出,干旱與洪澇無規(guī)律迅速交替,使得生靈防不勝防,最后只能躺平擺爛,窩在家里祭拜兇獸,放棄天神信仰。
……
兇獸與瑞獸同時出現(xiàn)在天下各地,兇獸多瑞獸少,使得天下之地,除了西山和東山部分區(qū)域保持穩(wěn)定之外,大部分都是災害四起,生靈涂炭。
短短數(shù)日間,眾生對天神的信仰降了大半,改換信仰兇獸和瑞獸。
與此同時,天宮傳出消息,擊殺四季之神窫窳的兇神貳負被殺;其屬臣危奴,被判捆綁開題國西北的疏屬山上一萬年,同時被剝開神格,廢除一身神力,只留下萬年不朽的神體,在疏屬山上忍受無盡的折磨。
貳負之尸被分成幾份,分別埋葬在幾座小山深處,其神格和內(nèi)臟則被分給了昆侖山下六巫,被用來研究不死藥。
另外,不死藥第一階段研發(fā)基本結束,窫窳大神將被作為第一個試藥對象,看其能否死而復生,恢復神性。
“天神收縮了勢力范疇,專心研究不死藥去了,使得兇手瑞獸橫行天下,萬族生靈過著地獄般的日子?!?p> 白邪將從天宮和各處得來的消息整合起來,作出以上結論。
“那么,引起天地異變的原因,難道就是不死藥的誕生?”白邪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