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堅強的勇氣

第四十二章 直面責任,不要逃避

堅強的勇氣 作家阿秀 1503 2022-06-10 10:19:15

  直面挑戰(zhàn),靜心不是逃避,適應能力良好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能以“解決問題”的心態(tài)面對挑戰(zhàn),而不是逃避問題,怨天尤人。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挫折與挑

  戰(zhàn)其實并非易事。

  我們可以看到,周圍的不少人或因工作、事業(yè)中的挫折而苦惱抱怨,或因家庭、婚姻關系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擊而產(chǎn)生輕生念頭。

  逃避競爭、習慣于退縮的心態(tài),使人陷入絕望的深淵之中;這種扭曲的心態(tài)和錯誤的認知觀念會使人放棄所有的努力。

  其實,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能否以健康的心態(tài)來面對是至關重要的。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呢?

  等著挨打的心情是消極的,那種等待的過程與被打的結果都是令人沮喪的。

  一個人在心理狀況最槽糕的狀態(tài)下,不是走向崩潰就是走向希望和光明。

  有些人之所以有著不如意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個人主觀意識,他們選擇了逃避,而事實上逃避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1.直面責任,不要逃避

  你是否經(jīng)常聽到有人在問:“這是誰的錯呢?”

  即便這種話不是每天都能聽到,你也會看到許多人在抵賴狡辯,或者為了推卸責任而指責別人。

  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也有這種習慣呢!

  但是,指責的下一步往往是不快和懲罰。

  為了避免這些不快與懲罰,許多人想盡辦法逃避責任,比如轉移批評、推卸責任等。

  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常見的逃避責任的行為的深層原因。

  多數(shù)人在“有利”與“不利”兩種形勢的抉擇中,都會選擇趨吉避兇。

  通過各種行為,人們可以暫時逃別責罰,保持自身的形象。

  現(xiàn)在,讓我們看一些逃避責任的伎倆,并分析其內在含義:

 ?、佟斑@不是我的錯?!?p> ?、凇拔也皇枪室獾??!?p> ?、邸皼]有人不讓我這樣做?!?p> ?、堋斑@不是我干的?!?p> ?、荨氨緛聿粫@樣的,都怪……”

  這些辭令是什么意思呢?

  ①“這不是我的錯”是一種全盤否認。

  否認是人們在逃避責任時的常用手段。

  當人們乞求寬恕時,這種借口經(jīng)常會脫口而出。

  ②“我不是故意的”是一種請求寬恕的說法。

  通過表達自己并無惡意而推卸掉部分責任。

 ?、邸皼]有人不讓我這樣做?!北砻鞔巳讼虢柩b傻蒙混過關。

 ?、堋斑@不是我干的?!笔亲钪苯拥姆裾J。

 ?、荨氨緛聿粫@樣的,都怪……”是憑借擴大責任范圍推卸自身責任。

  找借口逃避責任的人往往都能僥幸逃脫。

  他們因逃避由于自身錯誤而導致的后果而自鳴得意,這種心理強化使得這些借口得到了廣泛使用。

  這類借口經(jīng)常能夠獲得部分或完全的成功,否則,人們就不會使用這種手段了。

  為了免受遭責,很多人都會選擇欺騙手段,尤其當他們

  是明知故犯的時候。

  這就是所謂“罪與罰兩面性理論”的中心內容,而這個論斷又揭示了這一理論的另一方面。

  當你明知故犯時,除了編造一個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時你會給自已找出另外一個理由。

  人們在逃避指責時,經(jīng)常會含糊其詞,或者故意隱瞞關

  鍵問題,或者干脆靠撒謊來逃脫批評與懲罰。

  比如說,工作拖拉的人多半不會輕易承認:“我的報告交得遲是因為我不喜歡干煩人的工作,我才不在乎我的延誤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影響呢,我偷懶的時候,從來是只圖自己舒服的。”

  相反,他們常常會說:“我家里出了一些事情?!被蚴瞧渌恍┛浯笃湓~的謊言。

  編造借口可以博取同情,一旦贏得了同情,那些工作拖

  拉的人就能免受懲罰并因此自鳴得意。

  但是,隨著逐漸習慣編造借口,撒謊的技巧漸趨熟練,也就積勻難改了,養(yǎng)成為逃

  避公正的譴責而撒謊的習慣,等于選擇了一條危險的路。

  踏上這條不歸路,你就很難再有其他的選擇了。

  如果你對事態(tài)的發(fā)展真的無能為力,大多數(shù)明白事理的人是不會苛責你的,只有當一個人明知故犯并造成惡果時,人們才會對他進行譴責。

  人生在世,孰能無過。從出生起,你就在與周圍的世界產(chǎn)生積極的互動。

  環(huán)境對你產(chǎn)生影響,但是你往往更會對周圍的事物產(chǎn)生影響。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