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說過: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還會再相逢。
我們還會再相逢嗎?
七月末的風,吹得湖面起了皺紋,吹落了枯枝敗葉,殘花敗柳,也吹散了李時錦和于梓良。
我們連一句再見也沒敢說出口,更沒有承諾在多久以后再見面,似乎,關系說淡就淡……
考場最后的鈴聲已經響起,“叮,叮,叮……”李時錦的心好像也隨著鈴聲強烈的跳動著,隨著鈴聲的停止,她的心也像是慢慢地平靜下來了,她在想,她和于梓良還會不會再見面,多年以后,她會不會后悔沒對他說出那句想說卻又不敢說的話……
她離開了考場,早已紅了雙眼,在學校走了一圈,回憶著有關于梓良的回憶,此時的她脆弱得像一只受了傷的螻蟻,卑微又渺小。
李時錦想起了一年前,那時的于梓良是那么高傲自大,自帶光芒,可就是因為他的光芒才亂了她的心。
第一次留意他,是在一節(jié)語文課上。這一節(jié)語文課,老師想跟同學們談談“夢想”這兩個字。
老師點了他的名字問:“于梓良,你的夢想是什么?”
同桌告訴李時錦,他原來是重點班的,現在因為選科,調來了普通班。這下,她才知道,他為什么總是那么的目中無人了。
帥氣而又高傲,優(yōu)秀而又神秘,全班人的目光投向他。
令她感到奇怪的是,他回答的聲音并不是那么自信,他說他想成為一個作家,這是他的夢想。
本在低頭寫作業(yè)的李時錦,聽到“作家”這兩個字,也把目光投向了他,那是她第一次那么認真的看清楚他的樣子,開學兩個月了,班上同學的名字,她只記得幾個,至于于梓良,李時錦從未留意,但在這一刻,卻格外留意。
原來,于梓良和李時錦有著同樣的夢想,李時錦尋找了好久好久,希望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為著夢想努力奮斗。這一次她聽到的于梓良的夢想,好像有了一種依靠感,好像找到了組織一般,有了安全感。高一一年的時光,李時錦真的太孤獨了,從害怕孤獨到習慣孤獨,是要經歷多少個孤獨,失眠,流淚的夜晚。在這一天,她感覺,她沒有那么孤獨了。
于梓良是外宿生,李時錦是內宿生。有一次,李時錦需要他的幫忙,于是加了他的微信。李時錦猶豫了好久,最后在班群里找到他的微信,按下添加。
幾分鐘之后,他發(fā)來:“你是誰啊,給個備注!”
她趕緊發(fā)送自己的名字“李時錦”,他才通過了好友申請。
這天晚上,李時錦瀏覽了他朋友圈,發(fā)現,他曾經寫過一篇小說,雖然,只有片段,但是卻讓人感動。
李時錦看完了他的朋友圈,已是深夜了,寂靜的夜空中滿天星星,李時錦努力尋找著一顆最亮的星,但是,卻怎么也找不到,不知道,最亮的那顆星星是不是已經在她的心上了。
城市的燈光總是那么耀眼,顯得星星都不亮了。
還記得那一節(jié)體育課,李時錦打掃完公共區(qū),拿著打掃工具回到教室,靜靜的教室有著筆摩擦紙的聲音,原來是他,只有他,一個人在教室里執(zhí)筆奮斗。
李時錦擺放好掃把,剛好轉過身來,他突然問:“現在才掃完嗎?”
她感到驚訝并呆滯了幾秒鐘才回答他:“是的。”
此刻教室里只有兩個人,氣氛有點尷尬,李時錦說:“于梓良,你真的太高冷了!”
他只是輕輕的笑了笑,沒有說話,此時的氣氛就更加的尷尬了。
李時錦想打破這份尷尬,于是她又說:“你寫得小說很悲傷,看了覺得很感動?!?p> 他有點驚訝,也有點疑惑:“你怎么知道我寫小說?”
“我在你朋友圈里看到的,可是只有一小段。”
對于未能看到他那一篇完整的小說,她感到有點可惜,于是她鼓起勇氣對他說:“我可以看這一篇完整的小說嗎?”
他很謙虛的說著:“我寫得不好?!?p> 李時錦開玩笑鼓勵著他:“每一個喜歡文學的人,都會嘗試自己寫小說的,寫得差也沒關系,慢慢來嘛?!?p> 他問:“你現在有帶手機嗎?”
“嗯,有的?!?p> 叮咚,一條信息已發(fā)送過去了。
于梓良說:“你現在可以看看?!?p> 李時錦當時有點激動,沒想到他真的會把他的小說發(fā)給她看,她感到不可思議,又有點緊張,她很想馬上看他寫的小說,但是又因為學校規(guī)定不能帶手機而感到擔心,剛剛把手機掏出來,已經是她最大的勇敢了,因為一旦被老師發(fā)現,手機會被沒收,學校會處分,想到這里,李時錦頓時有點慫了,于是她對于梓良說:“我今晚再看……”
聽到這一句話之后,于梓良好像有點不開心了!不知道是不是她沒有立刻看,也許是,也許不是!
但是到了晚上,李時錦還是向他解釋了,他還跟她道了一句晚安。
他的這篇小說,李時錦真的看了很久,很仔細的閱讀。
不久后的某一個晚上,他在李時錦的身后小聲說:“看完之后,給我一點建議。”她答應了。
因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兩個人之間好像更近了,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也許,只是錯覺而已。
夕陽緩緩的開往海平面,操場正在施工,校道的人來來往往,走廊的同學嘻嘻哈哈,李時錦正在為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而苦惱不已。
同桌調侃的說:“去問于梓良啊!”
李時錦小聲地說:“我不敢……”然后偷偷地看了他一眼,他正在刷題。
同桌一直在鼓動她,而李時錦實在是解不出來,于是,她準備好草稿紙,拿著筆和練習冊走到他的旁邊,小心翼翼的問:“打擾一下,你能不能幫我解一道題,我不會?!崩顣r錦一緊張,沒等他答不答應,直接把練習冊放在他的桌子上,當時臉都燙得緋紅。
他看了李時錦一眼,然后問:“哪一題?”
李時錦指給他,并把草稿紙遞給他,他看了一眼題目,動筆寫,她站在他旁邊,看著他寫,大概氣氛有點尷尬,他說:“你先回去吧,等一下我寫好了再遞給你?!?p> “好的。”
李時錦回到座位上,同桌問:“你的臉怎么這么紅?怎么樣,他幫你嗎?”
她趴在桌子上,輕輕地笑著說:“幫?!?p> 她把目光投向門外的天空,傍晚,華燈初上。
有燈光點綴的夜晚,很美好,很夢幻!
晚自習的鈴聲響了,他讓同學把答案遞過來,她看到了很詳細的解答過程,懂了一道題,感到特別開心。
某一天,李時錦看到班里的某一個女同學去問他數學問題,他直接丟給那位女同學一個字“滾”。
李時錦常常誤認為,在他的心目中,她是不是一個不一樣的存在,這是她的幻想嗎?是幻想也很好。
她常??匆娝o鎖的眉頭,他的心里到底裝著多少事?她真想走進他的心里,幫他把內心的陰霾都一一清除。
之后的日子,于梓良經過的李時錦的座位時,他會問,你在干什么?你在吃什么?李時錦的回答總是能讓他露出淺淺的笑,她最喜歡他的笑了,那么溫柔,那么溫暖,與他平日那張冷漠的臉真的截然不同。
班上的流言蜚語終于還是來了,李時錦悄悄地流眼淚,承受不了別人異樣的眼光,漸漸地刻意與他保持距離,不敢請教他數學問題,也不敢跟他打招呼了,甚至故意躲開他,有一次打水,她看到他在飲水機旁,她停下了腳步,轉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這一次,躲得太刻意了,被他發(fā)現了,他定定的看了她一眼,想要說些什么,可是,她卻走出了教室。
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她再也沒有看到過他的笑了,他又變得沉默了,李時錦后悔了,是她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了。
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偷偷地溜走了,有時候,感嘆時間的漫長,有時候,又惋惜時間的逝去。一年了,這一年,是高中時光的最后一年了。他們依舊沒有問候,沒有言語……
他坐得離她的座位很近,但是,卻從來沒有靠近。這一年,李時錦過得很痛苦,很后悔。兩桌之間的間距,一個是他,一個是喜歡他的另一個女生,這個女生是一個很勇敢的女生。
漸漸地,他和另一個女生成了班上同學口中的情侶,他與這個女生之間的對話也總是引起班上同學的注意和調侃。
很多時候,李時錦都會選擇屏蔽周圍的聲音,對自己說:“對的人,兜兜轉轉,終會相遇,不對的人,即使在身旁,也不會多看一眼?!逼鋵?,她明白,那么久了,那么多事,也只是她一個人的事而已,與他無關。
兩個人曾經那些美好的回憶,都藏在她的青春里,他,也一直藏在她的心里。
李時錦慢慢的走在校園的跑道上,樓梯間,看著同學們腳步匆匆,一個接一個離開學校,最后,她走到圖書館,圖書館是學校最僻靜的地方。
她記得那時候,夕陽西下,晚霞滿天,兩個人坐在圖書館旁邊小亭子的一角,李時錦靜靜看著晚霞,也偷偷地看著他看書的樣子。她對他說過:“青春那么短暫,別錯過沿途的風景,看看晚霞,天空,這一切值得?!彼卜畔铝耸种械臅阒o靜地欣賞晚霞……
可是,這一切的一切,只是曾經了,高考過后,彼此都在留戀著學校,在校園里走走停停。
走著,走著,抬頭看見了他,他的目光迎向李時錦,她快速的掃了他一眼,隨之把目光落到天邊的那一抹艷麗的彩霞。
他說:“我把一切交給了時間,以為時間會給我最好的答案?!?p> 此時,李時錦知道,如果再不開口,也許,他們真的再無交集了,她的眼淚輕輕地落下,終于開口了,說著:“在對的時間里,遇到一個人,因為害怕是錯的人,所以一直在等這個人告訴我答案,可是,等著,等著,就錯過了?!?p> 他想要再說些什么,過道上卻傳來一個女生的聲音:“于梓良,你快點送我回家?!?p> 李時錦看了那個女生一眼,這個女生的臉上露出甜甜的笑意,李時錦也勉強的擠出一抹微笑。
于梓良對那個女生說道:“好?!?p> 最后的最后,李時錦說:“你把一切交給時間,我把一切交給緣份,我們卻始終沒有把彼此交給彼此?!?p> 青春,告一段落了,告別了,一切的一切……
我們等候著青春,卻錯過了彼此。
相逢的人也許還會再相逢,錯過的人也許就真的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