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米陽的建議,薛芳點點頭。
一個公司要壯大,除了錢和貨,最重要的就是人。
而且在事業(yè)初期,人的作用要遠遠大于前兩者。
類似牛雅麗這樣能夠積極擴展宣傳自己公司,并不以自己只是一個小便利店工作而感覺不好意思,就是客惠多便利店絕佳的人才儲備。
這樣對公司有認同的人,稍加培訓,就是將來公司的頂梁柱。
和米陽薛芳預(yù)料的差不多,全天兩個門店都是滿負荷運轉(zhuǎn)。
等十點準時關(guān)門的時候,小小的便利店,很多貨架都銷售一空,這還是中間補了好幾次貨的緣故。
連夜加班把貨補滿,分散在兩個店的各位股東也都返了回來。
“西街店面銷售額9432元,南街店面銷售額剛突破一萬,達到了10138元,兩店合計19570元?!?p> “鼓掌!”
這個銷售數(shù)據(jù),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yù)計。
要知道,因為煙草證的關(guān)系,一個便利店最大的銷售產(chǎn)品并沒有上架。
今天銷售的產(chǎn)品,多是奶粉、罐頭以及休閑食品、飲料等。
還有少部分的日用品也有銷售。但因為日用品本身臨期貨品少,米陽供貨也不足,所以兩個店加起來,日用品總銷售額才剛剛不到兩千元。
不過,這也算是便利店今天促銷虧損的最大頭。
“整體除了日用品虧損大概900多,其他都是賺錢的?!?p> “整體利潤初步估計,在5%左右。”
兩個店的單日利潤,剛剛超過一千元,加上給員工的福利,其實是虧損的。
“不過總體向好。咱們晚上兩個店的營業(yè)額加起來也有三千多,貢獻利潤最高?!?p> “按照這個推算,明天后天全天保持這個促銷活動,營業(yè)額應(yīng)該不會低于一萬?!?p> “這樣毛利潤就有兩千多,等到活動結(jié)束,即使銷售額往下滑,我認為單店毛利潤維持八百元,應(yīng)該不是問題?!?p> 白二孩極為高興,這超出了他的預(yù)料。
“沒有那么高。便利店做的還是周邊五百米的生意,按照我和薛芳的測算,等煙草上了,日營業(yè)額有兩千,咱們就是賺的。”
“哈哈,那也好。你可記住,咱還有一份供貨利潤了,開店,絕對要大力開店?!?p> 白二孩被刺激的不要不要的,米陽和薛芳卻笑而不語。
倉促開店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利用這兩個試驗性質(zhì)的店面,把整套便利店系統(tǒng)理順,才是他們初期的目標。
更何況,米陽暫時真沒資金投入在這上面了,起碼需要便利店自身造血造一段時間了,在開始第二步的擴張。
他需要把不多的錢攢出來,搞一搞白酒了。
雖然昨天會上懟了陳小蘭,但他可不準備食言。
俗話說嫌貨的才是買貨的,米陽要是不打擊一下對方,陳小蘭還真說不準,會不會向前段時間拒絕他異地搬遷建廠那樣,拖著了事兒呢。
似乎客惠多便利店開業(yè)的影響也傳到了陳小蘭耳朵里,所以第二天兩人在東鎮(zhèn)酒廠見面的時候,陳小蘭倒是和顏悅色了很多。
“你這客惠多,準備走連鎖的路子?”
“嗯,是有這個想法,不過咱東鎮(zhèn)就這么大,連鎖也開不了幾家?!?p> “那倒是?!?p> 陳小蘭不想在沒用的話題上糾結(jié)太多,她的想法,如果是之前,可能受到一些人的影響,有些藐視米陽。
但經(jīng)過公積金退款事件,米陽當眾放話不做雜牌酒的事情,她也有點接受了現(xiàn)實。
東鎮(zhèn)酒廠要重啟,米陽和劉軍,就是她跨不過去的兩個坎。
她固然可以先生產(chǎn),再去外地招代理運營渠道,但現(xiàn)在酒業(yè)市場這么混亂,她也沒有信心,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去冒風險。
只有掌握了東鎮(zhèn)這個本土市場,她才敢于放手去其他地方碰一下。
想到這里,她也有點委屈。要不是資金緊張,縣里限制,她至于這樣嗎?
“參觀一下我們東鎮(zhèn)酒廠?”
進了酒廠大門,迎面是一個偉人雕塑。
這或許是那個年代建廠必備的形象設(shè)計。
雕塑后面是一棟灰撲撲的二層小樓,看樣子都像是蓋板樓。
陳小蘭帶頭,幾人繞過辦公樓,進了后面的廠區(qū)。
嗯,基本沒資產(chǎn)。
沒有洗瓶機,沒有封口機,只有一個很老式人工壓蓋機器。
再往里走,有三五個工人正在拿毛刷手工洗瓶,看的米陽直搖頭。
這也太撿漏了吧?
唯一能看的見的資產(chǎn),就是一個鐵鑄的甄鍋。
哦,竟然有一條翻曲生產(chǎn)線?
看看新舊程度,這應(yīng)該是剛安裝的,或許就是用食品協(xié)會那不多的公積金采購的?
看來陳小蘭這女人還是很懂酒的。
雖然好酒都講究一個人工翻曲,但實際在規(guī)?;a(chǎn)白酒上,用機器代替人工翻曲,不僅僅節(jié)省成本,更能保證酒質(zhì)的穩(wěn)定性。
再往后走,就是龐大的儲酒地缸了。
這或許是東鎮(zhèn)酒廠最值錢的東西了,目測起碼兩千口地缸,用來發(fā)酵清香型白酒,最是合適。
“后面那七百口,里面就是存的二十年前的老酒?!?p> “前段時間試驗性質(zhì)進行溝調(diào)用了一部分,但大部分還是都留著的?!?p> 米陽頗覺有趣,走過去看看,一個個密封條貼著,注意看了下,還真是八十年代的封條,更多的是七十年代的,還有一部分更早的,感覺封條都快要腐朽了。
“這些老酒,陳總準備怎么做?”
“我們準備做一款高端酒,起碼是青花汾那個級別的,但苦于資金壓力,沒錢購買基酒?!?p> “用現(xiàn)釀的新鮮酒,又感覺有點糟蹋,所以這不是想讓劉總和米總?cè)牍蓞⑴c一下?”
米陽直接搖了下頭。
“我愿意賣酒廠的酒,但不代表我愿意入股?!?p> “不過,我倒是有一個好的合作方式,不知道陳總感興趣不?”
“說來聽聽。”
“很簡單,那就是代工?!?p> “你只提供酒,我提供品牌還有包裝等一系列其他原料,你負責給我做成成品?!?p> 陳小蘭略微沉思,雙眼就變的灼熱了很多。
她也走南闖北,跟隨單位考察過不少地方,自然知道代工的意思。
這不但能解決她初期工廠的運營成本,等到時機合適,給廠子攢下錢,她也可以自己推出品牌嗎。
甚至專做代工也不錯啊。
只是這價錢,還有中間的利潤,以及米陽的代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