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帝逝去的第五天,南林以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速度集結(jié)四十萬大軍殺破龍虎軍大營,六個時辰之內(nèi)血染黃天,猩紅的落日為這個屹立了數(shù)百年的大國敲響了喪鐘。
這四十萬大軍勢如破竹,一路深入陳國腹地,除卻起初與龍虎軍那一戰(zhàn)慘烈了些,其后便如入無人之境,軍之所至,于無抵抗者。
百里煌在督帳中聽著斥候的匯報,思緒萬千。
本以為從龍虎軍觀之,陳國國力雖大不如前,卻也依舊強(qiáng)盛,可真的深入其國內(nèi)之后才得知,餓殍遍野才是陳國大多數(shù)城池府州的現(xiàn)狀。
重稅與苛政之下,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易子而食也并非是無稽之談。
一聞:胡兒村有一農(nóng)戶,家二子三女,不堪重稅,無以食,遂按年歲逐食女,女盡,夜殺村數(shù)人,匿于地穴,以為屯糧。
二聞:無月城城主不得百姓稅收,為巡查官吏于街鞭笞,城主怒,奮起持刀殺巡吏,后攜隨從數(shù)百人,落草于荒山,不料山中無可食者,無奈困死其中。
三聞:白姥山有群匪,數(shù)眾,自居一地,因免得賦稅,屯糧千擔(dān),生活自足似桃源,慕名者眾。
凡此種種,不計(jì)其數(shù),甚荒唐。
百里煌在放著陳國地圖的案后負(fù)手而立,眉眼深沉,如此說來,陳國其則早已名存實(shí)亡,而龍虎軍只不過是它最后的殼子而已。
其實(shí)他本沒有吞并陳國的打算,只是昨日他正與趙天開商討軍情之時,那位宋副將向他引薦了一個人,而這個人,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此人,正是葉無緣。
百里煌第一次見葉無緣就覺得此人不似凡人,雖然他只是拱手淺施了一禮,但并不會讓人覺得有冒犯之意。
他見過紫云道人許多次,眾人都道其是道法成大能者,可話語間他還是能感覺出其身上未散去的少許俗氣。
到葉無緣不一樣,他只是現(xiàn)在那,就能讓人不自覺的靜下心來,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好似一種天生的親密感。
葉無緣初見這位久聞大名的小皇帝也是眸光一閃,本以為怎么也得是個三四十歲的人物,沒想到居然長相與他一般年少,只是眉眼更鋒利一些。
二十來歲的年紀(jì),竟然有如此治國之能,當(dāng)真是天生的帝王。
且觀其周身氣數(shù),紫中帶金,金中夾彩,乃是通身的紫薇帝星氣數(shù),若是能將陳國的大多數(shù)疆土交于其手中,想必他能安心不少。
“先生為何而來?”
“陳龍帝昏庸無道,沉迷邪道,致使陳國無數(shù)百姓深陷煉獄之中,如今陳龍帝已死,在下為陳國百姓而來,還請與陛下單獨(dú)一敘?!?p> “朕為何信你?”
葉無緣聞言輕笑一聲,道一聲:“得罪了。”
他單手一揮,帳中除了百里煌以外的其他人皆目色凝滯,體不能動,竟似是時間停止一般。
百里煌雙手微微握拳,幾個呼吸之后又松了下來。
他走到桌案邊坐下,倒了兩杯茶水,道:“先生,請?!?p> 葉無緣一挑眉,看來確實(shí)是有些膽識的。
“陛下好氣度?!?p> 百里煌抿了口茶水后搖了搖頭。
“沒什么氣度不氣度的,像先生這般有如此手段的人,若是想要朕的性命,可以說是易如反掌,想必朕再怎么憤怒亦或是害怕都是于事無補(bǔ)的,倒不如順其自然,看淡些?!?p> 葉無緣聞言心中歡喜,這人但倒是實(shí)誠。
他在桌案的另一邊坐下來,一字一句的將自己的想法與這位少年帝王分享。
陳國之難雖然說是人禍,可確實(shí)也有妖邪在其中作祟,既然他管了此事,還是想要能做的更好些的。
眼下最迫切的一個問題便是凜冬將至,而陳國百姓卻難以度過此冬。
葉無緣想要與百里煌做個交易,南林國情剛趨于穩(wěn)定便遭逢戰(zhàn)亂,想必國內(nèi)上下也不好受。
雖說四周除了陳國之外其余都是些邊陲小國,可若南林國力因戰(zhàn)空虛,那些小國說不定真的會趁機(jī)奪勢。
所以葉無緣的意思是,他助南林一舉拿下陳國,但是南林要盡可能減少陳國凜冬到來后的傷亡。
也就是說,南林借助葉無緣之力先統(tǒng)疆域,定國邦,而后南林則要解決內(nèi)政這個大難題。
說實(shí)話,其實(shí)這筆交易對于葉無緣來說是容易的,還是那句話,凡是可以用武力解決的問題在他這里都不算問題,反而是內(nèi)政民事這種更為麻煩。
一來他沒有處理此等事物的經(jīng)驗(yàn)才學(xué),而來他也對此道沒有興趣,倒不如讓出去。
百里煌其實(shí)也清楚這一點(diǎn),不過想到南林的官場本身就需要整治,在加上陳國的疆域不過是范圍更廣些罷了。
若是此事成了,那么南林必將是一座空前的皇朝,且南林也會省去許多邊境的麻煩,如今有這么一位大能在,何不把野心放大一些呢?
只是……
“我可以答應(yīng)先生,但是先生也需要答應(yīng)我一個請求。”
“說來聽聽?!?p> “我想讓先生以仙師之名出任南林國師,為期三年,三年之后,先生方可尋一個理由離去?!?p> 似乎是怕葉無緣誤會什么,他補(bǔ)充道:
“當(dāng)然,先生只是掛名而已,版圖新定之下,必定需要一把寶劍懸于其上,否則這天下怕是來的快去的也快,僅憑南林現(xiàn)在的國力定是守不住的,甚至最后徒惹得竹籃打水,一場空?!?p> 他,想讓葉無緣做這把寶劍。
葉無緣沒想到他會提出這種要求,一時間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說實(shí)話,他并不想做那柄劍。
身于塵世中,心游逍遙外,持卷半壺酒,悠悠真仙人。
若是他真做了那把劍,與紅塵有了牽絆,還算是真仙么?
他從茶溫想到茶涼,百里煌也不催,帳中安靜的可聞落針。
“罷了罷了,這天下果真沒有好做的買賣,就如你所說的辦吧?!?p> 希望老頭知道以后不會氣的將他逐出師門,誰知讓他來歷練,他竟當(dāng)上了仙師。
二人說定之后,葉無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新學(xué)來的傳送法陣將遠(yuǎn)在他方的南林軍隊(duì)傳了過來,隨后他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除去了陳國沾染邪術(shù)的一些官員,其中就包括上將軍郭勇。
在其陣法的幫助下,南林軍勢如破竹,僅僅一月之余便攻占了陳國大部分疆域,至于剩下的邊陲地帶,現(xiàn)在收了只不過是多塊累贅,還不如直接讓給那些虎視眈眈的小國。
深秋將過,寒冬將至。
南林原百姓皆為大勝而歡呼雀躍,而葉仙師之名也在推波助瀾之下響了起來,百姓紛紛奉其為南林功臣。
雖然朝廷明令禁止為葉仙師建堂立廟,可卻擋不住那些偷偷半夜燒香向葉無緣許愿的人。
葉無緣看著眼前從四面八方飄來的香火功德,頓時有些苦惱,拿人錢財替人消災(zāi),香火亦是,索性還不如不要。
他抬手將那些香火揮散,可散了舊的又有新的,索性他便施了個法術(shù),短了自己與香火之氣的感應(yīng),那些新生香火無人可尋,無處可去,往往升起后盤旋幾息便自動散去。
不過不得不說,百里煌這一計(jì)確實(shí)有用,有陳國廣道仙宗的例子在前,其余的那些小國就算是再眼饞,看在葉仙師的面子上也得多思慮思慮,如此一來,倒是真的為南林省去了不少麻煩。
一處歡喜,一處憂愁。
一月之內(nèi)便經(jīng)歷改朝換代的原陳國百姓更是愁上加愁,在他們的認(rèn)知中,新的朝廷也就意味著新的賦稅,如今肚子都吃不飽的他們,哪里還有錢繳稅,真愁煞人也……
只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新帝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免除陳國舊民一年的賦稅,此令一出,頓時安了許多新民的心。
再者,因?yàn)樵汝悋蠖喙賳T都未做過多抵抗,所以很多舊屬的官職得以保留,朝廷派下來的新官員只是負(fù)責(zé)將他們登記在冊,這也使得新民安心不少。
眼下,擺在南林朝廷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要盡可能保證新民在今年冬天中的溫飽。
眼看寒風(fēng)越來越凜冽,南方新民的生計(jì)面臨的威脅也越來越大,朝廷眾官員的心也一直不能安。
“陛下,如今原陳國舊部的軍隊(duì)也大多被我方收編,但是其中軍士的風(fēng)氣實(shí)在是令人不敢恭維,眾士卒散漫無度,甚至染上了賭淫等不良嗜好,實(shí)在是急許整頓啊?!?p> 兵部尚書提及此事就憤慨的很,他怎么也想不到,陳國堂堂的百年大國,竟然養(yǎng)出了這么一群……廢物!
百里煌頭戴鎏金冠冕,端坐在龍椅上,聞言閉了閉眼睛。
“著兵部全權(quán)委命新編軍卒,重訓(xùn)其軍風(fēng)軍紀(jì),明定軍中律法,亂軍之下可施重罰,必定要盡快整頓軍中風(fēng)氣,凡有不從者,格殺勿論,凡煽風(fēng)點(diǎn)火鼓動他人者,斬立決!”
“是。”
接下來是戶部,戶部目前的問題是最惱人的。
“陛下,臣等本擬將我南林舊民今年的稅收換成食糧用以賑災(zāi),可陳國新民數(shù)目太過龐大,這些食糧怕是不夠用,總不能將明年的留種當(dāng)作賑災(zāi)糧發(fā)放吧?!?p> 這事百里煌也在頭疼,抬頭問其他人,“諸位愛卿對此可有什么高見?”
此話一出,底下的人紛紛吵吵嚷嚷成了一團(tuán)。
此次朝會是南林吞并陳國后的第一次,葉無緣作為如今整個南林的“仙師”自然是要象征性的露露臉。
他聽著身后嘰嘰喳喳的眾官員,只覺得他們比早市上叫賣的小販還要聒噪,尤其是那邊說急了眼的那幾位,跟要打不打的潑婦在罵街似的。
不過,吵歸吵,能吵才能出法子,要是他們不吵了,估計(jì)這南林朝堂就都是混吃等死的酒囊飯袋了。
葉無緣索性將自己的聽覺封去,反正他連地都沒種過,聽了也插不上嘴,就隨他們?nèi)コ沉T。
就在葉無緣快要站著睡著時,有一人往中央走了幾步,似乎是有了主意。
葉無緣心有所感,隨即恢復(fù)聽覺,聽他說。
“陛下,臣有一計(jì)?!?p> “愛卿請講?!?p> “臣以為,國庫中存留的糧種也不是全不可動,國庫中的糧種本就是按照戶籍來存種,但來年卻并不一定要所有的百姓要種糧食,或許可鼓勵百姓播種其它作物比如蔬菜瓜果來彌補(bǔ)糧種的不足。”
百里煌聞言抬眉,似是覺得這法子也是一條出路,只是……
“可百姓皆以糧為本,種瓜果只是輔助,如何才能讓他們專種瓜果蔬菜?”
葉無緣點(diǎn)點(diǎn)頭,確實(shí),民以食為天,先吃飽,再吃好,這是根種在普通百姓心中的觀念。
糧食是吃飽的根本,而其它只是添滋加味,想憑一句話就讓他們放棄根本,多少有些扯。
那官員答道:
“百姓不愿放棄種糧食是因?yàn)榉N其它的作物得不到保障,可若是有朝廷做保,到時候?qū)⑦@些其它作物統(tǒng)一收購,百姓看到保障,愿意種的想必會多許多。”
這話說的還真在理,百姓只要種出來就能保證有錢拿,自然是愿意種的,只是朝廷又該拿這些菜怎么辦呢?
“賣東西么,自然是商人的手段要高明些。
臣覺得若是此法真的實(shí)行起來,我等大可以借此培養(yǎng)一批專門為皇室服務(wù)的商人,即——皇商?!?p> “皇商?”
“正是,如今我南林之版圖空前絕后,因個人境遇被埋沒的經(jīng)商奇才定是不計(jì)其數(shù),何不專門辦一場考試,為這些寒門商才提供一條出路呢?”
百里煌聞言雙手一拍叫了一聲好。
“此計(jì)實(shí)妙,可謂是一舉多得,倒是可以一試,葉仙師覺得如何?可有何見解么?”
葉無緣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被點(diǎn)名,笑著搖頭道:
“論治國,葉某自然比不得在場諸位,這位大人的計(jì)策葉某聽了也覺得甚妙,不過要論見解么,說到糧食,在下倒是想起一句話,斗米恩,升米仇,人性本貪?!?p> 他這么一說,大殿之上有的人若有所思,有的只覺得他扯遠(yuǎn)了。
良久過后,百里煌開口道:
“仙師說的是,我南林新朝版圖剛定,雖說解決南部新民的溫飽問題迫在眉睫,但確實(shí)不宜憑盡全部余力。”
正所謂有所求才有所行,若是將新民喂的太飽,將此事解決的太過輕松,很容易給他們一個朝廷予求予取的錯覺,來年若是出現(xiàn)天災(zāi)人禍等事導(dǎo)致朝廷無力供養(yǎng),怕是可能會出現(xiàn)亂子。
在此事上,還是要留一手的。
經(jīng)百里煌這么一說,底下的官員大多也明白了過來,做起事來也更加三思了些。
同時,他們對葉無緣的崇敬之情更甚。
仙師不愧是仙師,果然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