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梅兒盈盈

17 那個院子

梅兒盈盈 梅杉 1479 2022-06-01 09:09:02

  在大楊樹正北有一個高高在上的院子,院子里有很多建筑講究的房子,不清楚多久沒有人住了。

  每次和小伙伴進進去玩耍都要沿著一個大大的斜坡走上去。我很喜歡這個平整寬大的斜坡,永遠是那么的干凈。

  院子里有大概八九十來間房子,院子不太大。院里有一棵大樹,我隨小伙伴們都叫它別枝樹,大家都覺得這棵常年綠的只有樹枝沒有樹葉的樹很奇特。有人把樹枝折一小段下來,我拿到后放在鼻子下細聞,一種很強烈的氣息直沖而來,我的記憶便在這一瞬間定格。無論以后走過多少歲月,童年那個廟里的那棵樹永遠不能忘懷。長大后我才知道這是一株柏樹。

  我喜歡到每一個房間一探究竟,木頭門窗還都完好,但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沒有。

  幾個房間因為常年沒人打掃到處都土哄哄的。不過我們依然喜歡在里面玩捉迷藏,在每一個房間或墻角過道躲藏。不知為什么我有點喜歡在里面到處鉆,似乎這里有一種特別的清靜,沒有煙火氣,滿院子飄散著淡淡的清香,那就是柏樹的氣味。

  整天只有小孩子進進出出玩耍,于是我們一幫小孩覺得這就是我們的天下,成年人沒有誰會光顧。這里仿佛約定俗成一般成了孩子們的第二個家。一幫男孩女孩吃飽喝足后就從家里跑出來,直奔這里聚集,比我大幾歲和小幾歲的都有,起初我更愿意跟著比我大兩三歲的孩子玩耍,后來覺得還是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比較好,上下不超過兩歲。這樣我就能有發(fā)言權(quán),會被平等對待,偶爾也能有說一不二的主導性。

  到了吃飯的時間,找不見孩子的家長先在街門口喊自家孩子的小名,幾嗓子沒有回應就會首先到這里找,然后才到附近的人家找。

  有一次,我終于說服了姥姥,帶著明哥來我家,然后把明哥領(lǐng)到常常玩耍的地方參觀。明哥顯出沒見過世面的膽怯,我拉著他的手表示鼓勵,似乎在說有我在什么事情都不會有,跟著我就放心大膽往里走。我把明哥介紹給認識的小伙伴們,但明哥不習慣和陌生人玩耍,我只好陪著他返回到姥姥家。

  后來有外地乞丐流浪到村里后,偶爾會在這里對付著暫住一晚。于是我心中多少有些懊惱,好長時間不再愿意到那個院子里玩耍,大有我鐘情的風水寶地被污染的感覺。

  記不清是幾年后院子里的房間都被拆了,通向院子的寬寬斜坡也被填平。我家門前成了更大了的一片空地,一度有人搞了一個大坑,好像是為了漚肥用,夏天雨水會聚集。大概之后有村人提出異議,大坑又被填平了。

  再后來院子的原址有人家蓋了新房,不幾年又都陸續(xù)搬走了,有拆了房子的痕跡,也有閑置的,幾乎沒有誰家住。慢慢的村人已經(jīng)習慣了這里的一大片空地,始終沒有再利用。

  我展開思想的翅膀回溯到更加久遠的年代,遙想當年這個院子與大楊樹遙遙相對,那是何等和諧。這里應該是全村最繁華的地帶,每逢年節(jié)一定有不少人都來這里,也會在大楊樹下納涼歇息。

  據(jù)說老早之前這里是有人住的,一個姓高的長者,大概與我爺爺年齡相仿,人們都稱呼他為高師傅。

  高師傅收容了一個來到這里的少年孤兒做徒弟,高師傅去世后,這個叫做崇修的徒弟也住過幾年。

  再后來徒弟便還俗,做了人家的上門女婿。

  我爺爺曾做糕點生意,開著小吃鋪。來到這里的人們餓了也或許到我家買個小點心吃,沒帶錢的就賒賬先吃著。我家有個大碾房,全村人都會帶著米來我家碾米,那時的人來人往可以想見。

  我爺爺奶奶對高師傅非常敬重,父親幼年就曾拜認高師傅做義父,所以我稱呼崇修為大爺。但街上幾乎所有的人私下都不叫他的名字,而是叫他小老道。我父親和崇修大爺保持了自始至終的同門師兄情誼。他家距離我家很近,就在正對的東巷子里第二家,我常去他家找他的女兒萍萍玩。

  到我有記憶時,雖然院子已閑置多年,一派破舊,但畢竟原貌完好。

  而今,童年的嬉戲場所已然是不復存在,一點痕跡都沒了。但在我的記憶里那個院子分明一直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