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開局造了李二的反

第七十章 立體防御

開局造了李二的反 a去年今日此門中 1639 2022-08-06 11:09:36

  不過幸運的是。

  唐軍自從占領(lǐng)了新野后。

  為了掃清地方的殘余勢力。

  竟然拖了五六天。

  這才抵達了襄州城外。

  李佑充分發(fā)揮了袁嘟嘟的天賦。

  固守。

  當他決定死守的時候。

  他的腦子里突然變聰明了不少。

  如同韓立修煉了《長春功》一般,他感覺自己的五官開始敏銳起來。

  這個技能可以無視負面buff。

  腦子里浮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守城畫面,一下子守城經(jīng)驗上了一個檔次。

  雖然袁嘟嘟在明粉的眼里一分不值,屬于是人人喊打的狀態(tài)。

  袁嘟嘟以前風評挺不錯的。

  學術(shù)界也對袁崇煥的正面評價大于負面評價。

  如果用擅自斬殺毛文龍來說袁崇煥該死的話,說他不守軍令。

  那韓信白起、岳飛衛(wèi)青,這幾個人,你要是嚴格的摳法律條文、摳軍令,這幾個也都有該死的地方。

  你可以殺魏忠賢。

  可以殺袁崇煥。

  甚至有沒有理由。

  理由是什么都無所謂。

  但你必須找到能替換他們位置的人。

  或者說,你自己能掌控全局。

  殺他們一兩個無關(guān)大局。

  可惜,崇禎一條也做不到。

  要說誰是明朝覆滅的第一責任人。

  崇禎。

  至于為什么現(xiàn)在袁嘟嘟的風評會變的如此之差。

  其實這一切就是《竊明》顛覆了袁崇煥的形象。

  再加上不少書跟風,就形成了這種風氣。

  當年督師凌遲,百姓爭啖其肉。

  今日墓木早拱,鍵盤俠爭毀其名。

  時間有古今之別,愚暗無高下之分。

  袁崇煥的守城經(jīng)驗被李佑一吸收。

  李佑便開始發(fā)揮固守的積極性。

  現(xiàn)在是正月。

  正是一年中最冷兩個月之一。

  命令將士們往城墻外壁潑水結(jié)冰,形成了一層層堅硬又光滑的冰墻。

  雖然唐朝的氣溫略高。

  但是這冰墻還是被建好。

  這種冰墻,可以讓唐軍攻城的時候,云梯成擺設(shè)。

  只能從城門進攻。

  然后采取神龜戰(zhàn)術(shù)。

  嚴令禁止出城迎戰(zhàn)。

  無論唐軍如何辱罵挑釁,始終不渝地采取了龜縮戰(zhàn)術(shù)。

  只守不攻。

  接著用數(shù)百座碉堡部署于漢江兩岸。

  以免李佑軍重蹈李勣丟失樊城的覆轍。

  這種碉堡當然不是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只是用以二三尺圍栗木作豎木,入土五六尺,復施橫木,中設(shè)箭窗。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固定射箭點。

  之后李佑軍收到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那就是在城外挖坑。

  特別是城外的制高點,帽兒山,更是挖了四五道。

  這座山就是南山。

  在熱兵器時代。

  有著“山存則城存,山失則城失?!钡姆Q號,雖然在冷兵器時代這個山作用沒有特別大。

  但是居高臨下,總是有一定優(yōu)勢。

  然后圍著襄樊城也挖了三圈。

  特別是西邊。

  李佑更是不計成本,挖了五圈。

  然后布置了大量的鹿砦拒馬與陷阱。

  這是因為襄州城東、城北、城西北三面有漢水環(huán)抱。

  城南、城西南諸山環(huán)繞,地形復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僅城西有一條長約4千米的狹長走廊。

  十分平坦。

  便于騎兵機動。

  李佑劃時代使用了塹壕戰(zhàn)術(shù)。

  這種戰(zhàn)術(shù)在一戰(zhàn)中成名。

  是步兵的地獄。

  盡管沒有機槍疊加的效果。

  但是對付拋射性武器有奇效。

  不出李佑預料,唐軍工匠學會了回回炮。

  這次南下評叛。

  唐軍大量制作。

  而戰(zhàn)壕對對付這種玩意兒真的堪稱克星。

  有人會想,要是唐軍又學走了,怎么辦?

  都這時候了,可拉倒吧。

  走一步算一步。

  說起來這戰(zhàn)壕還是喜歡打呆戰(zhàn)的曾國藩發(fā)明的。

  這就是所謂的結(jié)硬陣。

  曾國藩的這種戰(zhàn)術(shù)。

  簡單說來,就是每到一個地方,士兵就立刻挖戰(zhàn)壕。

  然后全部進入戰(zhàn)壕中,不論是攻城還是野戰(zhàn),他都是這一招。

  而且每每以兩三萬人的兵力,包圍和全殲太平軍幾十萬人。

  也不要懷疑冷兵器時代不能用戰(zhàn)壕的威力,曾國藩當時裝備的熱武器也是很少的。

  可是不妨自行腦補一下畫面,當拿長矛的李佑軍。

  自己跳到戰(zhàn)壕里頭。

  如果唐軍過來,居高臨下,從戰(zhàn)壕上頭用長矛刺,用石頭砸。

  畫面太美。

  這不是送死嗎?

  當然有辦法。

  立體防御。

  首先大量使用弩。

  讓他們采取三段式交替攻擊的戰(zhàn)術(shù)。

  形成火力優(yōu)勢。

  用以遠距離射擊。

  再在戰(zhàn)壕內(nèi)輔以長槍兵和盾兵。

  平時用于從城內(nèi)運送物資。

  唐軍沖鋒到戰(zhàn)壕附近。

  便用于近戰(zhàn)反沖鋒。

  接著大量砍伐樹木,削尖后充當鐵絲網(wǎng)的作用。

  接著在戰(zhàn)壕在布置陷阱。

  形成以“回回炮加弩機加重甲步兵加陷阱”的立體防御。

  大大的增強了戰(zhàn)略縱深。

  這讓整個襄樊兩城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一時間塵土飛揚。

  讓襄州的空氣質(zhì)量都下降了幾個檔次。

  最后考慮的就是糧食問題了。

  守城也不是短時間的問題,幾十萬人的吃喝問題也是必須要考慮的。

  不然一直圍而不打。

  也夠李佑軍喝一壺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