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下半葉和19世紀上半葉,瑞典開始了工業(yè)現代化,瑞典工人階級的隊伍也隨之發(fā)展壯大,工人負擔著巨大的工作壓力,生活卻極端困苦。19世紀50年代后期,地方性的工會組織先后在瑞典各地、各個行業(yè)中建立,工會通過罷工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與生活待遇。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在瑞典獲得了廣泛傳播,為瑞典社會民主黨的成立準備了思想條件。1889年4月1日,瑞典全國16個社會主義俱樂部和51個工會俱樂部的49名代表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會議,宣布成立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
1897年瑞典社會民主黨在愛爾福特綱領的基礎上擬定了其首份黨綱,綱領宣告:“社會民主黨不同于任何其它政黨,旨在徹底改造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組織,實現工人階級的社會解放。”其指出“私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導致當今文明種種弊端的主要原因,這種方式將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并將社會化分為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
瑞典社會民主黨形成于瑞典資本主義發(fā)展初期,從產生過程來看,瑞典社會民主黨建立在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工人階級逐漸發(fā)展壯大,馬克思主義在國內傳播的基礎上。從其指導思想上和人員組成上看其屬于無產階級的政黨。從與工會的關系上看,其建立與工聯主義關系密切,因而其在創(chuàng)立之初就比較關注現實問題。如實現自由主義的普選權綱領、通過爭取普選權解決重大社會問題,以及諸如縮短工時、國家保障等社會改良。
其社會主義觀主要表現在,在政治主張上,瑞典社民黨旨在實現工人階級的社會解放。主張消滅資本主義制度,而代之以社會主義制度。在階級斗爭的理論上其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是觀點是一致的,明確提出了要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伯恩施坦主義的出現、蔓延和泛濫,第二國際走向分裂,瑞典社會民主黨性質也發(fā)生了變化,經歷了分化和改組。1914年,瑞典社民黨左、右兩派就社民黨人參加政府的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最終決定在原則上不反對接受政府所交付的任務,形成了類似“米勒蘭主義”的決定。這一決定也最終導致了黨的分裂。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后,黨內左派在澤特?霍格倫的帶領下,新成立了左翼社會黨。社會民主黨最終走向分裂,社民黨也從革命黨向改良黨轉型。
1905年2月至1920年社會民主黨的黨綱先后經歷了三次修改,在1905年,瑞典社會民主黨六大上調整了1897年黨綱,在1911年,1920年瑞典社會民主黨分別再次修改黨綱。但這幾次修改都堅持了原黨綱的基本立場,即黨的目標是科學社會主義,實現生產資料社會化和建立沒有階級的社會。
如何看待在修正主義影響下瑞典社會民主黨的分化、重組?如何看待社會民主黨此時的社會主義觀?筆者認為第一,其分化重組有著特定的歷史條件。修正主義與社民黨的分化重組是在資本主義發(fā)展相對平穩(wěn)的時期。在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暫時繁榮,工人階級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改善,在政治上,資產階級的統治更加成熟老練,其逐步推行民主政治,工人階級參與合法的經濟和政治斗爭的能力和機會較以前大大擴大了,這也沖擊了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斗爭、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過一段時期的發(fā)展,部分意志不堅定的無產階級對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信念難免出現了動搖,而伯恩斯坦及其理論相對務實的特點,也契合了這部分人的思想。第二,就瑞典社會民主黨而言,其具有關注現實問題的傳統,其產生與工聯主義聯系密切,修正主義“運動就是一切的觀點”,某種程度契合了其追求解決現實問題的主張。第三,在瑞典社會民主黨轉型后的社會主義觀上,還是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但在暴力革命的問題上,其由原來建黨時的較為模糊,轉為徹底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學說,放棄了利用暴力革命奪取政權的理念,走上了通過議會進行合法斗爭來奪取政權的改良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