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上午,一個小可愛出生了。
小小的一只,6斤4兩。
那時長期在省城工作的姑姑,正好回了老家,見到了初出生的小可愛。
說實話,剛出生的嬰兒確實不太好看。
但可能也是某種神奇的血緣連結(jié),姑姑看得挺開心、挺激動的。
第一次見到這么小的孩子,還是自己家的,跟自己有著血緣關(guān)系的,很神奇的感覺。
剛出生的孩子,小小的、軟軟的一團,抱起她,足夠使人緊張得全身僵硬。
好在姑姑以前也抱過別的小嬰兒,雖然沒抱過這么小的,但在護士的指導(dǎo)下放松下來,抱著小小的她,也是游刃有余。
那幾天,姑姑跟著在醫(yī)院照顧。學(xué)著沖奶粉,試水溫,給小嬰兒喂奶。每兩小時喂一次,一次只喝小小的20毫升,可能大人喝就一口,但那小小的容量也夠小嬰兒嘬好一會兒。
就這個量也是慢慢增加的,剛出生那幾個小時,一開始是喂水的,等她適應(yīng)了,排完胎便了,才開始喂奶,先是10毫升,再是15毫升,然后才是20毫升。
在醫(yī)院里,姑姑不止學(xué)會了沖奶粉,喂奶粉,還學(xué)會了給小嬰兒換紙尿褲、洗屁屁,換衣服。
而在醫(yī)院里,姑姑還差點鬧了個笑話。
那天中午,護士通知把小嬰兒送去樓下的沐浴室,護士要給小嬰兒洗澡。
那是姑姑第一次去,帶著小嬰兒的換洗衣物,推著醫(yī)院配備的嬰兒床去了。
到了那門口都是排隊的人,醫(yī)院里新生兒還挺多。那幾天,天都挺冷的,每個嬰兒都包得嚴(yán)嚴(yán)實實,跟一個個球似的。
人群中,姑姑成了一個亮眼的存在,貌似那些排隊的人,都是婆婆媽媽,沒有未婚女性。
姑姑也是第一次來,有點懵懵的,就聽護士指揮,填了表格,把孩子交給了護士。
那些婆婆媽媽還三三兩兩地在聊天,姑姑覺得她格外地格格不入。有幾個婆婆媽媽看著已經(jīng)被送去的小嬰兒,甚至還在扒門縫,看護士給孩子洗澡。
說實話,姑姑心里也想看看,但她也擠不進那些婆婆媽媽中間去,只能在門口無聊地站著,穿過縫隙瞅一瞅。
過了好一會兒,有小嬰兒陸續(xù)被推出來。每次出來一個,姑姑也上前看一眼。到第三個出來的,姑姑也照例瞄了一眼。
呃,這個也不是。
但應(yīng)該出來了才是。
姑姑回頭又看了一眼,好像是的呀,這衣服、包被是我們家的。
剛好護士念了嬰兒的媽媽的名字,還真是。
真是糟糕,洗完澡,換了衣服,姑姑居然沒看出來自己家的孩子了。
主要也是姑姑有點臉盲,加上才剛認(rèn)識這個小家伙。
姑姑看著護士推著的嬰兒床,左看看、右看看,姑姑又去摸小嬰兒的手了,每個嬰兒手上都戴著寫著媽媽信息的手環(huán)的。
可是手環(huán)呢,怎么不見了?
不會抱錯了吧,那一秒里,姑姑的腦海里翻了108遍電視劇里的狗血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