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不愿再回的須彌山,只有藥仙谷和靈泉山,能夠被牧云稱作故鄉(xiāng)。
藥仙谷的夏季,可以入藥的花草綻放,順風(fēng)刮來幾許藥香。
云家藥鋪的生意一如往常,相當(dāng)景氣。
雖然牧云經(jīng)歷了幾重山河,生死難關(guān),現(xiàn)實時間只度過一載有余。
藥鋪伙計吉慶最先看到了身材高大的牧云,仔細(xì)瞅了一陣,認(rèn)出是曾在鋪子短暫住過的舊相識。
牧云留著絡(luò)腮胡,眼神透亮,仿佛是從荒野中走出的獵人。
吉慶沒打招呼,扭頭往里走。
“東家,牧云回來了?!彼M(jìn)門就朝庫房方向喊。
云寧撩開簾子,無暇理會卷起的衣袖,腳步急促地穿過鋪子,來到了面積寬廣的院落。
牧云披頭散發(fā)站在遠(yuǎn)處,看起來分外滄桑,與一年前相比判若兩人。
云寧并沒有怪責(zé)牧云,相反,對他有種類似于親情的情感。
“別在外邊站著了,快進(jìn)院?!痹茖師崆榈卣泻羲?。
吉慶之前不確定主家的態(tài)度,見云寧依然歡迎牧云,立馬不再偽裝,給了他一個擁抱。
云家主母走出屋,眉眼依舊和善,微笑看著牧云:“你什么時候到家的?”
伯母傳遞給牧云的善意,令他心生暖流,只覺脊背異常溫?zé)帷?p> 自從經(jīng)歷過逆龍瀑布之后,牧云早已寒暑不侵,對溫度的感知并不敏感。
這是一種久違的心境。
更準(zhǔn)確的說,在近三十年的生命旅程中,這種感覺發(fā)生的次數(shù),掰著指頭就能數(shù)得過來。
“我要去南海,途經(jīng)藥仙谷,特地來看望你們。”牧云的嗓音有些沙啞。
云瑤的兄長云正已成家,聽見院子里的講話聲,領(lǐng)著剛學(xué)會走路的兒子來到院里。
他沒見過牧云,但在云瑤出家前的往來書信中,時常見到這個名字。
云正拉著兒子的手,問道:“你應(yīng)該就是信中常提到的牧云吧?”
他和云寧有七分相似,眉眼更是猶如一個模子里刻印出來,因此并不難辨認(rèn)。
牧云拱手見禮道:“小可牧云。”
“多虧有你,瑤兒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里修成正果?!?p> “其實是你們廣修善緣,才有今世之緣分?!?p> 云寧和伯母都不是愛好炫耀之人,也不覺得自己做的事有什么特別之處,巧妙地岔開了話題。
云寧道:“你既然回了藥仙谷,就在家里住幾天再走吧。”
“晚輩依然是魔族的狩獵目標(biāo),在警報解除之前,我不能在此多耽。”他不想給云家人帶來危險,只能婉拒云寧的好意。
此番見面,他事先布置好了結(jié)界。
經(jīng)過五毒柱加持,尋常結(jié)界也有對魔族的限制。想要攻進(jìn)來,必定要動用魔力。
如此一來,就會驚動布陣的牧云。
云寧不喜歡勉強(qiáng)他人,也明白牧云如今事務(wù)繁多。能在百忙中來藥仙谷一趟,已實屬不易。
他又提到了云家藥鋪捐建寺院之事。
牧云詢問詳細(xì),臨分別前,蹲下身望著羞怯地躲在父親腿后邊的小孩,摘下?lián)碛心耢o心作用的圣心吊墜,微笑道:“叔叔送你一個吊墜,怎么樣?”
小孩子尚不能言語,不知龍心玉質(zhì)地的圣心吊墜是件不可多得的精神系法寶。出于本能,接過了牧云遞來的吊墜。
入手微涼,至于其余妙用,他完全沒有概念。
云正經(jīng)營著一家古玩店,打眼一瞧,就能看出圣心吊墜的價值。
“聽話,把吊墜還給叔叔。”云正蹲下身子,想從小兒手中拿回吊墜,再度還給牧云。
牧云直言道:“這個吊墜是由龍心玉打造,經(jīng)過云瑤加持的法寶,也算是姑姑對侄子的祝福。一番心意,不必推辭。”
云正剛拿過吊墜,聽說是云瑤加持之物,沒有再堅持,將吊墜重新交給并不甚歡喜的兒子。
牧云送完了禮物,明白是時候出發(fā),雙膝跪地,不顧云家伯父和伯母的阻攔,結(jié)結(jié)實實地磕了三個響頭。
他和云瑤畢竟有過一段塵緣,如今終了,也該給自己一個交代。
牧云本想再留下些許銀兩,奈何云寧堅執(zhí)不收,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
獨自行出云家藥鋪,深深回望一眼。
他是聰明人,知道卷入魔族紛爭之后,很容易給身邊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風(fēng)險。
這次分別,大概日后也不會再相見。
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連棟木屋和籬笆圍墻,以及晾曬藥材的院落和其中忙碌的伙計,都深深刻印進(jìn)靈識之海。
他這一生都會將這里視作故鄉(xiāng)。
哪怕滄海桑田,信念也不會改變。
……
云家和普陀山附近的藥鋪有生意往來,時?;ネ〞?,因此知曉云瑤的佛號是圣心菩薩。
碧落崖對面的半山腰,修建了一座面積不大的寺院。門口牌匾上工整雋秀的刻著三個大字——圣心寺。
牧云爬上精心修建的山路,輕叩門扉。
一個身穿青衣的小沙彌開了門,仰頭俏生生問道:“你找誰?”
“在下是來燒香禮佛的信徒?!?p> “寺里只有圣心菩薩塑像?!?p> “在下專為菩薩而來?!?p> 小沙彌甚為驚異地打量一番牧云,閃身道:“進(jìn)來吧?!?p> 牧云跟隨小沙彌,進(jìn)入了面積很小的菩薩殿,上首居中有尊銅塑鍍金菩薩塑像。
立于凈世白蓮之上,善目低視,仿佛垂憐于蕓蕓眾生。
菩薩像前有張干凈桌案,居中有個銅爐,里面燃著的香火旺盛。
香煙裊裊,飄到結(jié)實的橫梁之上,圍著椽木打轉(zhuǎn)。
兩盞油燈的火苗,猶如兩粒黃豆,穩(wěn)定沉靜地燃燒。
很黃很溫暖。
小沙彌笑道:“藥仙谷都是圣心菩薩的信徒。香火很旺盛,是不是?”他以為牧云是個外來客。
牧云隨口支應(yīng)了幾句,然后請小沙彌取來一炷香。
恭敬焚香,禮拜圣心菩薩。
他低誦了一遍觀音經(jīng)。
小沙彌保持安靜,在旁側(cè)耳傾聽。小寺廟請不到高僧,牧云參透佛理,非是等閑所能比擬。
他聆聽一遍,善意打心底油然而生。
誦經(jīng)已畢,牧云睜開雙眼,從玉葫蘆中召出幾張銀票,交給了小沙彌:“這是在下捐獻(xiàn)的香火錢,你多辛苦,務(wù)必維持好這座小寺院?!?p> 小沙彌對牧云恭敬有加,收起押著官銀署寶印的大面額銀票,雙手合十謝禮。
牧云凝望圣心菩薩塑像,心知云瑤的修行已成正果,可以享受長生苦樂,也能施展神通,度化疾苦蒼生。
可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過往的美好和沉重,都得暫時擱在一旁。
原本想去南海,如今卻有了另一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