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否則
高齊策馬返回縣衙時,縣衙之亂已經平定。
夏侯惇一人一柄刀,直接砍翻了楊主簿。
剩余的一百來人,直接被五十陷陣死士的氣勢嚇傻了,縮在一起不敢動彈。
接下來的事就簡單了。
抄家、安撫賊曹跟家丁,公示縣里百姓,一應事宜皆由福安打理。
經此一戰(zhàn),李振一族被連根拔起,得糧兩萬三千多石,黃金七八千。
黃立、楊府及其他人送來的買命錢,又有四五千金,六千多石糧。
又獲大小良田數(shù)萬畝,買賣田契盡歸于高齊之手。
而高齊,則與郭嘉、福安商議之后將這些良田以高齊私人名義轉租給縣內百姓。
田稅頭年免除,次年開始取十五稅一。
至于頭年的免稅缺漏,自然是從李、黃兩家收繳的私糧填充。
縣內百姓乍聞喜訊,歡喜非常。
街頭巷里,多聞稱頌縣令高齊之聲。
除此以外,幾個世家的家丁、府兵都被遣散大部,至多保留二十看家護院。
其余的,由縣衙統(tǒng)一篩選青壯,擇出三百,編入縣內賊曹。
而原本的賊曹也經過層層篩選、剔除,保留三百,剩下的或遣或編,各有去處。
數(shù)百家丁,被高齊編入“陽都自衛(wèi)軍”。
他們不入縣衙編制,需每天操練,巡防陽都縣。
每月從縣衙領取五石糧、三百錢,貼補家用。
弱世家,強縣衙。
這是高齊與郭嘉商議后定的計策。
可以說,經此一戰(zhàn),陽都縣內再沒有人能對高齊、縣衙產生威脅。
高齊就是陽都的老天爺!
新任縣尉為夏侯惇,縣丞為郭嘉。
另有李存孝、高寵領命操練陷陣死士,隨時準備前往城陽取糧。
前后不過半月,陽都縣內,氣象一新。
糧食問題的解決,使得高齊原本想要即刻出兵東莞、城陽的計劃得以暫緩。
尤其是,淮浦縣令遣人將劉繇給他送來了。
劉繇是個身形清瘦,身著灰服、頭頂別簪、腰掛長劍的清白文人裝束。
他鼻梁窄挺,眉目堅毅,顯然很有主見。
見到高齊只是個少年縣令后,他臉上驚疑不加絲毫掩飾。
甚至于他的目光在福安身上來回掃視之后才不確定問道:“敢問,哪位是高縣令?”
高齊想起巴祇說的話,確定薛從肯定沒說明自己情況,就像送瘟神一樣把劉繇送了過來。
不難想象,這樣酸儒,肯定是把薛從煩得夠嗆。
不過他有事相求,收起心思,欠身行了一個儒生禮:“晚輩高齊,見過劉先生!”
劉繇錯愕欠身:“你是陽都縣令?”
高齊點頭。
劉繇疑惑:“未曾請教縣令大人表字如何?”
高齊搖頭:“尚未及冠,未有表字?!?p> 劉繇皺眉:“我朝祖制,凡任縣官必舉孝廉,舉孝廉者必及冠。
縣令大人既未成年,又如何舉孝廉為官?”
嘿!
高齊算是明白過來了,難怪劉繇這貨不招人喜歡。
他就差指著高齊的鼻子問:“你這縣令怕不是走后門托關系弄來得吧?”
要知道,這劉繇在下邑得時候就是因為拒絕郡守的請托而辭官,可見心底的是非曲直觀還是很強的。
偏偏高齊的孝廉就是花錢買來的!
這位劉先生真要在這件事上較勁,那接下來的事就沒得談了。
高齊不答反問:“不知劉先生為何如此在意人的年齡?
先生莫非以為只有及冠以后才做得縣令?”
劉繇冷哼:“人未及冠,如何擔當大任,學問能有幾何?
又如何治縣?”
高齊搖頭:“先生此言差矣!
我朝世宗孝武帝十六歲即位,北擊匈奴,南服百越。
行推恩,尊儒術,威震四海,天下臣服。
世人莫有不稱贊者。
冠軍侯十七歲封狼居胥,也未曾成年。
秦人甘羅十二歲拜相,又羞煞多少白首大夫?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此言,還需晚輩提醒先生嗎?”
劉繇憤然:“然孝武帝乃一國之君,朝堂之上多少文武能臣輔佐?
甘羅雖年少拜相,又有多少門客家臣獻策?
你有何能,敢比此二人?”
高齊也不惱:“先生此言差矣,子曰‘見賢思齊’,旨在勸誡世人奮發(fā)向上。
若世人自覺難比前人不敢作為,我大漢朝疆土如何超越暴秦?
冠軍侯又如何敢北擊匈奴?”
劉繇沉默不語。
高齊眼見如此,又笑道:“誠如先生所言,便是孝武帝如此英明尚須文武能臣輔佐,甘羅如此才氣仍需門客支持。
晚輩不才,想效法先賢,卻又恐慌不得周全。
所以才斗膽從淮浦把先生請來,在陽都縣內開辦學校,講授經學,教民以禮義廉恥。
只盼先生能助我教化陽都,如此才不負皇恩。”
劉繇已被高齊說服,見他謙虛,又說到辦學之事,趕忙問道:“你……縣令大人當真支持辦學?”
高齊點頭:“千秋大計,辦學為本!
現(xiàn)今亂世,朝綱不振,世人忘義,急需先生正本溯源,教授禮義!
至于縣內辦學所需,先生盡管開口,無有不準!”
劉繇激動不已,面露振奮:“既是如此,正禮必當全力相助縣令大人辦學!”
與薛從比,高齊對他、對辦學的重視簡直讓他驚喜。
在這里,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到底還是有人忠于劉漢的!
劉繇高興的同時,高齊也很高興。
因為系統(tǒng)傳來悅耳的提示聲:
【恭喜宿主獲得教學先生劉繇,獲得成就:舌燦蓮花!】
系統(tǒng)認定自己完成招納劉繇,那就等于又完成了一次成就。
累計三次可抽武將,這事他記著呢。
眼見劉繇答應留在縣內辦學,高齊面上露出惆悵,嘆氣一聲。
劉繇還沉浸在高齊的“全力支持”中,見他嘆氣,主動詢問:“大人可是遇到什么難處,不妨說出來。
但有用到在下之處,盡管開口?!?p> 高齊暗喜。
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面露愁容:“有先生在,陽都民俗教化,我無憂矣。
然時局晦暗,亂匪叢生,我擔心陽都朝不保夕??!
不瞞先生,在您來前,陽都縣尉、縣丞狼狽為奸,又與黃巾逆賊勾結,意圖害我性命。
虧得家臣拼死相搏,這才僥幸逃生。
此番波折,晚輩心有余悸,萌生退意。
可見到先生高義,見賢思齊,又想憤然有所作為。
只是憂心力有未逮,誤了自己是小,誤了先生事大啊!”
劉繇大為震動,握拳憤然喝道:“這縣尉、縣令竟如此悖逆!
勾結逆賊,謀害上官,該殺!
大人勿憂,我舉一人,弓馬嫻熟,兵略布陣,無所不能,從軍可為上將。
有他來,保管陽都太平!”
高齊壓下心底激動,試探問道:“不知先生舉薦何人,能否擔此大任?”
劉繇自信一笑:“此人乃在下同鄉(xiāng),東萊太史慈,字子義。
子義少年時即有志向:大丈夫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如此看來,他與大人志向相同?!?p> 高齊已是喜不自勝。
自己花費這許多心力功夫,為的可不就是太史慈!
他深吸一口氣,欠身沖劉繇行禮:“陽都百姓安危,晚輩安危,全仰仗先生了!”
劉繇慨然說道:“大人不必如此,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這是在下分內之事。
我即刻修書一封,寄往子義處,請他前來!”
高齊大喜,再次稱謝。
劉繇修書完畢,當著高齊的面差人相送。
而后他眼巴巴地看著高齊。
高齊如何不懂,大笑道:“先生放心,晚輩雖年少,卻不會朝令夕改。
欲要治縣,自會言行如一。
先生且隨我來!”
他隨即差遣福安取來百金:“先生請看,辦學之資已經備好。
如果不夠,還可再取!”
劉繇面色大喜:“足矣!”
高齊微笑點頭。
撇開劉繇的揚州牧當?shù)靡凰恐?,他倒是個忠厚之人。
來之前他已經問過刺史巴祇,劉繇所求,不過二十金。
這個數(shù)對刺史來說,無關痛癢。
可對愛財如命之人來說,無異于殺人父母,奪人妻小。
更何況一金萬錢,二十金就是二十萬錢。
誰知道劉繇這次要二十萬,下次又會要多少?
天下亂世,一州之地無戰(zhàn)事、無匪患,百姓能吃飽不鬧事就是大治。
辦學讀書?
對巴祇來說,沒必要!
當今朝廷,兩千萬買三公,三五百萬買縣令,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所以,一次性拿百金,對劉繇的震撼不可謂不大!
劉繇心悅誠服:“大人年紀雖輕,卻深知曉民大義的利害,陽都有望了!”
高齊頷首推辭,責令福安幫助劉繇在陽都縣內推行辦學。
太平盛世時,地方上有官家辦的學校跟私學的“書館”、“學館”。
地方上的官學本有文學官、文學博士、文學祭酒等專門從事辦學的官職跟人員。
而學館則由當?shù)赜忻乃奕彘_經講學,多收蒙童。
只是朝廷昏聵以后,皇帝劉宏只想斂錢享受,對辦學這種花錢沒享受的事并不支持。
所以官學漸廢。
而連年災荒加上黃巾賊造反,又使得民不聊生,私學荒廢更甚。
高齊想要辦學,不僅僅是想利用劉繇勾來太史慈這么簡單。
他還要通過辦學開化民智,培養(yǎng)一批能為自己所用的人才。
史實證明,開國建朝所需人才,一兩縣即可配置足夠。
趕巧碰上了劉繇這個醉心辦學的熱衷者。
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目前大環(huán)境動蕩不安,他只能先讓劉繇在縣內開啟蒙學。
等過了一段時間,他站穩(wěn)腳跟,就會開授更多的課程,改變“一些人”的愚昧思想。
與此同時,高齊私下找到福安,要他留心關注縣內有無諸葛氏,但有諸葛珪、諸葛玄的,不管本人還是家屬,一律厚待。
福安不明所以:“小老爺,本縣的確有諸葛家,家主諸葛珪在泰山郡丞,收入綿薄,只堪養(yǎng)家。
一家妻小皆在縣中。
這等人既無名望、又無淵源,厚待他們做什么?”
高齊心底竊喜。
諸葛珪可是諸葛亮的的老爹。
不出意外的話,189年他會死在任上。
而后他弟弟諸葛玄就會回來,為避黃巾之亂,舉家遷徙,帶著諸葛亮遷往南陽。
而現(xiàn)在才186年,諸葛亮才五歲,還在陽都!
左右自己已經截了曹賊的胡,弄來了郭嘉跟夏侯惇,又通過劉繇準備截胡孫策,招來太史慈。
也不在乎再多截大耳賊的胡了。
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截胡截三家了!
只要自己能保一方太平,讓陽都乃至徐州免于戰(zhàn)火,諸葛玄哪里還需要再遷族?
所以,截胡需趁早。
“可惜的是老子穿越晚了,但凡能早個兩三年,說什么也得把關二哥給招來?!?p> 高齊不由惋惜。
看來什么東西想要得到都得早下手。
晚了,就是別人的了!
“等等!”
高齊自己警醒,“如此說來,城陽的糧再不去也有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不成,不成,那是我的糧食,誰也不準動!”
高齊快步跑回縣衙,“奉孝、元讓,速來議事!”
“主公要去城陽取糧?”
夏侯惇躍躍欲試。
郭嘉沉吟片刻,提醒道:“城陽本是封國,城陽王劉淑死后撤國歸于東莞治下。
東莞乃是臨縣,兄長冒然對臨縣用兵,是否會引起長官猜忌?”
高齊笑道:“瑯琊國被廢,我與東莞縣令直屬刺史管轄。
刺史那里,財能通神,奉孝勿憂!”
郭嘉眼睛一亮,拊掌笑道:“既如此,兄長只需出一只五百精銳,前去城陽。
逢敵必克。
陽都到城陽,不過兩百里。
只是路途雖近,卻無趕程腳力,著實麻煩!”
高齊皺眉。
一旁夏侯惇馬上說道:“主公,陽城縣內賊曹有馬匹五十,專為往來鄉(xiāng)里緝盜、剿匪所用,可以馱載!”
高齊沉思。
這五十匹馬里近二十匹是他一月前于路途搶了管亥所得。
只是這些連陷陣死士的都不夠,更不用說那些賊曹、陽都自衛(wèi)軍的了。
再加上往來運糧,總不能靠人馱吧?
幾人沉思。
一旁李存孝、高寵哪里知道這許多,只是嚷道:“大哥,管他有多少人,交給我們,管殺得他雞犬不留!”
高齊以手撫額,無奈喝道:“閉嘴!”
高寵無可奈何,只得掂著自己的鏨金槍去撩撥李存孝的渾鐵槊。
兩人棍棒相擊,不亦樂乎。
高齊懶得搭理這兩個智商相近的,略作思忖,對郭嘉說道:“你以縣丞身份,往城內世家富戶征調馬匹、馱牛。
征調費用是馬匹一日五石糧,牛一日兩石,事成之后馬匹、馱牛如數(shù)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