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舜之的守備隊剛來的時候的是和他一起住在縣長官邸的,這幾日人員擴編,縣長官邸住不下了,所以除了幾個輪流在縣衙站崗的人,其余人都搬到了縣城內(nèi)的守備隊營房。
這座營房不知是哪任縣長在任時修建的,面積不小,足以容納五百人在此居住訓練。
余豪作為守備隊隊長,也跟著隊伍搬到了營房。
今天是鵝城守備隊招募齊人手后第一次正式訓練,王舜之也是早早來到了現(xiàn)場。
前幾天縣衙放出消息說要給守備隊招募士兵,而且每個月有八元的薪餉,周邊收到消息趕來的人差點沒把募兵處門檻給踏破。
大乾民間有個說法,“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p> 尤其是這些年軍閥混戰(zhàn),當兵的風險很大,老百姓普遍不愿意當兵,很多軍閥不得不去抓壯丁。
可鵝城是個窮地方,很多家庭飯都快吃不起了,聽說了每月八元的待遇,哪怕知道有風險也也有人愿意來。
只不過來的多數(shù)是些老弱病殘,想來碰碰運氣,哪怕不發(fā)餉,也能為家里減少一張吃飯的嘴。
好在李忠很好的貫徹了王舜之的要求,只要十六歲到三十歲之間,身家清白的青壯,這才刷下去一大波人。
符合這些要求的基本都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反而沒有多少,只有一些勞動力有富裕的家庭才愿意讓家里人來試試。
李忠精挑細選了幾天好不容易才招募齊一百人。
王舜之帶來的守備隊不算余豪一共二十九個人,再加上這一百人正好一百二十九人。
余豪從最早的二十九個人里調(diào)了一個人給自己當副手,又把剩下總共一百二十八號人分了四個排,每個排三十二人,從中挑取兩人暫代排長和副排長。
每個排分三個班,每班十人,又從十人中選取一個人代理班長。
大乾普遍采用的軍制就是“軍-師-旅-團-營-連-排-班”,每個單位都是由三個下級單位組成。
當然因為實際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像王舜之的守備隊現(xiàn)在有四個排,在正規(guī)軍就可以算一個加強連了。
只不過和正規(guī)軍相比,王舜之的加強連既沒有機槍,更沒有炮,士兵們連步槍都沒配齊。
王舜之在來的時候只多帶了二十多桿槍,現(xiàn)在還有將近八十桿槍的缺口。
李忠已經(jīng)派人去郡城采購了,李家在南涯州一項重要的業(yè)務(wù)就是軍火買賣,搞點槍并不是什么難事。
不過等采購的槍到了怎么也得半個月,這期間就只能讓士兵輪流使用練習了。
跟著王舜之來的那二十多個人余豪并沒有把他們安排到一起,而是分散到了各個隊伍中。
因為他們都有一定基礎(chǔ),那些代理排長、班長基本都是由這些人暫代的,這樣能快的管理和訓練這些新兵。
新兵訓練了一上午,王舜之一直在旁邊觀察。
余豪先把那個二十幾個商隊護衛(wèi)出身的老兵集合起來親自訓練他們,其余新兵都在一旁站軍姿。
他把訓練項目先交給這些老兵,再讓老兵去帶新兵訓練,他再從一旁監(jiān)督輔導,以這種以老帶新的方式,最快速有效的讓所有人進入訓練狀態(tài)。
余豪的訓練方式和王舜之上大學接受的軍訓差不多,一開始都是站軍姿、原地轉(zhuǎn)法、齊步走、齊步跑等隊列訓練。
隊列訓練完成之后還有體能訓練、戰(zhàn)術(shù)訓練、射擊訓練、投彈訓練等等,一般來說大乾軍隊的新兵訓練至少再三個月以上。
這些也是目前大乾軍隊普遍的訓練方式,由此可見大乾的軍事水平已經(jīng)很近現(xiàn)代化了。
當然有些戰(zhàn)事緊急的軍閥手下的新兵,可能訓練幾天,剛會開槍就被拉上戰(zhàn)場了,這樣的士兵完全就是消耗品。
有過分的,一個班十個人沖鋒可能只有兩三把槍,前邊的倒了后邊的把槍撿起來繼續(xù)沖,槍配的最齊的反而是后邊的督戰(zhàn)隊。
這也是很多百姓不愿意去當兵的重要原因。
根據(jù)和劉合的約定,王舜之現(xiàn)在有兩個月的時間去訓練隊伍。
對于正規(guī)軍來說兩個月的新兵訓練可能不太夠,但對于王舜之的守備隊來說兩月時間足矣。
畢竟他的對手也不是什么正規(guī)軍。
余豪向他保證,兩月時間訓練出一支能出城剿匪的隊伍不成問題。
以王舜之的水平在軍事訓練方面已經(jīng)幫不上什么忙了,所以他觀察了一會兒之后也不繼續(xù)待在訓練場了,專業(yè)的事還是交給專業(yè)的人吧。
王舜之轉(zhuǎn)頭去了營房后面的食堂,他來檢查一下這邊后勤保障工作。
縣衙里現(xiàn)在有幾個人專門負責守備隊的后勤工作。
守備隊的軍裝、被褥等物資縣衙有儲備,目前不需要的太多擔心。
伙食方面,李忠專門找了幾個廚師負責守備隊的伙食。
王舜之特意跟李忠交代過,守備隊的訓練任務(wù)會很重,伙食方面絕對不能差了,否則是訓練不出一支有戰(zhàn)力的部隊的。
飯都吃不飽,哪個士兵還會有心思好好訓練。
這邊廚師已經(jīng)在準備中午的午飯了,王舜之看了一下今天飯菜,一葷一素,主食饅頭管夠。
這一餐總成本至少需要15乾元,整個守備隊早中晚加起來一天飯錢40乾元左右,這一年下來光吃飯就要花王舜之一萬五千乾元。
再算上士兵軍餉、槍支彈藥等費用,他那十萬乾元真的堅持不了多久。
這也是王舜之為什么要和劉合約定剿匪,只有拿到那三十萬,他才有資本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
根據(jù)訓練計劃,這些士兵早上六點起床。
六點半集合開始跑操。
七點半吃早飯。
八點到十一點進行軍事訓練。
十一點開始休息。
十二點吃午飯。
午飯后繼續(xù)休息。
下午兩點繼續(xù)開始軍事訓練。
下午四點到五點進行娛樂性活動。
六點吃晚飯。
晚上七點到九點進行文化學習。
晚上十點上床睡覺。
這個計劃是王舜之和余豪在大乾軍隊訓練時間安排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王舜之的一些軍訓經(jīng)驗一起制定出來的。
所以到了十一點,上午的訓練就結(jié)束了,王舜之還沒有離開,索性就留下來和他們一起吃飯。
午餐的時候的王舜之和余豪坐在一起吃飯,他們兩人和士兵吃的都是一樣的,并沒有什么特殊待遇。
余豪還是一如既往的話少,坐在桌邊一言不發(fā)的悶頭吃飯。
經(jīng)過幾日的相處,王舜之對于余豪的感觀還是不錯的,雖然對士兵的要求比較嚴格,但是能平等的對待所有士兵。
除了話少一些沒什么毛病。
所以王舜之主動開了口:“余隊長,和這些士兵坐在一起吃一樣飯菜的會不會有些不習慣?”
“沒什么不習慣,之前在警衛(wèi)營都是大家一起同吃同住。”
“哦,我在郡城的時候聽說可不是這樣,據(jù)說齊大帥的部隊里,軍官天天大魚大肉,大頭兵們每天就是饅頭菜湯,還不一定管夠?!?p> 王舜之在上任鵝城之前在河口郡郡城待了一段時間,對河口郡和齊立元的部隊有所了解。
在王舜之看來,齊立元的部隊不過是一些拿著近代武器的封建軍隊,長官欺壓士兵、士兵欺壓平民百姓的事情屢見不鮮。
余豪聽到王舜之的話,臉上頓時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
“張大帥在世的時候還不是這樣,大帥被人暗殺之后,他齊立元對部隊約束就越來越少,軍隊才會敗壞到現(xiàn)在這種地步?!?p> 說罷,余豪氣憤的飯也不想吃了,把筷子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王舜之反而笑了笑,余豪對齊立元越?jīng)]有好感,他也就越放心。
“當初張大帥死后,軍官紛紛站隊,你為什么沒表態(tài)呢?”
“既然齊立元不行,為什么不選擇鄭克爽呢?”
王舜之問出了他一直存在心中的疑惑。
余豪之前就是張大帥手下的警衛(wèi)營營長,算得上張忠和的心腹。
如果他愿意站到哪一派,無論是齊立元還是鄭克爽肯定是極力歡迎的。
營長升個團長什么的輕輕松松。
可是他卻兩邊都不站,誰也不支持。
如果不是他手下的副營長帶隊投靠了齊立元,恐怕余豪和警衛(wèi)營都會被其中一方消滅掉。
見王舜之提到鄭克爽,余豪臉上的怒意更甚。
“齊立元只是蠢,而鄭克爽這個人一直居心叵測,大帥被人暗殺我懷疑和他脫不了干系。
大帥撫養(yǎng)了我們很多孤兒,還讓我們上軍校,對我恩重如山,所以我萬不可能去投靠鄭克爽
如果不是早知道齊立元是什么德性,我早跟著他去干鄭克爽了?!?p> 王舜之雖然也知道南涯州軍亂這件事沒那么簡單,可這些離他太遠了。
他現(xiàn)在只是一個小小的縣長,一州的軍政大事還輪不到他來操心,他現(xiàn)在更關(guān)心的是眼前余豪的想法。
“那既然如此,不知道余隊長以后有何打算呢?”
“不知道,我想給大帥報仇,可我連到底是誰干的也不清楚,我從小在軍隊里長大,離開軍隊我什么都不是?!?p> 說罷,這個也就剛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眼神中閃過一絲黯然。
王舜之站起身來,一手拿起自己吃完飯的碗筷,一手拍拍余豪的肩膀。
“先跟著我干吧,或許以后會知道的?!?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