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秦帝國之烽火狼煙

第三十八章 文信侯呂不韋(八)鄭國渠,趙太子質(zhì)秦,趙王丹崩逝

大秦帝國之烽火狼煙 熊zn 3520 2022-06-18 16:18:14

  韓國,新鄭王城

  寂寞的日出,太陽緩緩升起,而明天,又將重復這個過程。韓國自申不害變法失敗,便無大爭之心,朝秦暮楚,茍活于世,多少個日夜,多少疆土被秦所占?韓非子望著日出感嘆道。

  朝會早朝

  韓王然精神抖擻首先開口說道:“原以為秦國四年之內(nèi)連喪三王,又水患頻發(fā),如今立了個少年君王,其吞滅天下的狼子野心會收斂一些,我韓國也可以過幾年清凈日子?!?p>  “哪承想?新王初立,竟然大舉伐魏,非但奪魏卷邑,還連斬了三萬魏卒呀!照此下去不知哪日,秦國又將兵臨城下,侵我國土,害我子民,傾我國祚呀!眾臣快議個對策,保韓國平安!”

  眾臣一片默然,沒有一人張口諫言。

  韓王然怒發(fā)沖冠道:“怎么都啞巴啦,平日酒肆里談笑聲聲,歡騰得很,此刻國難當頭,你們倒是給本王拿出個主意??!”

  太子韓安站出來言道:“前番河外之戰(zhàn)勝秦,唯有聯(lián)合五國合縱攻秦,韓國可安也!請父王遣使五國!

  韓王然反駁道:“列國各懷異心,不可成事!”

  丞相張平勸諫道:“韓早已向秦稱臣,不如再多送禮物予秦,以示臣順之意,免除兵戈!”

  韓王然沉思片刻言道:“稱臣之后,秦仍欲滅韓,加之前次河外之戰(zhàn)勝秦,再稱臣,秦也未必答允呀!”

  韓非子勸諫道:“父王,唯有變法圖強,才是抵御秦國的根本!”

  “變法一途需時甚久,你在稷下修習已久除了耗時耗力的變法,就沒其他的強國妙法嗎?韓王然問道。

  “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爭之亂世,唯有變法圖強,方是強國正道,鼓勵農(nóng)耕,輕徭薄賦,君臣花費皆從簡,今民可辦生,民富則國強,國強則兵強,則聯(lián)合五國才可與秦一戰(zhàn),否則韓遲早會被秦所滅!韓非子一心肺腑之言。

  “你想要氣死寡人嗎?寡人怎會有你這般之子?”韓王然十分不悅。

  韓王然突然想起了一妙計,他看向韓非子旁的水利家鄭國。寡人有妙計了,此法可疲秦弱秦,可保韓國十年平安,哈哈哈,讓鄭國去秦國修渠,不修個十年,秦軍就無兵馬東出,我韓國便可高枕無憂了,哈哈哈!

  此時的秦都咸陽丞相府邸一片歡喜,此時恰逢呂不韋四十七歲壽辰,山東六國使臣,宗室,大臣紛紛齊聚呂府,向呂不韋祝壽。

  陽光照耀在呂府外美麗無比。雖然在室內(nèi)是山東六國不受秦國歡迎的使臣,但是窗戶上掛著厚厚的簾子,一碼歸一碼,祝壽不談國事。

  此時趙國使臣毛遂率先舉起酒杯歡喜地向呂不韋敬酒道:“外臣代我王恭祝秦相,福壽千年,永鎮(zhèn)大秦!”

  其余五國使臣也舉起酒杯向呂不韋祝賀道:“我等也代我王祝秦相,福壽千年,永鎮(zhèn)大秦!”

  呂不韋渺視了他們一眼,開口言道:“多謝諸王使臣好意,不韋感激涕零!”

  六國使臣異口同聲言道:“謝秦相!”

  渭文君嬴昇舉起酒杯言道:“嬴昇代宗室祝相邦,福壽千年,永鎮(zhèn)大秦!”

  一旁的少庶子甘羅,上卿姚賈欣喜言道:“相邦,你看我們這一老一少湊個興,借六國使臣之美言一一祝相邦:“福壽千年,永鎮(zhèn)大秦!”少庶子甘羅用他那稚嫩的聲音恭祝道。

  呂不韋頓時欣喜若狂言道:“好好好,今日定要喝個自在,滿飲!”

  灑過三巡過后,呂不韋向山東六國使臣寒暄了一道問各王身體安好,得知趙王大病,對毛遂問道:“趙王最近身體如何?有病要早醫(yī)治,需不需要本相引薦名醫(yī)?!?p>  趙使毛遂答道:“多謝秦相掛懷,我王本值壯年,不曾想經(jīng)此一病,拖延日久。所幸我趙國早立太子,現(xiàn)如今太子郁聰慧好學,仁義寬厚,光彩照人,頗似仁君,有人說如果太子郁即位成王,只怕我趙國會日益興旺呀!”

  呂不韋聽此滿臉不屑問道:“本相當初在邯鄲時未曾見到你所言的太子郁呀?”

  趙使毛遂對答道:“那時太子郁年紀尚小,沒有和丞相謀面,不過太子郁自幼經(jīng)名師教育,現(xiàn)如今他已文武皆通,聰明睿智,雖年紀尚小,但已具賢君之相?!?p>  燕使前丞相粟腹之子粟元不耐煩調(diào)侃道:“趙使,這般說辭可把你趙國太子夸的也太過了?!?p>  呂不韋高興的言道:“此乃趙國幸事,本相還有興見一見趙國明日之君趙郁!”

  齊使公子管心對呂不韋夸張的言道:“那還不是秦相一句話的事,叫趙太子質(zhì)秦,他敢不來嗎?”

  毛遂對齊使管心怒道:“齊使這是說甚?難道讓我趙國太子入秦為質(zhì)子嗎?”

  呂不韋開玩笑道:“趙使,不自在了,毛遂,不自在了?!?p>  眾人哄堂大笑道。

  韓使鄭國邁著蹣跚的步伐走來,對呂不韋拱手言道:“參見秦相,韓使鄭國來遲了!”

  呂不韋問道:“韓使車馬勞頓,路上有何新奇見聞,來講講,以佐酒宴呀?”

  韓使鄭國謙虛道:“外臣鄭國,不過是個水工罷了,韓國弱小,人力,財力,有限,這工程上的事都不值一提!”

  “哦?倘若以我大秦之人力,財力,請韓使一展身手,能做出何等工程,給本相看看你的能力有多大?”呂不韋提問道。

  “請秦相賜輿圖一用。在下所想是接涇水與洛水,此為仲山,渠自此始,引涇水向西,至瓠口為渠道,此地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沿山南麓,引水向東,接至洛水,全長三百余里,渠成可灌溉良田,四萬余傾?!表n使鄭國自信的說著。

  “本相實乃外行,韓使旦說說,為何選此地形?”呂不韋疑問道。

  “丞相大人有所不知,這涇水含沙,有肥效,引水灌溉沖刷,可使這片鹽堿地,成為肥沃之野,渠成,畝收一鐘,且疏浚二水,這涇水洛水之間再無先前之水患!秦相大人以為修建此渠如何?”韓使鄭國問道。

  “彩!韓使,若真修建,需何等的耗費?”呂不韋問道

  “倘十年工期完成,至少需要精壯民夫二十萬,其他的人力物力,難以計算?!表n使鄭國答道。

  “竟是如此浩大的工程,容我在想想。來,喝酒,今日定要喝個不醉不歸!”呂不韋歡迎道。

  次日清晨,呂不韋叫少庶子甘羅,上卿姚賈,蜀郡太守李冰商討修建渠道一事。

  “這鄭國修渠方案諸位覺得如何?”呂不韋問道。

  上卿姚賈極為老道言道:“聽著相當不錯,但工程過大,其效能又無法驗證!”

  少庶子甘羅附議道:“若真要修渠,不但要征召民夫,還要調(diào)動大軍支援才行,如若真用二十幾萬人修渠,誓必影響我大秦征戰(zhàn)之軍力?!?p>  蜀郡太守李冰反駁道:“雖消耗不少,但若修成,關(guān)中大地可增加數(shù)萬頃良田,不但農(nóng)戶可以收取更多的口糧,軍糧儲備也可大大的增加,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六國庶民入我大秦?!?p>  呂不韋當機立斷道:“將鄭國留在大秦,為大秦修渠,讓鄭國主管修渠之事,內(nèi)史,各郡,各縣,全力配合,發(fā)文到各位!”

  “上卿大人,勞煩你隨趙使毛遂前往邯鄲要求趙王丹遣太子趙郁入秦為質(zhì)。此事務(wù)必辦成!”呂不韋交代道。

  趙都邯鄲,龍臺宮

  黃河岸畔的春日是誘人的。

  霏霏細雨之后,日頭和煦柔軟地飄浮出來,碧藍的天空下,黃澄澄的河水在隱隱青山中回旋而去。水邊谷地中茫茫綠草夾著亮色閃爍的野花,無邊地鋪將開去,直是沒有盡頭。

  漸漸的,一輪如血殘陽向趙都邯鄲緩緩吻去,火紅的霞光將龍臺宮草地青山都染成了奇特的金紅,混沌中透著鮮亮。

  驟然之間,邯鄲朝會,議太子入秦之事,趙王丹拖著他那虛弱的身體問道:“這秦賊是何居心,讓我趙國太子入秦為質(zhì)?”

  獠揚守將貪狼率先言道:“廉頗將軍代丞相之職,還是請老將軍先說吧?!?p>  廉頗老當益壯言道:“要太子入秦,不過便是秦國發(fā)兵之借口,我趙國不懼暴秦圖謀,若秦國大軍來襲,我趙國定能擋的??!”

  上大夫扶笛向廉頗問道:“老將軍之意,若是不送太子入秦,秦國將大軍壓境,前番河外之戰(zhàn)勝秦,秦國心存怨恨,以此為借口發(fā)兵攻趙?”

  李牧將軍趁此勸諫道:“大王萬萬不可送太子入秦,送太子入秦,乃是我趙國最大的恥辱!”

  大夫扶笛反駁道:“大王,秦國狼子野心,欲吞天下久矣,趙秦兩國連年大戰(zhàn),兵士死傷無數(shù),庫府糧草皆空,如今,秦國四年之內(nèi)連喪三王,又立一少年君王,秦廷必然動蕩,臣以為應(yīng)趁此天賜良機,休養(yǎng)生息,恢復國力,切不要惹惱秦國,使我趙國再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上大夫毛遂站出來言道:“將軍,大夫,毛遂剛剛從秦歸來,咸陽之事,略知一二,秦王年少,然君臣吞并天下之念不減,秦相呂不韋,穩(wěn)定朝局,發(fā)展農(nóng)商,黎庶皆有請戰(zhàn)之心,趙千萬不能于秦交惡,以臣觀之,此次讓太子入秦,頗有和談之意,并非以此為開戰(zhàn)借口,否則不會以姚賈為使,姚賈乃是秦國四世重臣,有大功于秦,秦不會不故及他的安危顏面,所以此次出使,足見誠意。秦與趙譬如痼疾,欲治此疾,需要強壯身體,要強壯身體,吃幾服苦藥有何不可呀?”

  王詔:為保國之安定,為與秦盟好,加封太子趙郁為春平君,即日啟程,入秦為質(zhì),無須辭行!

  “兒臣領(lǐng)命!”

  公元前245年,大雪紛飛的冬日,趙王丹身感自己時日無多,大限將至,急迢毛遂,廉頗,李牧入宮拖孤。

  “寡人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寡人不行了,毛遂,廉頗,李牧你們定要輔佐我次子趙偃,當我死后,寡人之國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guān)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太子趙郁最后一眼。上天呀!難道真要滅亡趙國嗎?”奄奄一息的趙王丹,說罷在床塌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公元前245年,趙王丹崩逝,謚號孝成,其在位的二十一年,始終面臨秦國東出的壓力,經(jīng)歷了長平之戰(zhàn)的慘敗,也取得了邯鄲之戰(zhàn)的勝利,但最終大片領(lǐng)土被秦國蠶食,造成趙國國土面積急劇縮小,趙武靈王開疆拓土的局面不再出現(xiàn),并從此埋下被秦國吞并的隱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