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天,窗外陽光的還算明媚,不夠陸源知道天空的情況不容樂觀了。
早餐后的當陸源得知系統(tǒng)已檢索地球的所有信息時,他是驚訝的,不過想到戴森球建造的難度,便覺得稍顯合理。但他對戴森球的建設依舊毫無頭緒。
“系統(tǒng),有什么方法能讓我迅速熟悉戴森球嗎?”陸源問。
“滴!系統(tǒng)查詢到本星球上已有戴森球的初步概念,可游戲化模擬進行戴森球建設。更能讓宿主直接感受戴森球建設的挑戰(zhàn)與樂趣。”
陸源迫不及待的開始試玩,這一玩就上了癮。
進入游戲會有一個顧問,說是這片星區(qū)都是玩家的,陸源按照指示將機甲降落一個星球。
“這星球環(huán)境有點像地球,不過也太小了點,還有旁邊的那個衛(wèi)星也太大了吧,還好是氣態(tài)的,不然二者距離太近了?!?p> 如何他按照顧問提示一點點發(fā)展。
“怎么動不了?啥,燒木頭?也不禁燒啊?!?p> “可以燒煤,看來能源問題暫時解決了?!?p> …
“矩陣研究站,終于完成了?!标懺葱老驳膶⒁雅恐圃斓你~線圈與、電路板分別用傳送帶從集裝箱引到矩陣研究站前,分揀器運轉(zhuǎn)正常,矩陣研究站瞬間發(fā)出藍光,這是電磁矩陣在生產(chǎn)了。
再接一條傳送帶,用來傳遞矩陣研究站中生產(chǎn)的電磁矩陣,傳送帶向下一個矩陣研究站b運轉(zhuǎn)。矩研究站b通過消耗電磁矩陣來研究科技而運轉(zhuǎn)的。
電磁矩陣是一個發(fā)藍光的立方體,形似冰糖,陸源索性稱呼它為藍糖。
這樣一來,只用在科技樹中點擊只需藍糖解鎖的科技項目,科技進度會隨著藍糖的消耗而加深。而每個科技的所需的物品數(shù)量都有顯示。這個數(shù)字會隨著研究進度同步更新。整個過程簡單明快。
“傳送帶僅僅靠一個鐵礦便可批量制造,分揀器靠電路板和鐵塊就能制造,方便是方便了,但現(xiàn)實中可能嗎?”陸源擔憂著問到系統(tǒng)。
“滴!系統(tǒng)所屬的電磁融爐,制造器的系統(tǒng)都是需要神秘系統(tǒng)的植入的,通過特殊規(guī)則控制制造物品,而從通過他們所制造的物品會具有多于這個星球制造的特殊屬性,這種屬性不可查知?!?p> 接下來的幾天,陸源一邊準備自己的畢業(yè)論文,一邊玩著這個系統(tǒng)給他創(chuàng)造的模擬戴森球。
…
終于將戴森殼建出來了,它彷如蓮花般在恒星下綻放,如此美麗而震撼。
而龐大的發(fā)電能力和暗物質(zhì)的生產(chǎn)規(guī)模讓陸源很滿意。
陸源整理總結幾天的游戲:一:不過戴森殼最好還是圍繞太陽,這樣效率才高,但想一想太陽的巨大,用光太陽系的材料都是不夠的,能圍繞一圈都算好的了”
二:太陽帆居然能夠扛著近距離太陽的熱量,這也是因為制造出來的特殊的未知屬性吧。
三:現(xiàn)實中礦物不可能像游戲那樣一塊塊分布在地表,系統(tǒng)告知采礦機會自動提取一定范圍內(nèi)的具有一定濃度的礦物集中,并采集。又一難題解決了。
四:游戲中的星球太過小了,現(xiàn)實世界的能更好利用更多的資源。
五:游戲世界沒有生物系統(tǒng),現(xiàn)實世界得考慮種種人類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問題,難度更大,但由于生物圈十號的成功,人類對于小范圍環(huán)境的調(diào)控已不成問題,看來戴森球建設需要更多系統(tǒng)之外的科學技術。
總結完畢,陸源想好了第一步行動計劃,他在系統(tǒng)的輔助下開始寫一篇學術論文…
不知不覺夜已深,這一晚,一篇引發(fā)華夏物理學界動蕩的文章被發(fā)表在華夏國家學術網(wǎng)中。
……
第二天中午,在華夏一秘密基地中,一位戴銀框眼鏡的白衣老人正準備進臥室休息,剛躺在床上,敲門聲就響了“砰砰砰!”
“老李,開門,有急事?!?p> 白衣老人名為李萬德,是國家某響秘密研發(fā)的領頭人物,他也聽出來了,來人是自己的老搭檔王賀。兩人自一起組織成立這個項目,就沒有活躍在學術界了,但二人都是華國的頂尖科學家,再整個學界也是鼎鼎有名的。
打開門,見到一戴金框眼鏡的老者,“老王,什么事這么急?”
“看看這篇文章。”王賀不啰嗦,直接遞平板電腦給李萬德。
李萬德接過電腦一看“《關于宇宙是一大型矩陣的觀點及能否用小型矩陣去解釋它的一些看法》?”
“整個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矩陣模擬,如果這個觀點正確,我們能否用小型矩陣去解釋這個大矩陣”不管是大小矩陣都不能證實存在,這個觀點未免可笑了。李萬德心里暗下評論,但他還是接著看了下去。
“我們無法證明直接宇宙這個大矩陣,但若是我們可以證明小矩陣的存在,那么大矩陣是否可以判定了?”
“假設每一條宇宙法則都對應一種矩陣,那連帶起我們未知的法則,我想這也太多了點,我個人喜歡簡單暫且判斷只有幾個小矩陣,每個小矩陣都是一個大規(guī)則集合體的提現(xiàn),他們各自包含眾多不同的小法則,同樣的所屬于同一小矩陣的小法則們都具有某一同種特性或基于大規(guī)則的某方向的同一體現(xiàn)。……”
李萬德點了點頭,繼續(xù)翻看下一頁。
“假如引力是一種大規(guī)則,也就是說他作為一個小矩陣,可以解釋空間、時間等眾多小規(guī)則的某一同總規(guī)律……”
李萬德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向下一頁翻去。
“所以,基于上言,我對小矩陣共以下幾個猜想:
一:小矩陣是存在的
二:小矩陣是不可再分的基礎矩陣
三:存在電磁矩陣,并且…
四:存在能量矩陣,并且…
五:存在結構矩陣,并且…
六:存在引力矩陣,并且…
七:任何小矩陣不能由單獨的物體創(chuàng)生,必須是幾個物體所共鳴相同的矩陣法則,并且他們表現(xiàn)的最強的矩陣法則都要是同種矩陣法則。
八:存在宇宙矩陣,這是宇宙大矩陣的微化版,可以用來推演宇宙本源,并且它的構成需以上四種小矩陣…
九:矩陣可以用特殊方式來推演宇宙規(guī)律…
補充:小矩陣可能需要補充或刪減”
李萬德揉了揉干燥的雙眼,迫不及待的向下翻去。
“在我看來制造小矩陣,需要一個特殊的機遇,是可以將物體內(nèi)的法則通過消耗能量來使物體融合并轉(zhuǎn)變成為小矩陣?!?p> 李萬德皺眉對王賀說:“理論很有新意,但若是無法得到那個機遇,無法制造小矩陣,那這個猜想也只能是猜想罷了?!?p> 他雖然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學術性,不過僅僅探討在對宇宙的猜想中。不值得王賀這般小題大做吧。
王賀忙說到:“你再看看最下面的一段話。”
李萬德向下看去,找了半天才發(fā)現(xiàn)一排超級小的字:“我會在下一篇文章透露我對機遇的猜測?!?p> 李萬德還是罵到:“不能一起說完嗎?我看他就是為了賺點流量而扯虎皮,完全不可信。難道老王你還指望他對我們的研究有幫助嗎?”
他們研究的可是可控核聚變,這是向米國陣營抗衡的重要技術,他們也沒準米國一方是否掌握這項技術,心里總是不踏實。
“行了老王,還是關心點有用的吧,我們繼續(xù)討論冷卻液的問題…”
王賀與他交談許久出去之后,看看手中的文章,心中已有決定。拿起電話打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