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直接打車去往他爺爺奶奶那,老兩口住在一個歷史文化街區(qū)里。
在街口下車,步行進去。
等到他到家門口發(fā)現(xiàn),門鎖上了,也不知道人去哪浪了。
索性去他爺爺開的茶室里喝茶去,要錢沒有也不給。
轉(zhuǎn)了幾個彎,到了河邊,至于他爺爺有沒有在這釣魚大軍里面,他沒管,調(diào)頭進了茶室。
茶室門口的接待人員一看,就知道是個咋回事了,肯定又是這位大少爺不喜歡帶鑰匙,又不想去找,就直接過來蹲守了。
不過這對爺倆也真有意思,一個爺爺不喜歡帶手機,一個孫子就只帶手機,這還是現(xiàn)在移動支付慢慢發(fā)達了,以前兩個都是不帶手機的。
潘毅這個大少爺直接跑去后面老地方坐著了,跑堂的人看見趕緊用他專屬的茶壺泡了壺大老板的心頭愛。
不泡不行啊,這位大爺喝的出來,以前為此鬧過不少幺蛾子,他們也都怕了。
潘毅經(jīng)常這樣搞,也給他爺爺搞怕了,釣魚都不踏實,每過一會兒就會讓人釣友幫忙看著竿子回來逛逛。也想過帶回家,他本人也怕麻煩,平時放在這,就是待一些老友才會用到,總不能人到了回家再取,讓人瞧見自己怕自家孫子的笑話吧!
再說了,他蠻喜歡這種歡樂氛圍的。
這不正巧,潘毅剛喝第一茬,他爺爺就過來了。他爺爺也有七十七了,但身體很硬朗,吃嘛嘛香,看著就像六十歲的老頭,思維也特別跳脫。
他爺爺叫潘學(xué)東,他奶奶叫柳徽蘭。
潘學(xué)東走到門口,看見正堂架子上擺放的茶壺不見了,就知道壞了,急匆匆向里面走去。
那些跑堂的和接待的看見那熟悉的唐裝身影過來就趕緊忙活起來,堅決不參與到這爺孫倆的紛爭中,畢竟人家家務(wù)事嘛,自家人哪有真吵的。
潘學(xué)東氣沖沖的沖到后園他特意為這個小崽子留的小房間,不大勝在清幽,一席露臺占了半江春水整個竹園。
潘毅聽到動靜,不慌不忙的側(cè)臥。
潘學(xué)東拉開門的一剎那就聽到那小崽子懶散的聲音。
“爺爺,你來了啊,到處找你找不到,只能在這等你了,剛剛為你泡好的茶”
說著,潘毅拿杯子燙好后,給自己爺爺?shù)沽艘槐?p> 潘學(xué)東知道這小東西心里打著什么主意,也知道什么路數(shù)。
關(guān)鍵是沒辦法啊,誰讓他隔代親呢!
茶葉和孫子比起來孰輕孰重,一目了然。他還是氣呼呼的喝完他孫子親自給自己倒的那杯茶,又自己抓起壺,一杯接著一杯灌。
潘毅看著老小孩一樣的爺爺,不做聲,免得真把他逼急了,兔子急了都能咬人,更別說人呢。
他這個爺爺什么都好,就是有個收藏癖,把什么東西看的特別重要,自己也不舍得用,就是純純的浪費,他孫子來幫他用。
“釣到魚了嗎?中午我想吃雜魚火鍋?!?p> 哦豁,聽到這話的一瞬間,潘學(xué)東的動作慢慢僵硬起來。
潘毅用手扶額,就不該問的,這一問瞬間打破了原本還算可以的氛圍。一看就又是沒釣到,也不知道這是喂魚還是養(yǎng)魚呢?反正不是釣魚。
潘毅從小更多的時間還是和潘學(xué)東柳徽蘭待在一起,一直沒怎么分開的,上學(xué)后老潘頭時常帶著他游玩。
從他記事起,他就在江南小樓里呆著,直到后來中學(xué)時,才跟著潘明粵生活。
潘學(xué)東人老了再加上該傳的也傳了,不用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明爭暗斗,身上也就沒有以前那么多戾氣。
他懶散慣了,也就帶著潘毅一起懶散慣了,爺孫倆那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說話也沒有那么拘束,非常隨性。
兩人一直把那壺茶泡不出味道,才肯作罷。
“走吧讓你瞧瞧你好大孫的魚品,魚兒爭相咬我鉤!”
潘學(xué)東理都不理他,輕輕的放下那個茶壺。這個茶壺似樽非樽,又帶著些許藤柳的纏繞,更像是砍伐樹木后遺留下的老樹樁被綠藤纏繞。
潘毅看著自家爺爺那小心翼翼的模樣,就在旁邊無所謂的搖頭。
潘學(xué)東站起身來回頭看著他寶貝孫子的表情,無可奈何,誰讓這是自己慣出來的呢。
同時也怕他進了社會吃苦頭,這個性格肯定要吃虧的,不爭不搶,隨遇而安,妥妥地老年人姿態(tài)。
暗暗提起改造他寶貝孫子的日程。
兩人一前一后的離開茶室,前往潘學(xué)東的釣位。
“李爺爺,我來看你了,有沒有想我啊!”
“小毅來了啊,有空就去你李爺爺我那坐坐,上學(xué)后來的時間越發(fā)少了?!?p> “好啊,好啊~”
潘學(xué)東聽著趕緊打岔,氣呼呼對著老李頭喊道。
“好什么好,好不容易快畢業(yè)了,總算有時間過來找我,你還要過來分一杯羹?!?p> “老潘頭,你不要這么小氣嘛,我也是看著小毅從小到大的。”
潘毅看著兩個老小又爭吵起來,對這種情況習(xí)以為常。
老李頭全名李德剛,別看名字取得剛毅,在潘毅眼里純純是個和善文藝老頭。
他也不勸,看熱鬧不嫌事大,直接去旁邊沒人看守的竿子處坐下來。
他這釣魚水平還是老李頭教的,老李頭教了他蠻多東西,畢竟潘學(xué)東把精力都放在搞錢上去,老了退休才文藝范起來,學(xué)到悟透的東西有限。
坐到十一點,潘毅也沒有釣上來多少,加上老潘頭的也不多,吃一頓夠嗆。
心里腹誹不已,全怪老潘頭選的位置不好,影響自己發(fā)揮??粗侠铑^準備收桿,站起身提起桶準備全倒了,趕緊上前查看阻攔。
“李爺爺,讓我康康你釣了多少,讓孫子我長長見識?!?p> 李德剛聽著耳邊的話語,就知道這小子打著什么主意。
真是潘學(xué)東的好孫子,兩個人一個樣,不放過任何到手的東西,不浪費任何毫毛薄利。
至于到手這個詞,李德剛從小就把潘毅當(dāng)作自己孫子,潘毅也把老李頭當(dāng)作自己二爺爺。雖然他比潘學(xué)東大個一歲,但經(jīng)不住潘學(xué)東是親的嘛,死活不松口讓他做大,他自己也不在意大小。
潘毅跑過去看到李德剛的桶里滿滿一大桶魚,頓時拉住就不撒手。
李德剛看自己拉不住就直接松了,為這桶魚默哀三分鐘。
潘學(xué)東也過來湊熱鬧。
“老李頭,你看小毅好不容易過來一趟,你不展示展示廚藝嗎?”
老李頭看著一老一小一臉希奕的盯著他,默默嘆了口氣。
“走吧!”
收拾完東西,老李頭一馬當(dāng)先的當(dāng)了領(lǐng)頭羊。
潘毅不動聲色地悄悄靠近潘學(xué)東小聲問道。
“奶奶不在家?又去琢磨她的蘇繡去了嗎?”
潘學(xué)東悄悄點了點頭,他不是不會做,只是懶得做,有人做飯關(guān)鍵還好吃憑什么不利用呢。老李一個人做飯吃飯蠻單調(diào),就被潘家二人拉來一起搭伙熱鬧熱鬧。
柳徽蘭呆在家時,往往都是她負責(zé)做飯,老李頭負責(zé)洗碗收拾飯桌。他本來還在想中午怎么忽悠老李頭做飯,沒想到潘毅這么好的由頭就來了。
兩家比鄰而居,都在文化街里。老李頭長時間沒做過飯,就把家里廚房拆了。